分享

教育孩子上请少看一些垃圾文章,远离段子手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7-04


封面  /  配图  /  来自网络



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专门靠写文章赚钱,他们嗅觉灵敏,紧跟热点,擅长炒作,喜欢引发焦虑,唯恐天下不乱,更是编故事的高手,所以他们的那一亩三分地里,总是热闹非凡,一片“繁荣”。


他们只负责起飞,却从来不负责将降落。

 

所以他们就是我常说的那种“遇事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问题拍屁股走人”的类型。


这种人无利不起早,有人给钱,啥事儿都干的出来,就是不干负责任的事。

 

这是一个知识焦虑、教育焦虑、工作焦虑、健康焦虑……的时代,我们仿佛无时无刻不在焦虑,哪天你突然感觉不焦虑了,反倒觉得不正常了。

 

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不管哪一家教育机构,如果他们的发心是放在解决家长的焦虑上,是真心想要帮家长解决问题,那么他们都是伟大的。哪怕他们最后没有帮助家长解决任何问题,仅凭这一份发心,都是值得敬佩的!”

 

今天早晨我浏览了一个教育类的公众号,本想着向对方学习学习,结果从五月份向上翻到年初,真心没看到几篇让我觉得特别有价值的文章,每天的发文倒是不少,除了植入式广告就是无病呻吟,唯恐天下不乱。

 

我在想,如果大家都这样做,利用家长的焦虑,大肆渲染,无限放大教育的痛点,那么这个社会就真的病了。

 

很多运营公众号的团队,没有一个是做教育的,天天跟一些段子手合作,紧跟热点,深挖痛点,为了获取粉丝不择手段。为了赚钱,很多教育产品从来不经过考察,直接放到公众号里面就开始销售。

 

而且似乎还做得风生水起,一片繁荣的景象。最终受害的都是那些无辜的家长,被对方卖了还要替他们数钱。



说这么多,我是希望看到的家长能够明白一个问题:今天这个时代最贵的是时间,你的身边每天围绕着成千上万的时间小偷,他们每个人都想偷走你的时间,却从来没有想过要为你负责。


所以比你捂紧钱袋子更重要的事情,是捂紧你的时间袋子。

 

我更希望你明白:在这个知识泛滥的时代,比知道学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不学什么。

 

家长之于孩子就好比是互联网和电脑之间的防火墙,如果你这个防火墙不靠谱,那么病毒就很容易侵犯到你的孩子。

 

所以请你不要轻易地花时间去学习一样东西,因为时间一旦投入了,就没有办法再拿回来。虽然外面铺天盖地都是“家长需要学习”的声音,但你要学会区分哪些是刻意引起你焦虑的,哪些是你真正值得学习的。

 

所以请你告诉自己:“外面有很多贱人想害朕!”这句话刺耳又打脸,但价值连城。很多时候不是你病了,而是外面假扮医生的太多,谁都想送你上手术台。



我来给你举一个例子:

在逛商场的时候,突然间有人大声说地震了,这个时候大家陷入一片慌乱,向四面八方逃窜,突然一个声音冒了出来,用手指着一个方向大声地说:“大家都往那边跑,那里就是安全出口。”但其实那个人是在瞎指挥。


你猜大家会怎么做?毫无疑问,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的向那个方向奔去。在那一刻,大多数人都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判断那个方向是不是安全出口。


道理很简单,慌乱中的多数人是没有判断力的,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集体失忆、集体失聪的原因。

 

举这个例子就是要告诉大家:你很有可能就是那一个慌乱中失去判断力的逃生者。这个时候,听话并不见得能够救你的命,反而更容易让你身入险境。



那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呢?大黄蜂给你三个建议:

 

1、养成思考的习惯。

 

学再多家庭教育的课程都没办法解决你的焦虑,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仅教育这一个领域,就够你学上十辈子,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滥竽充数、掀风弄浪、唯利是图的毒品。

 

如果学习不思考,学得越多,你就会越焦虑。东家有理,西家有料,最后,你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因为连他们自己都是乱成一锅粥的,脑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教育理念,相互排斥,相互对抗,就像猪八戒囫囵吞人参果,还没来得及消化就吞下去了,不乱才怪。

 

所以学习不在多,而在于精和思考,不经过思考,往往就很难理解其中的精髓,在使用的时候更是有心无力。


唯有多思考,你才能够不轻易被别人影响,才具有去假存真的能力,才能够放下内心的焦虑。



2、删除你手机里面90%以上的教育类的公众号。

 

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就是被那些没用的公众号给消磨掉了。


很多家长有一个囤货的坏习惯,就像逛淘宝,看到东西,不管买不买,先放到购物车里面再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