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犄角旮旯逛北京

 刘沟村图书馆 2018-07-04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把自己的一些曾经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转到公众号上,然后再配上几张照片。后来陆陆续续又写了近百篇介绍北京胡同和历史的文章,段子从小到大干过好几任宣传委员,某种意义上讲公众号就是自己办的一份黑板报。

 

 

去年五月份,经朋友引荐认识了头条号这么一个平台,注册后开始了在头条号的写作。由于这两年工作越来越忙,很难再有时间静下心来写大块文章,后来索性改了个名字叫做【犄角旮旯逛北京】,内容以这十几年拍过的照片为主,然后再配上些简单的文字,专门介绍北京城里的一些不为人关注的小景点儿。

 


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种快餐式的图文反倒更受欢迎,至今一年过去了,粉丝数达到了两千多,写作的文章数将近三百篇,而阅读量今天已经突破了五百万,也就是说平均每篇文章有一万多名读者。

 

最近烦心的事儿越来越多,每天晚上静下心来整理照片文字成了一天中最快乐的事情。每一典故都有出处,每一题材必亲自走访拍摄,做到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是段子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

 

 

到了周末,开车去远郊区县找素材,去档案馆查资料,走街串巷拍图片,拜访提供信息的网友,段子从没有活的像现在这么充实,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北京喜欢北京已经成了下半辈子追求的小目标了,虽然这个目标同样很难实现。

 


几十年前听罗大佑唱《鹿港小镇》的时候还不太理解歌词的内容,搞不懂为什么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没有霓虹灯。如今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传统和过去正在以格式化而不是删除的方式迅速消失着,一个城市的集体失忆是最可怕的,用不了几代人,住在高楼大厦里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去会一无所知。

 

 

北京有三千年的建城史,八百年的建都史,北京不仅仅只有天安门和故宫,胡同也不仅仅就是南锣鼓巷,走进犄角旮旯,你会发现一个真实的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