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授权自开始吧旗下自媒体:有束光(ID:onelight01) 转载请与原作者联系 最近,一档专门让中小学生“吐槽”的节目《少年说》火了。 少年们走上天台,大声向父母、老师、同学喊出憋在心里很久的话。有吐槽,有“告白”,有搞笑,有浪漫。 很多人看笑了,因为想起纯真年代,更多人看哭了,天台上的孩子,与天台下的父母,无法交流的矛盾,如同自己当初。 “初中的时候, 我总是被班上的男生嘲笑胖, 也因此变得有些自卑和胆小。 对男生充满了恐惧。” 初中被男生群嘲三年的王馨,在高一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男同桌——他虽然长得有点凶,却是一个超级温暖的人。 “他从来不会嘲笑我的身材,也会倾听我的烦恼,他也会向我诉说他的心事。” 分别前,她站上“勇气台”,想要在全体毕业生面前,对这位同桌说几句心里话。 哪里凶了?明明是个很帅的同桌啊 屏幕外的观众和她父母一样,期待又担心着可能会出现的“早恋”。 但她却大大方方地说:“希望在毕业以后,你也能遇见一个让你变得更优秀的人,就像我遇见你一样。” 男同桌的回答温柔中带着霸气。 “去大学以后,还有男同学欺负你的话,打电话给我,我来找你,好吗?” “王馨,不管到哪个地方,都希望不要忘了我,这个曾经陪伴着你的同桌。” 这段视频出自最近芒果台大火的综艺《少年说》,让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走上天台,对着家长、老师、同学,无所顾忌地喊出他们的心里话。 巧的是,去年刷爆微博和朋友圈的日本节目《未成年的主张》。同样是一根安全绳绑在腰间,让孩子们站上天台,大声喊出他们最想说的话。 来自视频《天台告白》合集截图 时隔一年,日本这部评分9.0以上的综艺被《少年说》以极高的相似度搬到了中国。 虽然没有日版里暗涌的懵懂爱情,没有对成长的惶恐,但孩子们喊出的每一句话,都是当下中国孩子生活的真实写照。 也许,这是他们和父母第一次,一个在上,一个在下,在“说”与“听”之间,互换了位置。 第一个登场的是个已经读初二的大男孩了。 但他喊出的那句憋在心里很久的话, 却是“妈!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妈妈有点尴尬,她笑着反驳孩子,“你看你长得这么帅,就是妈妈让你吃苹果鸡蛋的。你看多帅呀,是不是?” 在孩子一句“我是天生丽质”的反驳后,妈妈干脆地说出“已经长大了,不吃就不吃。” 与这位爽快的妈妈引起强烈反差的, 是后面相继登场的典型的“中国式妈妈”。 小姑娘跳了7年的拉丁舞, 妈妈一句“专心学习”, 说停就停掉了。 而当她勇敢在天台向妈妈喊话 “想要跳舞”的时候, 得到的反馈是 “我是为你好” “你要先把成绩搞上去” “年级前100名才可以继续跳舞” 而这个小姑娘, 她有一个学霸女闺蜜, 成绩好到常常考全校第一, 乃至全联盟第一。 所以她妈妈老是说, “你看你成绩这么差, 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 她在台上勇敢向妈妈喊出,“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妈妈面不改色,“有理有据”地反驳女儿没有领悟到重点,用一大堆“事倍功半”的大道理,再次把女儿教育了一番。 眼眶中含着泪的小姑娘继续努力向妈妈吐露心声。 ——我知道别人很厉害,可为什么我自己一直在努力,你就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呢? ——其实你要不打击,你可能就有点飘。 ——我说了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在这里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才能够有效果的。不是说我只肯定你,你就可以出得了效果。 一番大道理说的姑娘早已是泪眼汪汪, 但她依然很礼貌地听妈妈说完所有的话, 向大家鞠了个躬,才转身跑下天台, 抱着好闺蜜痛哭了起来。 当学霸女闺蜜也站上天台的时候,大家发现,原来她也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我的妈妈就经常跟我说,你看看你们班的那些同学,每一个人体育都及格了。而你,什么都不行。” 当好闺蜜谈论起彼此的优点时, 她们的赞美是如此的真诚。 她说“她是所有女孩子里最善良和大胆的。 她用天生而有的热忱感染了全班同学, 甚至是老师。 是无可取代的,对吗?” 而朝夕相处的妈妈,一谈起女儿的优点,刚才能言善辩的她瞬间变得笨拙了起来。 她掰着手指,想了许久,才夸出如此干巴巴的三条。 善良,口才好,善于表达。 后来在主持人的追问下,才更改了第三条“学习不错”。 还有这个被妈妈要求多做家务的姑娘。 她几乎包揽了家里所有的活。 每次当她提出质疑的时候, 妈妈总会说, “难道让你老公帮你做吗?” 为什么不呢? 姑娘问:“为什么不可以呢?” 妈妈没有回答,转而问了她一个问题,“女孩子要学会做饭,才不会饿肚子,你觉得呢?” 姑娘想不出反驳的话语,只能在犹豫后,喊出一句“好的”,把一切又绕回了原点。 妈妈在台下,满意地为她鼓起了掌。 《少年说》里, 最多的就是子女对父母的控诉。 “我不知道为什么, 她有那么多时间和别人讲话, 就是没有时间来和我讲话。” “能不能让我选择我想去的学校, 学我想学的专业? 选我自己喜欢的路, 我也一定可以过得很好的。” “我真的不想再学拳击了” “说好上辈子的小情人呢? 你的温柔都给狗了吗?” …… 除了勇敢向父母发问, 孩子们的宽容和大度也让不少人落泪。 14岁的姑娘对离婚重组的妈妈说, “我希望他能给你幸福, 女儿真诚地祝你幸福!” 来自单亲家庭的三个姑娘, 向一个人拉扯她们长大的妈妈说, “以后,请安静做你的美少女, 不要当你养了三个女儿, 就当你养了三个儿子, 脏活累活都给我们干吧。” 这个小男孩对喜欢打麻将的外公说, “麻将每一生都可以搓, 可是家人只有这一生才可能遇到。 下一辈子就可能不是原来的家人了。 所以外公,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为了陪外孙女高考, 不能坐车的外婆用两天 从邵阳走到长沙,为她加油。 面对外孙女的“告白”, 不善言谈的外婆局促地站在台下, 看着外孙女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等待了一分钟后, 姑娘对着所有人鞠躬, 向外婆喊道: “外婆,没事的,我下来接您回家。” 还有那些青春里无法言说的懵懂情绪。 “把你的高考志愿拿出来, 让我抄一遍吧。 以后,我还跟你一起继续加油!” 兄妹间互怼的温情。 “哥哥,别老是低着头, 有点男子汉气概,好不好?” 有“好兄弟,一辈子”的豪情 还有哭着吐槽妈妈 “不要再对爸爸撒娇了, 因为我觉得这非常幼稚”的有趣童言 …… 他们,和他们的父母,形成了最有意思的对比。 网友们在豆瓣写下了如此精炼的评论,日本版——青春真好;中国版——幸好我长大了。 来自豆瓣《少年说》 在众多对家长的批判声中,也掺杂着这样的评论: “家长也希望培训班少一点,但不上这些培训班吧,你们的老师就会明暗体式逼迫父母给你们报名,你们的父母也怕你们自尊心受不了就得给你们报啊。” “说实话这些孩子又傻又可爱,长大了估计就懂父母对你们的良苦用心。” 来自《少年说》节目下方评论 站在台上的孩子们,此刻是如此的真诚、大胆,他们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动人,那么坦坦荡荡。 在台下被“吐槽”的父母们,有人泪奔,有人脸红,有人面不改色。其实他们也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一幅“从不认为自己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模样。 他们也曾像我们一样吐槽父母这一套,但在自己成为父母之后,他们收起自己的勇敢和果决,选择了一条最为稳妥的道路——“像我的父母一样”。 几乎每个爸爸妈妈都会这么说 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 面对女儿爆发的不满和控诉, 认真地对她说出这句话,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 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
|
来自: 轻风的起点 > 《教育: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润泽生命唤醒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