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才是《心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明远小筑 2018-07-04

陈仕彬_《心经系列之一》 陈仕彬先生学书较早,基本上是我们这一代人很少见的经过严格训练的具有深厚童子功夫的人。其十八岁时便开始参加各类展览和竞赛,书法已在同仁中脱颖而出。他在汉碑“石门颂”、“张迁碑”、“衡方碑”等方面下过很深的功夫,行草书方面在张旭、怀素、王铎、傅山以及于右任、谢无量的书法上用功尤深,这些都为他后来的雄强大气和散淡自然的书法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仕彬_《心经系列之二》 他的艺术天赋还表现在对相关或相反的领域的探索,但凡有关文化艺术的前沿理论他都有所涉及,是八五美术思潮的狂热参与者。经过近二十年的磨炼,其书风已变得平和而纯朴、内敛而丰富。

陈仕彬_《心经系列之三》 仕彬说:“由于当代文化的融合与交汇,书法内在本质和外在气象都受到巨大的影响,怎样正确传承和变异书法的精神,不致于把这支优秀的文脉沦落甚至断送,既需要宽怀的文化态度,也需要以今人之眼与今人之心察悟古人之眼与古人之心,将书法的千年基因与当代学殖交融统一,以深厚的文化功夫和宏大的胸怀孕育健康的书法文脉,方能由小雅而致大雅,形成不朽的书法文化生命。”

陈仕彬_《心经系列之四》 翻阅他近二十年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品中贯穿的三根艺术生命线:一是技法的不断成熟,二是随书法不断提高的线条质量,三是人文精神的拓展和提升。三者齐头并进,表里互揆。

陈仕彬_《心经系列之五》 他对中国画传统的理解和继承是纯粹而深刻的,只要看看他二十年前的传统山水画,我们就不难理解今天他的笔墨成就。他深谙自然、人、山水画三者的关系,人法地、画法人、画由心生,能打通三者堂奥,融会贯通,自由嘘吸地表达,乃创作的最高境界。

陈仕彬_《心经系列之六》 在他最近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作品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他清楚地知道,他需要在心象、气象、意象、景象不同层次上去锤炼和融通,力争得到天、地、人合一后的自然之境,并且是在每个层面都达到高端的融合,而绝非小景、小气、小心的所谓文人的轻率把玩,即追求大自在也。

陈仕彬_《心经系列之七》 当然,这样宏大的精神架构必须有强大的学术和思想支撑,好在他不仅明白这些道理,并对做学问和涵养思想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我想,这就是他一直在探索的“大”文化吧。

陈仕彬_《心经系列之八》 陈仕彬,号大道堂主,1965年生于四川叙永。现为大道堂艺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常务理事、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艺术资本协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PHE国际青少年书画大会主席(创始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