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城中医专家谈冬病夏治误区

 阿牛哥8mi3kbb7 2018-07-04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时节。如今这类门诊很火爆。但事实上,冬病夏治也存在一些误区,本篇由中医专家为您纠偏。

误区一:冬天咳嗽,夏天敷贴效果最好

陈老师患慢性咳嗽多年,近些年来,病情日益加重:原本是在天气寒冷时常常咳嗽,如今春夏气温下降时也会咳嗽。陈老师去医院检查后发现,除了咳嗽还伴有哮喘,但她十分抗拒激素治疗。陈老师听说,冬天夏治中的穴位敷贴,对慢性咳喘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多为外用药物,副作用小。于是,她便抱着利用冬病夏治方法,想彻底根治自己的咳喘顽疾,但坚持了去年一个夏天却未能如愿。


王丽新:敷贴只适合寒性体质者

冬病夏治中的一大特色,是治疗慢性咳嗽、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其原理在于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体表腠理开泄等客观条件,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如天突、大椎、大柕、膏肓等,以贴敷中药等形式,达到在其他季节不易取得的治疗效果。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冬病夏治这种保健手段,但凡有些咳嗽、气喘等肺部疾病就都来贴一贴。事实上,咳喘也分为寒邪和肺热两大类,而夏季贴敷只适合因寒邪引起的咳喘病。因寒邪引起的咳喘病患者,其体质多为寒性,表现为喜暖、畏寒、怕风、不能吃过凉食物、体内有痰等特征。而因肺热引起的咳喘病患者,其体质则多为阴虚火旺,如常有潮热、盗汗、心烦、口感、舌红少苔等,若敷上阳热的药物,反而会“火上浇油”。


另外,如果身体正处于湿热状态,表现为舌黄苔厚、脸上长痘、口腔溃疡,也不适合贴敷。阴虚燥热的糖尿病患者,因阳亢而烦躁面红的高血压患者,皮肤易过敏者,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伴有发热及感染性疾病者,均不适合贴敷。


需要提醒的是,冬病夏治宜坚持3个~4个疗程,最好连续进行3年,以巩固治疗效果,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张炜:咳喘控制,贵在日常、规范

在冬病夏治所治咳喘病得方法中,敷贴并非只是唯一途径,穴位注射同样具有很好的功效。通过穴位注射,起到温阳平喘、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该方法无论在疾病发作期还是稳定期,都可以施用。不过,身体经络还未完全长成的儿童、毛细血管丰富而易出血者、有静脉曲张者,并不适宜采取此诊法


同时,咳喘病患者也不能过分依赖“冬病夏治”,常规的西医规范治疗,仍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根本,比如应长期、定量地吸入糖皮质激素来控制哮喘,以减少肺部变异性炎症。在此基础上,兼以化痰、通络治疗,咳喘病的控制效果会更好。此外,在夏季日常生活中,三餐、起居的调整也十分重要。

王丽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

张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误区二:自测阳虚体质,适合艾灸、敷贴

退休不久的张女士,最近迷上了中医养生。她在某养生网站上找来了中医体质自测题,将试题描述与自身症状一一对应,结果发现自己属于阳虚体质。“最近各大中医医院的冬病夏治又要开始了,阳虚体质不是正适合做冬病夏治吗?做艾灸、穴位敷贴,效果很好的。”于是,她兴匆匆地来到医院冬病夏治门诊要做外治法,但经过医生望闻问切和体质辨析后认为,张女士更适合服汤剂内治而非外治。“我不是阳虚体质吗?为什么不能用外治法呢?”她感到费解。


方泓:冬病夏治体质辨别,别自作主张

如今,包括冬病夏治、冬令膏方等在内的养生热持续多年,各大媒体上播出的养生节目也是铺天盖地,让老百姓们觉得中医贴进生活、便于操作,甚至认为自己可以给自己看病。其实,这是有很大的误区。


一些媒体中所传播的养生知识,多以娱乐化、普及化的形式为主,非中医专业的内容,而中医的望闻问切、体质辨别,必须要由中医专业知识背景和经验的医师才能完成


首先,这些体质自测题的专业可靠性有多少,值得怀疑;其次,即便这些自测题内容足够专业,但对无专业医学知识背景的普通患者来说,对其中如“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中医术语,能否正确理会其中含义并做出正确判断,也需要打上问号。况且,中医的体质辨别,除了根据症状描述外,还必须要结合切脉、看舌苔等专业诊断手段才能得出,这些均是患者很难速成掌握的。


对于冬病夏治,许多百姓都已熟悉,像哮喘、咳嗽、老慢支、风湿病等冬季易发的疾病都是适应症,这些病患大多有阳虚或气虚的体质特征,可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艾灸等外治方法。但并非所有具有阳虚体质特征者,都适合用冬病夏治的外治法。


现代人的体质多为复合型体质,虚实兼杂,有时阴虚、阳虚两种截然相反的体质,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出现阴阳两虚、气阴两虚等复合证型。此时,是先补后泻,还是先泻后补,抑或补泻兼备,这都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才能判断。对于那些有内热、外虚冷的体质者,如果用温性药物外治,则很可能出现口舌生疮、便秘、出鼻血、面生痤疮等“上火”症状,此时就必须停止外治,先泻火再补阳。另外,体质的虚与实,还要落在脏腑上,比如实证火旺,具体分为心火旺、胃火旺、肝火旺等;阴虚分为肝阴虚、肾阴虚等,以此做出精确微调才能起到良好疗效


因此,冬病夏治是一项中医专业的治疗方法,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中医师来进行,患者切勿自作主张,还是把辨别体质的“重任”交给医生吧。

方泓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


误区三:抄方寄给老妈用

钱女士在上海打拼多年,如今事业有成,但两年前不辛罹患糖尿病,一到冬天脚部皮肤就异常瘙痒、干燥,容易龟裂,而如果龟裂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现破损感染,发展成为糖尿病足。听朋友说,如今糖尿病足也有冬病夏治的门诊,通过在大伏天的中药薰洗泡脚,可以有效减少冬季皮肤问题。去年,钱女士经过尝试后确实感觉效果明显。“老家的母亲有糖尿病足,医生,您能否帮我抄一张方子,我寄给她用?”但令钱女士意外的是,她的这份“孝心”却医生断然拒绝了。



郑敏:夏季泡脚方,因人而异

糖尿病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在近两年也加入到了冬病夏治的行列中。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会让患者的足部出现麻木冷痛,在冬季易使皮肤干燥龟裂,导致溃破感染,出现糖尿病足。中医认为,糖尿病足的成因由于气阴两虚、阴津亏虚、血淤凝滞所致,糖尿病足的症状会在寒冷季节加重,在温暖季节则会减轻。


在阳气鼎盛的夏季,通过中药薰洗、浸泡足部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加快活血通络,改善患者足部血液循环,减少麻木冷痛;另一方面,能够洗药中养阴生津的成分,还可改善患者足部皮肤的状态,减少皮肤在冬季的干燥龟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足的泡脚方决不可与他人同方共用,更不可在家中擅自使用


首先,并非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在夏季泡脚。如果足部皮肤已经出现破损,则不能泡脚,否则会加重感染。如果脚趾的肤色已经开始变深,手摸脚趾动脉发现无名显搏动,则很可能说明脚趾动脉出现阻塞,存在严重缺血。若此时再用热水和活血通络的药物浸泡,非但无法改善缺血,反而会进一步加重缺血。


其次,在泡脚时,水温、用药也都有讲究,需因人而异。泡脚时的水温不能超过37摄氏度,即浅浅的温热感,几乎感觉不到热度,这是因为过热的水温容易导致皮肤溃破。而且,这必须经由健康人的皮肤来体验。糖尿病患者因其存在周围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他们感觉正常的水温,其实已经远远超标了。在薰洗的中药里,也并非是单一的活血通络、养阴生津的药物。如果患者脚癣明显,说明存在湿毒,需要加入清热化湿的药物;如果患者气虚,则需要加入当归、白术等补气药物;如果患者明显阳虚,则需要加入巴戟天、淫羊藿、仙灵脾等补肾壮阳的药物。


所以,夏季泡脚万不可千人一方,在家自行操作,必须经专业中医师辨别及指导下进行。

郑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本文来源:《康复·健康家庭》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