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籍专家李致忠:《四部丛刊》第四编的来龙去脉

 星河岁月 2018-07-05



众所周知,《四部丛刊》乃张元济先生以敏锐的眼光、精深的见识、长远的思考、惊人的魄力、有效的经营而完成的一部杰作。八十年来,这部著作滋养了几代学人,迄今仍在滋养着。当时四编若能及时出版,对学界的奉献还会更大一些、更深一些。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践踏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的华北大地连一张书桌都难以容下,哪还容得《四部丛刊》的正常版行,四编遂告中辍。八十年后,居然有柳先生撰文,披露此事,令我们既激动又审慎。激动的是,张元济先生在《四部丛刊》问题上尚有未竟的事业,我们后人有继承前贤遗志,完成其未竟之功的责任;审慎的是,我们也必须摸清这个书目的来龙去脉及可靠程度。于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即一定要派人登门拜访柳和城先生,以便弄清书目来源。今天我用张元济嫡孙张人凤先生的一段话,来表述《四部丛刊》四编的真实性。

“张元济在《四部丛刊》三编完竣之日,即着手四编的准备工作。1937722日致吴其昌信曰:‘去岁奉九月一日手教,于《四部丛刊》四编应采用各书多多指示,不胜感荷。’亦即193691日之前,他就给吴其昌等多位学者去信,征求四编的意见。信中还托吴其昌代为向任赣沈探询明覆宋本《鹤林玉露》的版本情况。浙江海盐同乡、历史学家朱希祖曾向张元济建议:‘《宋大诏令》等,大都希望早日出版。有数种书虽系宋元版,而学术上似少有价值者,以少收为宜。’张元济表示:‘《宋大诏令》颇多讹字,尚须校勘,承属早出,自当赶办,以答盛意。’潘景郑在《四部丛刊续集草目题识》中记述:‘涵芬楼向滂喜斋借影了一批典籍,印入续编,但还有不少并未编入,惜所印不及十种,尚有借印而未成书者,如《东观余论》《颜氏家训》《诸儒鸣道集》《雍录》《大金国志》等。’张元济自己收藏并十分珍爱的典籍,则有明隆庆五年(1571年)叶恭焕手抄本《负暄野录》, 系百余年前海盐张氏涉园藏书流散之本,由傅增湘在北京为他买得;另一部为明洪武刊本《郑师山集》,‘此书为弟所有,极不易得,将俟修补后看能否照相,拟印入《丛刊》也’。”

张元济1937216日致信刘承幹称:“《四部丛刊》四编今岁仍当续出,惟发售预约时期现尚未定。一俟书目编成,当即呈政。”

同年36日致丁英桂信曰:“《丛刊》备用之书,如《契丹国志》《名臣碑传琬琰集》《诸儒鸣道集》《玉堂类稿》《周益公文集》照存底本可作传真者,乞检出发下一二种,以便续制。瞿启甲之子瞿熙邦回忆:‘尚有再续目录,亦列十有余种,垂以抗战军兴,遽告终止。’”

我相信,大家听了上述张人凤先生这段描述之后,张元济先生当年确有编纂出版《四部丛刊》四编的构想,这是不争的事实。若真能有效地编纂影印出版,就我所知,当是近年来古籍影印出版中最好的项目。

《四部丛刊》四编选目得到确认之后,我们所做的工作便是依据张元济先生所开的简目,逐一寻检核查,对其中书名不确者,加以核正;卷数不确者,加以核实;对作者题字题号者,皆考出其真实姓名以著之;对目中所题版本笼统者,加以细化具体,如目中只题宋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明抄本、清抄本、稿本等,都要先加判断,而后尽可能给予翔实著录。总的印象是原选目盖非正式敲定的规范选目,似是先生随时想起随时记录之目,一一核实起来还真是很费周折。好在经过一段不懈的努力,总算有了一个书目。张氏原选一百三十二种,有七种今已不知下落,还有几种大书,如《册府元龟》《国榷》《明文海》等,近年都影印出版过,不再重印,总得一百二十三种。少数几种,当初张氏所选之本不及现存之本好,便做了适当调整。现在我们将原张元济先生所选书目与我们核查之后甄选的书目,同时予以公布,以便就正于方家学者。谢谢!

           2016年420日于北京

此为李致忠先生在《四部丛刊四编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四部丛刊四编》到底的出版背景和意义在哪里呢?相信读完下边一篇文章,大家对此会有更深的了解。


《四部丛刊四编》与藏书家

□秦 声


《四部丛刊四编》收录宋刊本二十九种,元刊本十种,明刻本四十三种,明代钞本十一种,清代精钞本二十八种,清刻本二种,是一部收罗宏富的大书,编排风格、开本大小与民国时期张元济先生所编之前三编一致,线装磁青纸面,书韵之味悠长,正可与前三编配为完璧。该书的出版,既是藏书家的幸事,亦是广大读者的一大幸事。

藏书之于读书人是雅事,也是一种生活。

明季以来,世家藏书者颇多。最为人熟知者当属钱牧斋。绛云楼是钱牧斋的藏书楼,也是他与河东君的居所,二人坐拥书城,展玩咀嚼,颇为相得。遗憾的是,顺治七年(1650年)的一个冬夜,牧斋之幼女与乳母在楼上嬉耍,剪灯花时不慎打翻火烛,引燃故纸,藏书楼被焚。烬余之书,后来尽数赠予族孙钱遵王。笔者曾在《四部丛刊四编》中看到一册《酒经》,钤“钱谦益印”,卷尾有牧斋题跋一则云:“《酒经》一册,乃绛云未焚之书,五车四部,尽为六丁下取,独留此经,天殆纵余终老醉乡,故以此转授遵皇,令勿远求罗浮铁桥下耶?余已得‘修罗采花法’,酿仙家烛夜酒,视此经又如余杭老媪家油囊俗谱耳。辛丑初夏蒙翁戏书。”辛丑即顺治十八年,从跋文来看,牧斋与遵王的感情是颇为融洽的。


常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明清时期出了不少知名藏书家,私家藏书楼尤鼎盛焉。除了钱牧斋的“绛云楼”外,还有钱氏“述古堂”“也是园”、毛氏“汲古阁”、陈氏“稽瑞楼”、张氏“爱日精庐”、陆氏“玄要斋”“颐志堂”、冯氏“空居阁”等,这些藏书家不仅藏书,同时还抄书、刻书,充当着文化传播的媒介。

钱遵王喜抄书,用纸上乘,墨迹莹润,字行清朗,校勘极佳,为藏书家所钟爱,世称“钱抄”,与顾千里的校本(“顾校”)、黄丕烈的题跋本(“黄跋”)并称“三绝”。三十年间,钱遵王藏书达四千余种。《四部丛刊四编》中收录了多种钱氏旧藏本,如《因话录》《支道林集》等,尤其是《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为钱氏也是园影元抄本,纸如玉版,墨如凝漆,铁画银钩,入纸三分,展玩赏鉴,令人爱不释手。

于藏书一道,钱牧斋有云:“聚书不同,有读书者之聚书,有聚书者之聚书。”也就是说,有些人藏书是为了做一个学者,有些人藏书纯粹为做藏书家。钱遵王显然是前者,他在所撰书目《读书敏求记》中将藏书按传统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大类之下又细分小类,总计著录图书634种。他在书目中记述版本、撰述者、卷帙数、递藏源流,对刻印优劣予以评判,并写下了大量题记。可以说,这是一部目录学的开山之作。

钱遵王身故后,藏书流散。钱氏旧交、江苏泰兴藏书家季振宜闻讯,以重金大力购入。季氏藏书,多收名家之书,格局大,气度阔。除购入了钱家散出来的书外,他还购入了毛氏汲古阁散出的书,一时江左无两。《酒经》一书,很可能就是此时归于季氏之手的,在钱牧斋跋记的右下角,有一方小小的朱记,曰“季振宜藏书”。

《四部丛刊四编》所收录之书中,有季振宜旧藏本六种。季振宜积三世之富,诸大家之书,最后达两万七千余卷之多,然而极盛于他,也衰于他。一旦身故,后人即不能守持其家族藏书,散出去的藏书,大部分为昆山豪族徐乾学所得,其中《酒经》就在这批书中。这本书的卷端钤有“徐健菴”“乾学”二印,卷尾钱牧斋手书的跋记之侧有徐氏后钤的两枚朱记“徐氏珍玩”“传是楼印记”,可为证据也。

徐乾学喜好藏书,建有规模浩大的私家藏书楼“传是楼”,《四部丛刊四编》中传是楼旧物甚多。清代散文家汪琬在《传是楼记》中记录了这座康熙年间私家藏书机构的盛况:“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区为经史子集四种。……凡为橱者七十有二,部居类汇,各以其次,素标缃帙,启钥灿然。”


徐乾学去世后,其大部分藏书被康熙帝第十三子和硕怡亲王胤祥所得,胤祥又将藏书传给了第二代怡亲王爱新觉罗·弘晓,这位王爷与弓马娴熟的父辈不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藏书家。《四部丛刊四编》中收录其藏本《大金国志》《九域志》《纬略》三种,均钤有“明善堂览书画印记”“安乐堂藏书记”。怡亲王府藏书大致在晚清时期流散,部分为翁同龢所得,另一部分则流入书肆。《酒经》一书是否曾收藏于怡王府,不得而知。从藏印来看,嘉庆年间的大藏书家汪士钟已经得到了这本书。汪氏藏书在咸丰年间散出,被另一位常熟藏书家瞿绍基购入,《酒经》一书也一同被购去,在钱牧斋的跋记旁,又增加了“瞿氏鉴藏金石记”的朱记。

在常熟的私家藏书机构中,瞿氏家族的铁琴铜剑楼堪称最后一个古典意义上的藏书楼,江浙一带大藏书家流散出来的书,瞿家必竭力收藏,尤其是前述藏书家们的书,入其彀中者匪少。铁琴铜剑楼历尽五代,其间不乏战火和社会变革,但藏书统序始终未改。

张元济编印《四部丛刊》,从瞿氏铁琴铜剑楼借书极多,其中编入初编、续编、三编者总计八十一种。《四部丛刊四编》中则收录了瞿氏藏《诗经疏义会通》《文公家礼集注》《春秋谷梁疏》《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契丹国志》《宋朝大诏令集》等二十三种。钤“绍基秘笈”(瞿绍基藏印)“子雍金石”(瞿镛藏印)“瞿秉清”“瞿秉渊”“瞿秉沂”“瞿秉冲”“恬裕斋镜之氏珍藏”(瞿秉渊藏印)“良士眼福”(瞿启甲藏印)等朱记者,皆瞿氏旧藏也。

通观《四部丛刊四编》底本之藏家,实际上是对传统藏书家的一个梳理。知识和文明的传播,是和先贤的苦心孤诣分不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通过一代代藏书家的不懈搜求而得以传承。《四部丛刊四编》将这些历代藏书家分散的藏书按照门类编列,是对古来知识分子精神的继承,也是给后世学人的福泽。

北京奎文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东果园18号楼3层301

电话:010—521004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