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咨询小编: “我想先工作,然后工作一两年再考研。这样可以吗?” “可以啊!这样的话你可以先进入社会实践一下,看看你适合哪份工作,将来你读研究生时才会比人更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工作后,脱离了学校的学习氛围,再加上工作忙,没时间没状态复习,因此考不上研究生,身边太多这种情况的了!” “那你就先考研究生好了。” “可是……” 看了这段对话,就知道大家在面临先工作还是先考研的时候有多纠结了!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伙主要站两队: 理由一:现在的很多公司,入职的最低标准就是研究生学历。甚至去家乡的高中和初中当老师,人家都要求研究生毕业。这让很多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在找工作时,处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态。所以,考研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理由二:如果你的本科专业就已经是一个不容易就业的专业,那么考研是一个很好的转换轨道的机会。虽然加大了考研的难度,但是一旦转型成功,复合型人才会为你加分不少。 理由三:考研不仅让我们更有机会得到好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我们自身的品位。再有能力的人,都需要时机,但如果时机来了,却没有能力,也只能叹一句遗憾,所以,趁时机未到,继续努力,千万不要自我满足,坐以待毙。 理由四:工作后,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再考研也就更加困难了。没时间、心烦事也多,学习能力也没有刚毕业那会强了,所以工作之后再考研不占优势! 理由一:读完研究生出来后,学历起点是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比本科毕业之后就工作的人差那么一点,而现在很多公司只招有工作经验的,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利于就业的。从工作角度考虑,两年工作经验要比两年硕士经历更为重要,实战经验远比纸上谈兵更有意义。 理由二:复习考研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时间,而这一年中又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既找工作又准备考研,很难同时兼顾。而且对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同学,考研备考花销和将来考上研究生之后的学费,都是不小的压力。而且还得考虑到一个风险:如果考不上,这一年的努力和辛苦就付之东流了。如果是去找工作,说不定在一年之后都会有不小的收获了! 其实不管是选择先工作还是先考研,我们都需要分析自身对的实际情况,搞清自己所要报考的专业是适合先工作,还是适合先考研。下面考研君给大家分析分析~ 1、人文学科专业 人文学科专业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产物的学科,即通常所说的文(文学、语言学)、史(历史学、考古学)、哲(哲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等等,都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浩如烟海,选择考研会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医学 大家都知道学医很苦、很累,工作不好找,即使找到了待遇也很低,需要熬很长时间。但这确实是当前的现状,学医一般都是需要七年甚至更长时间。本科想找工作那是相当难,不管你是重点大学还是三流高校,想就业要么就是本硕连读要么就得考研。临床医学更是特殊,人家四年就毕业临床需要五年。 3、经济学 主要是由于当前招聘企业对应聘者学历要求高,同时经济类专业就业形势较好。在如今的人才市场中,金融类机构对人才学历的要求可以说是最高的,特别是证券业、银行业,人才需求正逐步向“高、精、尖”方向倾斜。 4、法学 在各大高校都法学专业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少的法学本科毕业生能进入特别好的单位,所以很多坚持自己专业的同学都选择继续深造。 5、国家需要的相关学科专业 国家先后制定了“863”“973”等一系列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涉及能源、电子、航空航天、生命与遗传等方面。所以考研还要丢弃追热门赶潮流的心态,要敢于将眼光投向眼下虽不吃香,但从长远看却是国家需要的学科与专业,相信会有一个光明的前景。 1、工科类专业 很多工科类专业都是一些实践背景强的专业,考生须结合社会用人实际和本专业的学科特点认真作出判断,不适合立即作出考研的选择。即使选择考研,也应先到实践中磨练一段时间,再返回到研究生课堂当中。 2、教育类专业 教师职业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但需要有较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获取的一线教学经验更为重要。教育类专业的同学,最好能在获取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后再选择考研,为将来能成为既有一线教学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的复合型教育人才做好长期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3、语言文学类中侧重实践性的专业 如新闻学专业、外语类等专业,需要到实践中去学习锻炼,试看有多少知名记者是从课堂里培养出来的。所以,像新闻学这类专业应先到社会中实践,锻炼几年后再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决定是否考研,这样才能够将实践和理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
|
来自: 昵称5649411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