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进与退

 szm9999 2018-07-05

​​深次新股指数是我分析市场环境的关健指数,它决定了目标的选择和资金的进退。它在形态上简单明了,容易判断,到目前为止,它只骗线过一次,骗后的转折点非常清晰,大部份时间直来直去,它是个非常有价值的指数。

目标的选择是业绩在不断成长同时市场走势和深次新股指数不断背离的个股。而资金的进退和这个指数强度关联。

对深次新股指数首要的判断是熊牛市的判断。这个判断的方法当然是隐密的,我个人判断是立体的,大部份采用裸K判断,另一部份结合了均线。不是每根均线都有价值的,我个人采用的是60周均线。深次新股指数行走在60周均线上时,做好牛市开启的心理准备,再经过裸K判断后,择机把仓位上满,若牛拐点不成立,本金会毫不犹豫全部撤出。深次新股指数若行走在60周均线以下,再经过裸K判断,熊市已来,会采取保守策略,那就是本金尽可能全部守住,按照熊市操盘法,每次择股称重进攻后只用三成资金,可以动态的对不同目标轮动进攻,但现金必须随时保证在七成的位置。

上图的绿圈是转势的一个关健点,60周均线破掉,通过其它手段判断破位有效,本金毫不犹豫全部退出。曾经在自已的群内(已解散)一改晚上讲课的习惯,白天临时组织语音讲解,发出狼来了的警示。曾在我群至今还在看我文章的人应该还会记得16年12月份的那一次课程。

按历史规律,小盘指数进入熊市必定会出现一个远离60周均线的三个下跌周结构,就好像上证指数在60周均线上做假牛市诱多再破后,必定会出现寻找新低点的残忍杀戮。好多聪明的人鄙视这个简单原始规律的总结,总认为这次会不一样。好吧,你选你的聪明,我选我的蠢,本金是自已的血汗钱,在无法确定的状态下,能保住本金就是赢。

深次新股指数果真走出了三个远离60周均线的典型熊市形态。就像当下上证指数远离60周线狂泄一样。这次没有不一样,历史又在重复,人性又在重复。

在熊市形态里,韬光养晦,但也要有所作为。指数的熊市形态,但极少数个股会逆市走牛市形态,这本身不矛盾。当我每次说熊市,又说瞄准目标时,攻击我的人会说言行不一,真的很奇怪,偏激的人为什么喜欢做股票?难道这些人路越走越窄,只能选股票这条路?难道这些人不知道股票投资的难度仅次于发明创造?

熊市中的有所作为,是在严格控制资金和择时点的情况下,只对特定目标发动进攻。这个方法比普涨牛市难多了,但投资要进阶必须要过熊市这一关。熊市微亏或赚,才能真正在中国的市场立足,否则,只会赚牛市的钱,熊市却赔上去本金,还不如买理财存银行省心舒适。

投资就是投资,方法管用就是赢。不少人相互鄙视,趋势派蔑视价值派,价值派轻视趋势派,搞个投资还要整意识形态斗争,都是心胸狭窄的表现。不管什么方法,都去兼收并蓄,形成自已的可有效重复投资的路径,这才是真正的独立投资人。

我吸收了价值派的方法,集中在不断成长的公司身上,也研究了中国大历史,知道国人喜新厌旧,更吸收了趋势派的思想,估值总在不同的趋势里轮回。所以我采用牛熊两种策略:牛市只择一个时点,放宽选股条件,抬高估值水位,以全仓死捂为主;熊市不断择时,苛刻选股条件,压低估值价格,以三分之一资金轮动,只死捂赚到的仓位,知错还会止损,死捂七成以上资金到熊市结束为止。

熊市中选择的苛刻进攻目标:首先是次新股,其次是业绩在不断增长,某一个季度出现高增长拐点最好;最后是现金流健康,企业真正赚到了银子。

熊市中的目标选出来后,不是按价值派上仓位死捂下去。方法是按照深次新股指数的运行节奏不断称重目标,这种称重是一节一节称量的。

熊市中一只不断成长的次新股,走势一定不会被指数绑架,要么独立指数提前做出大底,要么和指数趋势反着来,不断创出新高。

在具体操作中,逻辑的力量起了很大作用。那就是首先用财报选择,选择信息明牌的公司,挑出业绩在某个季度从以往不增长或少增长,猛然超过四成以上增长,越高越好;接下去分析这种增长是否有持续性,生意特质和竞争对手是否能让它做大起来;最后分析二次市场如何反应这种成长性。明牌的信息挑出目标,未来的推理筛选目标,二级市场的表现证明推理,以上三个节点相铺相成,缺一不可。错则止损,对则长捂低成本仓位,再轮动到下一个合适目标。

一个真正有成长性公司,二级市场在熊市大背景下,如何证明这种推理呢?必须提前指数做出大底,必须逆着指数低点逐步抬高。

以上思维框架建好后,熊市中的资金进退是如何管控的呢?

首先等待择时点。我的择时点也是立体判断的。我曾经在群里分享过我的其中一种看盘方法,简单明了:一个连续下跌周结构,取时间中位数13周,一口气跌8到15周左右时间,后面指数会大概率有5到8周的反弹。机会就出现在下跌第十周这个节点。择时点,首先是时间,其次是幅度。到了择时点,资金布进去三成仓位。为什么熊市强调最多用三成仓位?因为所有的判断都是概率,不是确定。也许一口气跌21周呢?也许后面没有8周以上反弹呢?也许指数反弹,买进的个股不跟涨呢?一个也许,都会让本金处于被动的状态。

上图的绿圈一口气跌八周,择时点布第十周,无法买最低点,后面还能涨七周。黄圈一口气跌十八周,择时点布第十周,无法买在最低点,但后面的反弹有八周在这个点位之上。上图的蓝圈一口气跌了13周,下跌第十周买进会套很多。那么光数时间就有了改进,那就是下跌幅度,熊市中不创新低点的跌都没有价值,这个趋势派最能理解。

考虑到上次大牛市骗进了很多新手,连简单的趋势都不明白,我说祥细点。

黄蓝红三个圈,高点不断抬高,这种趋势就是牛市。牛市有大小,但共同点都是高点一断一断走出来。三个绿圈,低点不断走低,这种趋势就是熊市。抄了一个底,后面还会有更低的低点在等你,熊市就是这样害死小白的。以上道理老手都明白!当然牛熊的转换点,好多老手也不明白,所以投资有多难,它难在你花了无数时间,看了无数书,付的代价连博士都能考的上,但投资市场就是无法毕业,勤奋努力了,也不管用。这是个会吞噬无数人时间的大黑洞!

明白了三成资金只用在择时点,还不行,还要买对目标。

如果一个攻击目标,最终也是和指数一样不断创新低点,哪怕明面上看到的基本面再好,也要多小心。熊市就是要本着错过不乱做的心态去玩的。为什么强调寻找和二级市场走向背离的目标?因为这把筛子可以把和指数同涨跌的淘汰掉。在指数多跌的背景下,能够浅跌的目标,在接下去指数能够连续反弹八周左右的小趋势里,有创出新高点的可能性,因为起涨点位置高。指数无法高点抬高,而个股却能高点不断叠罗汉上去,找到这种个股才是熊市投资的终极目的。

等待深次新股的择时点,在连跌十几周的局里,不断分析目标个股的抗跌质地,再不断搜集目标个股的新的信息,在反复称重后,挑出最好的标的,寻找最好的进攻时点。

若指数反弹完全,进攻的目标无法创出新高,全仓走人,进攻目标创出新高,那么选择合适高点,走掉本金,留下低成本的仓位。这只目标就完成了先手进攻的价值,在新的局里,瞄准新的目标,发动新的进攻。凡攻过最后一个进攻点的目标,都是鸡肋。现金从七成又慢慢回到全部现金。熊市中,若深次新股指数已反弹了十几周,前段高点过不了的,依然全仓恋战,都是在累积风险。


红箭头反弹了十几周,黄圈离红圈依然遥远,果断减仓加持现金的时刻。因为熊市趋势没有任何改变。

若进攻后,指数连跌15周以上,目标个股在关健位置无法抗跌,无法浅跌,止损走人。所以每次进攻都必须有退路,错则亏一成半,对则在创新高后止盈。每个局里选目标个股两到三只,一个局一个局玩下去,一直玩到牛市的到来。如果成功概率有五成,赢面大于赔面,那就是盈利。赔面大于赢面,三成资金的投入也伤不了筋骨,反而养好了盘感。

再推理下去,次新股成长性显现,尤其高增长拐点出现,我们只有报表出来的时候才能知道。能否跨年度增长,往往第三季度很重要。从第三季开始,高增长能一直维持到次年的第一季报表,那么高增长给人两年在持续的感觉。故深次新股指数能在春季反弹和秋季反弹最好,因为这个时刻正是报表和送配出现的时点。做成长股这两个时点成功概率会提高,尤其是秋季的反弹更有价值。

上图,红圈反弹的时点在一月到三月份,正是年报一季报暴光,分红正欢的好时候。黄圈反弹的时点在八月到十月,正是半年报三季报暴光时刻,为少数个股跨年度行情做准备。蓝圈反弹时点在二月到五月,又是年报和一季报暴光时点,重复了红圈的轨迹。

当下时间已到七月份,秋天很快就要来临。深次新股指数又跌到前底附近,如果能加把尽,一口气跌上十几周,把前底835点打穿,杀出第四个下跌周结构,那么好股又会躺在那儿等伯乐挑选。那个时刻,资金又到了新的进攻时点。

牛熊决定了全仓还是现金,熊市择时点决定了三成仓位还是全现金,一个局一个局去选目标个股,成长性先明牌再推理后证明。做指数的牛市与做个股的牛市是两种方法。个股的牛市经常有但目标稀罕,指数的牛市不常有但目标一大把。都是做成长性个股,值价派一生死抱几只古董,现实派用基本面选股,却用市场称重选出新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