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间行车,确保安全的秘诀是什么?

 福田书屋 2018-07-05

开夜车,老罗的第一感观就是:累!


同样的道路,夜晚开要比白天开消耗双倍的精力,即使跟车可以节约一些体力,还是会比白天累得多。


开夜车,不仅仅是累,安全性也低,所以,能白天跑的路别留到晚上!


那么,影响夜间行车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一、精力


善于观察是确保行车安全的一个前提。


观察,是一个统称。


指得是我们开车时,观察路面情况,要观察对向来车,观察后方来车,观察左右车道上的车辆,要观察两边岔道的情况等等。


夜间行车,要确保每一个地方都要观察到位,就需要我们集中所有精力,并且合理的分配。



这个案例中,视频车有三个问题:


首先,非常直观可以看出,车速太快!


虽然路面的照明条件不错,车辆也少,但是该观察的位置一个也不能少,而车速一快,就容易顾此失彼。


其次,不够集中精力或者注意力分配不合理。


开车时,正常的精力分配是80%用于观察前方的路面及对向来车,而两旁车道,后方来车,前方岔道的情况,都是要用“瞟和扫”来完成,勤“瞟”勤“扫”,但每次都耗时在0.5秒以内,熟悉的车主耗时还会更短。


最后,处理不当。


路面发现异物,不管是选择掌紧方向撞,还是甩方向避,第一步都应该先刹车,只有速度减下来,避开的成功率才会高,失败后的损伤才会小。


解决精力的问题,关键在于控制速度!


二、视线


夜间行车,在众多需要观察的位置,仅仅依靠路灯与车灯的照明,是远远不够的,在光线照明之外,还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盲区。


对于几个车灯照不到的位置,我们需要分别对待:


比如车辆转弯时,车灯滞后造成的盲区,我们要提高警惕。


经过没有路灯的岔道口,虽然可以我们通过车灯观察是否有车辆出入,但是仍存在行人、自行车出入的安全隐患,所以,提前减速、备刹、闪灯互动都是必不可少的预防措施。



但是,对于这个案例中,因为远光灯造成的盲区,很多人缺少防范意识!


请你把自己代入这个场景,如果你是视频车,在一条有路灯照明的道路上,被对向车辆远光灯射着的时候,你会:


  a.开启远光灯以射。

  b.视若无睹,照常开自己的。

  c. 闪远光灯提醒。

        d.闪灯提醒并减速备刹。


视频车选择是b。视若无睹的继续开,险些把眼前的三轮车撞飞,这之所以会继续快速前行,是因为他的眼中看到对方车辆离自己还很远,而没有意识到远光灯已经在自己前方几十米形成了一个视线盲区。



视频车在远光灯的照射下,能确保安全的有效距离只有几十米,而当前的车速与有效的视野是不匹配的,所以使得自己身陷危机而不自知。


综上所述,夜间行车确保安全的秘诀就是:视野范围决定行车速度!


这个结论是不是有点虚?


我相信,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应该已经能够“意会”了!


如果你是新读者,心里没底!


那就只能“言传”了!


老罗开夜车喜欢跟车,这点大家都知道。


但是,在没有车跟的时候,老罗怎么定车速呢?


有路灯的路段最高车速不超过当前道路限速的80%,


光线弱,岔道、路口多的道路,全程控制在40km/h以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