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粽步'和“粽叶”

 风吟楼 2018-07-05

   “包粽子”潮汕话叫'缚粽',口头语称“粽子”为'',把“包粽”叫'缚粽'。用来包粽的叶叫“粽叶”,用来粽的咸草叫“粽步'

    粽子究竟用什么叶来包呢?《风土记》中说是菰叶,菰是茭白或者一种菌类,茭白叶无法想象能包粽子,显然有误。但古人喜欢将''''用在一起,''就是芦苇。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把菰改成了菰芦:'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中描述的就是一位美人在芦苇丛中散步的情景。因为粽子的起源在湖北,湖北洞庭湖盛产芦苇。所以芦苇叶是当地常用的一种粽叶。

    《续齐谐记》说'以楝树叶塞其上,以采丝缚之',树叶怎样包裹?也难想象。到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普通竹叶太窄,需用箬竹叶。箬竹叶面青背淡,柔而韧,可用以编竹笠、做船篷,几叶相叠,粽子就大了。

    箬叶,就是禾本科箬竹属箬竹的叶子,在长江以南丘陵地区随处可见。一般竹子给人的印象是挺拔修长,箬竹则不然,它们长成小灌木状,顶多也就两米,《本草纲目》有云:箬,若釣而弱,故名,和其他修长高耸的篁竹比起来,的确是弱不禁风。

箬竹,种取自我国出口的茶叶篓子中的竹叶而定名,叶片大型,是真正的正宗的粽箬。经煮后放进小溪中由活水浸漂,去掉杂质,直至竹叶变得柔软、洁白透明。而缚粽时,竹叶一定要带水排叠,尽量使其紧密。

    清朝诗人谢墉在《粽子》一诗有描绘“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芋丝韬。炊余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用箬叶包出的粽子,总是飘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这是叶片中的“粽叶黄酮”和“粽叶多糖”造就的。

粽叶,天然生长、天然防腐、无毒害、无污染、年年可采、季季可收,做为食品包装,具备无污染和使用的“一次性”。因此,被当今营养学家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它的药用价值同样显著,《本草纲目》中早就有记载,粽叶具有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研究证明,粽叶多糖物具有抗癌效果。《中药大词典》中也介绍粽叶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小便不利、喉痹、痈肿等功用。它不仅能用于包粽子,还可用于包装其他的食品及餐桌上的装饰和食品的陪衬,还可用于编制斗笠、工艺品等。

用来缚粽的绳,即“粽步'。《本草纲目》中指出,有一种专门系粽子的'粽心草',也就是'龙常草'生于北方低山带林缘或灌木丛中及草地上,草细如龙须,可用于编草席、草鞋、草帽。

    在潮汕则采用类似'粽心草'咸草来作“粽步'

    咸草,学名茳芏,因为长得像蔺草又区别于“三角”,所以别称为“三角蔺草”;由于生长于海边,所以也称“咸水草”,简称“咸草”。咸草与蔺草分别属于“莎草科”和“灯芯草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咸草的茎是三棱角形状,蔺草是圆柱状。其相同的用途,都可用来编草席。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莞草”的咸草,学名“短叶茳芏”。据东莞县志记载,东莞(县)在广州之东,取用“东”字,出产莞草,因此叫“东莞”。

    咸草除了编织草席,还有草帽、扇子、坐垫等,还能用于绑东西,如捆青菜、粽子等,还有就是绑大青蟹,潮汕俗彦有句“斤蟹四两草”,说的就是,买一斤螃蟹里面有四两是用来缚蟹的咸草。从这些使用中。也可以看出咸草的特性,其草茎圆滑细长,粗细均匀,壁薄芯疏,软硬适度,纤维长,富有弹性,抗拉性好,色泽鲜艳,清香浓郁。是极佳的天然绿色植物纤维之一。

蔺草和水稻一样采用插苗法繁殖,只要有充沛的水就很容易存活。在34月采摘的嫩茎叶可食用,一般以炒食、焯汤、煮食、蔬菜汁、制作茶包等为主。咸草的生长期约六个月,一年可收割二次,收购的价格随着长度规格而定,长的价钱较好,短的价格较差,长的编草席、草帽或榻榻米,短的用作编草包、草袋或绑青菜;第一季收成后,截断的草根会继续再发芽生长。这第二次,不仅可省耕耘之劳,咸草却长得更坚韧耐用。

咸草性味:叶含当归素,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带柄之煎剂,有降血压作用。地上部或全草有清热,利尿,强壮,催乳之效。治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症,狭心症,心悸,糖尿病,肝病,肝硬化,感冒,气喘,蓄脓症,胃肠病,风湿病,座骨神经痛,失眠症,乳汁不足,肺癌,胃癌。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一片不起眼的箬叶,一根平常的咸草赋予粽子最美的美味,也沉积着民俗文化内涵。农耕社会民俗最原始目的,应该都为顺天时地利而驱灾避祸,所以粽子最早就该是'阴阳争'时的祭祀物,为'端正'而赋予的结果。'庶动清风,以增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