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丨刘庆和:一位会“讲故事的艺术家”

 颐源书屋 2018-07-05


当100件作品即将完成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到我回望的就是上个世纪70-80年之间的这十年。这十年于我个人正是成长的十年,于中国社会则是跌宕起伏最剧烈的时代。这当中的无数次政治运动,把人和人之间都变得警觉,人对物变得占有和贪婪。


——刘庆和


全家福,1994年


刘庆和是一位会“讲故事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世界尽管是一个社会舞台,但更是艺术家的内心独白。100幅画作组成的“白话”系列裹挟着艺术家的记忆与想像、情怀与回望,串连起上个世纪一个家族在时代变迁下的历史,是一部用绘画呈现的家族简介史。

 

白话—九月九

纸本水墨

55x65cm

2013


作为天津人,刘庆和的作品“白话”(bai huo),取其在天津的语境中能言善道的用意,将绘画语言和文字语言组合在一起,从关注人生存状态的角度出发,始于家族亲人的老照片,终于父母的“九月九”,刘庆和以温馨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成长中的吉光片羽。

 

▲与老爸,2014年


“白话”是一些跟记忆相关的故事,是打探艺术家自己内心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始于刘庆和与老爸的一次聊天,而后才逐渐形成了总体的取向:“当时老爸在我面前用发颤的语调讲述的时候,我的眼前就已经出现了一帧帧的画面了,它们就被我钉在面前,伸出手就能够触及到的鲜活的事实。”

 

白话—中队长

纸本水墨

55x65cm

2014


白话—红色娘子军 

纸本水墨

55x65cm

2014


白话—宝书 

纸本水墨

55x65cm

2014


白话—李玉和 

纸本水墨

67x51cm

2014


这100张不太大但与艺术家自己有关的画儿中,有形象不断变化的刘庆和自己,有他的父母亲、兄弟姐妹和亲戚们,有他的妻子和女儿,还有他曾经暗恋过的美女班长,以及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和人……刘庆和用自己手上的画笔,向我们讲述了属于自己、也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

 

白话—警惕的少年 

纸本水墨

65x55cm

2014


白话—一日之计在于晨 

纸本水墨

65x55cm

2014


白话—一年之计在于春 

纸本水墨

65x55cm

2014


时代的纹身早已不仅渗入了刘庆和的肌肤,甚至刻在了他的骨头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红灯记、红宝书、红领巾,红色娘子军,热烈而又性感,可以猜想到刘庆和拿起笔这些“东东”就会自己跳出来,根本无需算计。但他那些人物,没有眼珠,空洞一般的眸子,是对时代的再描述与再探求。历史片段性的价值就是其价值的特殊性,这些边缘的集体意识混杂着都市生活、全球化、水墨、当代艺术,被置入思考的锅中煮沸、晾凉,再看看是否合口味。一个人年轻,有火气,叫滋毛炸刺;一个人成熟,有分寸,叫圆滑。成功而不圆滑叫有赤子之心。刘庆和试图保留、搜寻、抓住他艺术中的这点“赤子之心”,哪怕已经有了包浆。


——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


白话—怒发 

纸本水墨

67x51cm

2014


白话—妈妈

纸本水墨

68×51cm

2014


白话—报告 

纸本水墨

68x50cm

2014


《白话》中的刘庆和正是那位逆生长的本杰明。正如他自己表白的,他先是回到了他“二十几岁的魅力人生”,然后回到了“婴儿时代的嗷嗷待哺”,进而更是回到他父亲的人生,以及他父亲的父亲的人生。与整体怀旧的感觉相一致,画面的尺幅由巨幅变成了小帧,成了近似斗方的65x55cm;有时还进一步画出了画中画,如镶嵌在镜框中的老照片和镜子背面的旧图片,似乎被一种如黄昏时分淡淡的阳光那样的眼光充满爱怜地观望着。这种爱怜不是来自别人,而是来自自我投向过去的眼光。而过去的自我,正在今日自我的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军


▲“白话”展厅现场


此次“白话”主题系列作品在合美术馆3号展厅展出,欢迎大家前来“听刘庆和讲述自己的故事!

 

同期展出的还有以下展览,欢迎大家来看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