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针对购房的贷款,市面上都有哪些种类?
1、等额本息VS等额本金 等额本息:等额本息是指一种购房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和等额本金是不一样的概念。 等额本金:等额本金是指一种贷款的还款方式,是在还款期内把贷款数总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这样由于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越来越少,借款人起初还款压力较大,但是随时间的推移每月还款数也越来越少。 上述数据的依据:选择的贴现率是15%、利率9折、70万元贷款(房子总价100万,其中首付30万,贷款70万)。 结论: (1)30年期等额本金、20年期的等额本息等额本金、10年期的等额本息等额本金,跟30年期的等额本息在还款总额上的差距如何,从上述表中摘出来看看数据:
在这6种贷款中,除了30年等额本息之外,其他5类的贷款在总还款上数目一定大于30年期等额本息,比如贷款总额是70万,那么选择30年等额本息与10年等额本金的总还款额差了17.52万,占比到70万的25%,资金的使用率更低。 (2)加入有两种还款方式 月度还款4000元,且是每月必须还款4000元,不能少1分; 月度还款4000元,但是规定必须还3000元,那另外的1000元可以选择不换,可以选择滞后再换,滞后时间可以是10年、20年、3年。 如果智商没有问题,那么我一定会选择第二种还款方式,因为少还的1000元可以作为缓冲啊,比如我失业了、应急之用的时候,都是可以拿出来的子弹啊。 在任何时候,下属结论都是非常正确的,非常正确的: 30年期等额本息 >>30年等额本金>>20年等额本息>>20年等额本金>>10年等额本息>>10年等额本金。
2、30年等额本息VS30年先息后本 按照贷款100W元为例,如下表。 “30年等额本息”月供5307元。 “只还息不还本”月供4083元。 每个月相差1223元。每个月都是如此。 如图,第二个表格信息更加丰富。 当我5307每月,苦苦月供12个月之后,系统显示你一共“还清”了本金15022元。 而假设这“每月1223元”我拿在手里,并且去做投资。 投资回报预估为12%,每月1%(很高了) 则12个月之后,我会拥有15523元。多了500元。 如果按照100万元本金,多赚500元,相当于0.05%. 也就是“只还息不还本”相当于年化利率4.85%
如果我们把先息后本的时间跨度拉长,拉到10年、20年、30年的时候: 五年期“只还息不还本”产品。哪怕5.15%利率,也和你4.90%等额本息一样划算。 只要银行给我<5.15%,还息不还本就更划算。或者说,差别0.25%/年。 值得注意的是: 如果拖长到30年,则“还息不还本”将远远跑赢“等额本息”。 6.03%还息不还本= 4.9%等额本息 4.90%还息不还本= 3.28%等额本息
显然:30年先息后本的优势远远大于30年等额本息,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3、“先息后本”的变种:年末换1%本金、前置手续费
“只还息不还本”的优势在于,他每年可以“节省”大约本金1.5%的资金,捏在手里,另外去做投资,从而获得远远超过4.9%的回报。日积月累,当有奇效。每月1224元,每年15022元。 这一块的节约并不大,每年也就1.5% 因此,如果按照银监会要求,部分银行产品,必须每年“回本”。
对于“前置手续费”的做法, 可见,“只还息不还本”产品,
因此,这里面的“利益”是非常非常微薄的。 不值得付任何手续费,付费就是亏损。 (当然,30年后,这数字挺大的) 4、过桥贷款 过桥贷款(或者是个人、多军之间的拆解),大概利息水平:
过桥的成本远远高于想象! 无信誉,不可控,无论是针对银行、资产总监、多军个人
5、30年抵押贷款 在水库之前文章,说到“裂变的阈值,大致是贷款X3,最好是4倍”。 这其中最大的损耗,其实是把“30年贷款”截成“10年期”的抵押贷款。年限缩短,腾挪余地急剧减少。 结论:建议是贷款增加到2.3倍,可以加按。
6、30年期抵押贷款 5年截断 前提假设:
我们观察这张图,在“手续费五年分摊”的大前提下,平均资金成本增加了大约1% 基本上“红线”总成本都要在10%以上。
7、大结局 1)低月供节约收入证明 2)“只还息”比等额本息更好,约降息0.25% 3)“只还息”如果有附加条件,则好处消失。 4)“过桥式”贷款一律不要 5)30年期抵押,贷款放大2.3倍,就可以截断 6)短炒手续费实战,资金成本 1% |
|
来自: 晓峰2kvnxj11zo > 《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