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用皂角刺治疗荨麻疹,有良效

 ZHENGNS331 2018-07-06



自79年来, 笔者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皂角刺, 配伍具他药物治疗荨麻疹5 0

余例, 均获良效, 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兹简介如下:


荨麻疹系现代医学病名, 为临床较常见的皮肤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尤其慢性荨麻疹更难以究其病因, 治疗颇为棘手, 往往反复发作缠绵数载不愈。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情况, 当归纳于中医“ 瘾疹” 、“ 蓓蕾” 、` “风疹团” 等病的范畴。古人有“ 无风不作痒” , “风为百病之长, 善行而数变” 的说法, 根据本病发病甚急, 奇痒难忍, 时隐时现的证候特点, 所以祖国医学认为多与风邪有关。其外风所致者, 乃风邪乘虚而入, 束闭肌表, 内风而致者, 常分血虚化燥生风与血热生风两种。又因湿性粘腻,风与湿滞相结, 留滞下去, 则反复发作。还有风湿挟邪, 寒挟热侵袭人体而成本病者。


笔者在《本草纲目》皂角刺条“ 辛温无毒以米醋熬嫩刺作煎, 涂疮癣有奇效, 去风杀虫, 功与荚同, 但其锐利直达病所为异耳”的启发下, 并自用本品6 0 克煎汤试服,服后两小时感到皮肤稍热, 遍身微微汗出, 有轻度蚁行感, 脘腹除矢气增多之外别无他苦之后, 乃放胆用之。凡遇荨麻疹患者, 均首先用大剂皂角刺1 5 克至3 0 克为主药,配伍荆芥、防风、虫退、白鲜皮、甘草为基础方( 拟名疏风达表汤)加减治疗。风寒重者, 加麻黄、细辛;风热为患, 加牛蒡子、连翘、薄荷; 内热壅盛加黄芩、黄连、桅子、石膏; 血热加丹皮、生地、紫草、赤芍, 血虚加熟地当归、白芍, 气虚加黄芪、台参。


所治5 0 例中, 病程不超过一个月者, 每收一剂知, 两剂已之显效。对迁延数月或数年者, 一般三剂显效, 五至七剂风疹团与自觉症状消失, 今举一例如下, 以资参考。


肖x x , 男, 2 6 岁, 1 9 8 0 年1月1 0 日初诊, 患者发病已五年, 每逢冬春寒冷季节病情即加重, 经常发作, 迁延不休。发作前多见院腹剧痛, 疼痛稍缓, 风疹团即

遍及全身。曾用西药抗组织胺和“ 激素” 等治疗多次, 亦曾服过中药汤剂, 均未能治愈. 此次发病已七日, 证见院腹两胁及四肢、颈项, 腰背疹块密集, 如云成片,奇痒难忍,恶寒, 覆盖棉被得微汗可暂时缓解, 稍一显露立即转剧。脘闷, 纳差, 二便如常, 舌苔白中心厚腻, 脉浮。证属风寒外袭, 内有湿浊, 寒湿聚结, 气机不畅

。治宜疏散风寒,理气机湿, 拟疏风达表汤合平胃散加味。处方: 皂角刺3 0 克、荆芥9 克、防风6 克、陈皮9 克、川朴6 克、柴胡6 克、苍术6 克、虫退9 克

、白癣皮1 2 克、甘草3 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分两次温服。服上方三剂风疹团已消退, 恶心已罢, 胃纳转佳, 效不更方, 再服三剂, 每两日一剂, 减其制以各后, 至8 5 年6 月未见复发。


作者:河北省景县人民医院    于世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