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富隆生态农业技术协会 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实施说明 协会将一批热心于发展农村专业技术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致富带头人团结在共产党为核心的政府周围,以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宗旨。 在公司(富隆农旅)+专业合作社(山野农夫农业专业合作社)+技协(富隆生态农业技术协会)+家庭农场(巴土香家庭场)的发展模式,以富隆技协为技术指导及科技创新发展,农耕文化传播,. 目前富隆技术协会发展示范基地作为科普教材,辐射普及农业创新技术推广及新型农耕文化传播, 一:结合钢架大棚,试种培育无花果,无公害草莓,高产油菜,秋季西瓜,火龙果. 1.1无花果培育及试种采用两个种植模式: 大棚种植跟露天种植, 无花果属于省劳动力的一种产业(结合现在空巢农村,劳动力不足,老年化劳动力的现状发展产业脱贫致富) 2.2无公害草莓的培育及科普,采用纯农家肥种植及绿草返田的施肥种植法,应用大蒜套种杀菌消毒,不用农药的自然成熟培育.从社会消费者的口碑来证实成果.以达到无公害无农残的消费意识的引导及相关知识的科普. 3.3应用大棚温度调控实行秋季西瓜种植,发展省劳力及秋季节田间空当发展秋季西瓜种植,实行增产增收的愿望. 4.4利用西瓜种植后的余肥种植油菜,起到重茬土地的危害,应用起垄栽植及平地栽植的对比,引导农民对新科技的认识及普及. 5.5引进热带水果的繁殖,试种及科普,了解它的生长规律及生长环境. 二:结合学校企业合作,引领学生参与,对植物及生物的认识,对农耕文化的认识理解,实现科普教育.组织农业从业人员及农业技术人员相互交流,实地操作对接,让书本知识及实际操作技术切磋产生出结合本地的可行性农业技术. 项目绩效评价总结:一个科普推广首先需要做出示范,在可行的条件下推广给老百姓及农业生产者.做到循环种植,生态保护,自然生长的规律发展现代农业,推广新型农耕文化,普及现代农业科技文化.在上述上我们技术团队及科普人员在努力付出着..目前无公害草莓培育推广取得了一定的口碑及成绩,高产菜籽种植对比成果,周边老百姓反映良好,无花果种植培育成功,秋季西瓜实行了林下种植,做到了一地双收的成效,在科普示范基地的建设中,种植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技术难题及困难,在共同的努力下一一解决,由于2018年1月4日一场历史性的大雪降临,压塌了示范基地的所有大棚及损坏大量的示范科普农作物,导致原来计划的一系列科普活动滞后暂停.在雪灾后期清扫雪灾,挽救受损的农作物,继续油菜对比示范及草莓农药的培育示范.,到目前为止,灾后工作还没有彻底解决.导致农业种植科普滞后, 在重建示范基地的同时,我们利用微信圈及微薄推广农业科普知识及精准扶贫科普活动宣传,用广告牌及科普墙施行科普活动.从 接下来我们的科普工作在示范基地清除灾情杂物,整理修建后,我们计划投资3万元将在科普舞台周边修建文化墙,打造文化科普长廊,用文化熏陶民风民俗,结合学校师生跟科普基地的有效结合,开展更多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大力组织会员及会员单位跟其他农业生产者及农业大户交流学习. 由于雪灾严重损失科普基地,一直忙于灾后重建工作,我们自认为科普行动没有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所有没有申请项目验收,在我们后续灾情重建工作完善后,敬请各位领导及同仁给以指导及点评.
项目资金支出清单: 无花果苗:1000株*单价18元/株=18000元 草莓苗:19000株*单价0.8元/株=15200元 西瓜苗:3000株*单价2.3/株=6900元 火龙果苗:900株*16元/株=14400元 油菜籽:10包*24元/包=240元 肥料:3吨*3800元/吨=11400元 人工:628工日*100元/日工=62800元 科普文化舞台:90平米*240元/平面=21600元 科普牌:64平面*30元/平米=1920元 科普活动经费:4次*3000元/次=12000元(含生活费交通费,人员费) 合计:16446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