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601021) 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业绩同比改善明显,基本面回暖,维持“增持” 春秋航空发布公告:1)201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各增30.2%和32.7%,业绩符合预期;2)2018年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各增25.6%和27.1%。2017年,客座率小幅下跌1.1个百分点,但公司收益管理成效显著,单位票价同比改善8.6%,尽管油价上涨叠加油耗增加使得公司主营成本上涨31.1%,但受益人民币升值利好汇兑,航线及政府补贴同比增长14%,2017年盈利快速增长。2018年一季度客座率同比下跌4个百分点,但我们分析票价仍然同比改善明显,人民币升值抵消油价上涨的负面影响,且成本管控得当,增速放慢,业绩同比改善。公司基本面改善,维持“增持”。 客座率下跌但票价同比改善明显 受益规模扩张,2017年春秋航空供给、需求同比各增23.7%、22.2%,较去年同期各扩大10.6和10.5个百分点,客座率同比下跌1.1个百分点,国内国际各下跌1.3和1.0个百分点。受2016年以来日韩泰等国际航线运营表现不佳影响,公司全年运力投放匹配需求趋势,向国内倾斜,国内国际供给同比各增32.6%和8.8%,国内大部分新增运力投放于二线城市基地机场(石家庄、沈阳、扬州、宁波)。2017年公司重视收益管理,成效显著,使得总客公里收益同比增长8.6%。2018年一季度供给、需求同比各增17.2/12.2%,客座率同比下跌4个百分点,分析一季度票价仍同比改善。 油价上涨、规模扩张,起降费上调拉高成本涨幅,但人民币升值利好汇兑 2017年因规模扩张,油耗同比增加22.8%,叠加航油采购均价同比上涨24.1%,使得燃油成本同比增长50.5%;2017年4月内航内线收费调整,使得公司单位起降费用同比上涨3.1%,推动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1.1%,拖累毛利率0.66个百分点;但人民币升值5.81%利好汇兑,使得财务费用同比减少22.2%,增厚净利润。2018年一季度,航空煤油价格同比上涨15.8%拉高主营业务成本,但人民币升值3.77%,使得公司财务费用同比减少58.3%,销售费用同比下降0.6%,管理费用同比仅增13.5%,使得总成本同比仅增17.9%,毛利率同比改善3.0个百分点。 上调盈利,调整目标价区间至37.45-41.50元,维持“增持” 根据:1)彭博综合指数,预计2018E/19E人民币兑美元分别升值至人民币6.4/6.25元兑1美元;2)华泰油气组最新预测,2018E/19E布伦特油价分别为64/66美元/桶;3)综合考虑公司业绩表现,基本面有所改善,我们将2018/19年盈利预测值分别上调7.9%和8.2%至15.18亿元/20.22亿元,首次引入2020年盈利预测25.93亿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倍数,维持此前25x 2018PE和3.5x 2018PB(2018BVPS预测值为10.70元),更新目标价区间至37.45-41.50元。当前股价对应20.05x2018PE和3.10x2018PB。 风险提示:经济低迷,油价大幅上涨,人民币大幅贬值,高铁提速,疾病、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