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 执行情况报告
项目名称: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 “一菜两用” 高产高效稀植油菜科普示范基地 申请单位: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巴东县财政局 实施地点: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 实施单位: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 申报时间:2018年6月12日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二日
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 “一菜两用”高产高效稀植油菜 科普示范基地执行情况报告
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 “一菜两用”高产高效稀植油菜科普示范基地在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依托易达院士工作站、易达科技协会的技术支持,转化华中农业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吴江生教授的技术成果,在南坪村建立“一菜两用”和高产高效稀植油菜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科普助力、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 一、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1、完成示范基地建设。2016—2017年,投资6.83万元建设高产高效稀植油菜科普示范基地820亩。实施中,项目单位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服务,免费供应良种、农药、肥料,统一组织相关企业保护价收购,确保新品种、新技术稳健落地,种植农户无后顾之忧。示范基地的建设,对本镇及其他周边地区产生了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2017年,全县共有4个乡镇的部分低山村开始种植,仅茶店子镇就有13个村推广种植,全县辐射面积超过25000亩。 2、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培训。投资2.2万元在示范基地进行了集中培训授课、现场实操训练、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活动。执行中,共举办集中培训授课3次,华中农业大学国家二级教授吴江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员方小平,恩施州农科院研究员李必钦,易达技术协会农艺师易美萍分别到基地授课,累计授训人员达到520余人,发放种植技术资料600 余份。举行实操训练、观摩学习2次,观摩学习达550余人。通过田间操作示范,现场解答疑难,农民边看边学,边学边问,专家现场讲解,使农民能够将所学、所看和所掌握的相关技术要领用于生产实践,调动农户相信科学、实践新技术的积极性。 3、完善技术推广体系。为提高基地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技术辐射效应,项目单位与巴东县易达聚农杂粮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了“易达杂粮专业合作社南坪分社”和
“易达蔬菜油菜技术协会南坪分会”,现有入社社员(会员)255人,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6人,科普工作人员2名。入社会员及基地种植户全部进入到“易达电脑农业专家与基地视频直通服务系统”、“易达科技服务QQ群、微信群”和短信服务平台,让专家、技术人员把农户需要的技编写成简单明了、易学易懂的知识上传到相应平台,农户不仅可随时查询,还可与专家、技术员通过平台适时沟通互动,解答技术难题。 4、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投资1.72万元在示范基地建设了两块示范基地展示牌,广大示范基地影响力。在村委会建立了科普宣传栏,定期将科普知识、实用技术展示到科普栏中,在提高农民科普意识的同时,让农民从中学到先进的实用技术。 5、组织观光旅游“菜花节”。由村支两委、县科协、易达聚农杂粮专业合作社与相关部门合作,投资2000余元,分别举办了2016、2017年南坪菜花节,观光游客达3800余人,扩大了示范基地的影响力,增加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二、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一菜两用”高产高效稀植油菜科普示范基地项目,有效提高了油菜的科学化种植水平和科技含量,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收益,推动了我县油菜产业发展。特别是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对本镇及相邻周边地区产生了示范带动作,使农民有可看、可学、可信的样板,使本基地成为农民观摩学习和技术辐射中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示范基地平均亩产达到250.1公斤,与传统种植方法比较,亩增产180公斤,按2017年市场价计算,亩收益达1600元,亩增收1152元,全村820亩实现收入131.2万元,增收94.5万元。按推广面积计算,全县实现收入4000万元,农民增收2880万元。 三、经费使用情况 项目计划总投资
11万元,其中项目专项拨款10万元,技术支撑单位巴东县易达聚农杂粮专业合作社帮扶1万元。实际开支10.95万元,全部由技术支撑单位垫付,待项目验收开票报账后,归还垫付资金。 资金使用明细情况见下表: 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表。
四、下步工作重点 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加强基地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开展与超市、蔬菜批发市场、油菜籽加工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统一的销售渠道,争创“南坪菜薹”品牌。大力开展以“南坪菜花节”为主的旅游观光活动,力争年接待观光游客5000人以上。到2019年,全村发展高产高效油菜1500亩,辐射带动全县50000亩,使“一菜两用”和高产高效稀植油菜逐步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村委会 二0一八年六月十二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