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琅勃拉邦小城为例,探索宗教给旅游业带来的资源

 看好书吧77 2018-07-06

   摘要: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变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他们生活的重点,从吃得好、睡得好、住的好逐渐的转移到要出门看看。世界那么大,我们的确应该到处去旅游,看一看、转转。而旅游资源也在不断的扩大,其中宗教对于旅游所提供的资源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本篇文章也就是讲了宗教为旅游提供的旅游资源,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讲的是老挝佛教对旅游提供的资源,以琅勃拉邦小城主要的代表。
   关键字:宗教 佛教 琅勃拉邦
   引言:研究琅勃拉小城所具有的佛教文化以及风俗等等旅游资源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谈到了琅勃拉邦存在的宗教文化以及对旅游的发展,我们就不得不去说一下老挝的佛教文化。
  一、老挝佛教文化渊源
  老挝在公元七百四十九年建国,与此同时它也一直处于周围大国之间的争夺之中。一直到1353年,流亡在吴哥的王子创建了独立的国家。但是他从小生活在柬埔寨,并且娶了当时吴哥王的女儿作为自己的妻子,并且在吴哥王的扶持之下取得了当地的王位。因此在琅勃拉邦建立了自己的国度,而在他继位之后,南传上座部带去了到了老挝,并且逐渐发现成为当时的国教。而到了十六世纪的时候,又建造了维苏寺。同时也将经典的佛经三藏翻译成了老挝文字。而当时的王位继承命令民间只能信奉佛教,并且祭祀鬼神,才使得佛教空前的普及。儿子之后的继位者也继续的信仰着佛教,曾经由清迈请来的那座源自于斯里兰卡的翠翡玉佛像,现在也在万象的玉佛寺里供奉着,人们对它进行参拜。这些都是老挝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老挝佛教文化的基础。所以说老挝这座城市,对于佛教是有自己的民族信仰的。而且这种信仰他也源于历史,源于时间的积淀,凝固在了人们的心中。佛教的文化也改变了人们的内心,如果你贴近了这个民族,就会在她的唇齿之下,感觉到那佛教的神秘,悠悠与恬静。
  二、老挝的建筑融于佛教的文化底蕴
  老挝的居民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信奉着佛教。这些佛教的产物,在当地的有一百九十多座佛寺,经历过时间的积淀,与历史的沧桑,如今保留下来的佛寺也有三十四座。这些古老的佛寺都以精美的佛塔,或者是精湛的技术而闻名海内外,像那些浮雕雕塑等等成为老挝历史文化发展的宝贵遗产。时至今日,我们已经不能透过历史的眼光去看看曾经在老挝、在琅勃拉邦发生过什么,但是这点点滴滴的佛教色彩,却为我们展现了曾经一个美好的时代,佛教在这里曾经繁荣的发展过。也正是这历史的积淀,也正是这时间的沧桑,凝聚成的佛寺,每一座佛塔,每一盏佛灯,每一尊佛像,每一条长长的甬道都是令世界各地人们为之瞠目结舌。人们不远万里,带着一路的颠沛流离与日晒甘霖来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只为了欣赏这里曾经发生过的那些繁荣。这也就是老挝的佛教文化以及琅勃拉邦凝聚的精神,它们也为了城市的发展旅游提供的资源。
  三、琅勃拉邦的魅力
  我们说完了老挝的佛教色彩,佛教文化,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琅勃拉邦这个城市。老挝的佛教文化是这个国家的一个特色,那么浪勃拉邦的佛教文化就是老挝佛教文化体现的一个特点了。在琅勃拉邦城镇的内外都有无数座佛事存在。在琅勃拉邦这个城市里最不缺的可能就是佛像了,尤其有一些著名的佛像是由金子做成的,佛像的百分之八十都是金子。1904年建造的小佛像是最出名的。人们欣赏到的不止是博物馆里那复制的珍品。更多地是欣赏到了一种佛教文化的凝固色彩。这个小佛像它高达八十三厘米,重约五十公斤,据说它就是基督纪年的第一个世纪里,创造于希腊的佛像。而在琅勃拉邦这个城市当中。除了有许许多多的佛像以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佛教宝塔。普拉巴斯努阿佛寺里就因为有着一个三米多长的佛的足迹而闻名于世界。众所周知,在所有东南亚的国家当中,佛教是比较盛行的一个宗教,但是这个佛的足迹也是非常出名的。老挝的国际化研究也是我们要发掘的一个话题,而以上的观点和下面的论述都是我从文献二当中有所参考,对于之后我的进一步论述,提供养分。
  在琅勃拉邦这个城市当中还有一个比较著名那就是普寺山脉。它正好位于琅勃拉邦小城的中部。建造于1804年。而也就是从此之后,许多的佛寺也跟逐渐的繁盛起来,也就是这些建造使得琅勃拉邦这个山顶上逐渐的风光,异常美。
   琅勃拉邦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就像他的文化一样。佛教文化宁静悠远而又绵长。琅勃拉邦也是这样。它隐藏在一座深深的山林之中,在湄公河的边上。这依山傍水的。环境既符合人类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了佛教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佛教的发展,远离城市的喧嚣,而琅勃拉邦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脱离了城市的吵闹。也正是这种远离世间的繁杂,所以它的那些宁静,它的安详,它的悠远才能够完完全全的保存下来。琅勃拉邦那满城的文物,满城的古迹才得以毫发无损的留给后人。至今它也都影响着周边的文化,同时也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佛教的信仰者以及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在琅勃拉邦这座城市当中,你能充分地感受到那非常浓郁的佛教气息,仿佛你个人已经置身于佛教的圣地,已经来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不大的城中,密密麻麻的布满了数十座金碧辉煌的佛寺。每座佛寺,都是文化的一种积淀,都是琅勃拉邦对佛教文化的一种诠释。
  这样神秘而又这样年轻的一座古老的城市,在1995年被联合国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文化属于老挝,同时它也属于世界。如今的琅勃拉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宁静悠远。世界各地的人纷至沓来,来到这座曾经宁静的城市。这里已经成为了旅游的胜地。据专业部门统计,每个月都有高达二十到三十万的人来到琅勃拉邦这座城市去感受浓郁的佛教气息。
  从文献一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老挝居民的生活习俗,这也是我们研究老挝民俗的的切入点。每年的十月中旬就是当地的开门节,每一家每一户都在为这个节日作节日前的准备。无论是佛寺里的和尚们还是房屋里的家人们,他们都折着纸船纸飞机等等的祭祀用品。而等到远方的天空渐渐明亮起来,这祭祀的活动就开始了。纷至沓来的僧侣以及。成群结队的布施者,还有各种各样的供品都是当地一种文化特色的呈现。而这种祭祀活动,原本是为了祈求一年的和平,祈求上苍对人的照顾,而现在变成了我们对未来的祈求祈求未来更美好,祈求当下更快乐,这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总之,在这其中我们分不清到底是在祈求上苍还是感恩现在,我们过得很快乐。而这种文化的绵延,也为当地旅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资源。
   在老挝的琅勃拉邦,还有许许多多的风俗习惯,这些都是旅游资源,是非物质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的人,因为他们大多信奉佛教,所以他们斋戒,守住五。而且他们每天只吃两顿饭。过了中午就不吃饭。这也是琅勃拉邦文化的又一组成部分。他们也忌讳别人触摸他们的头,他们认为人的身体,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侵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旅游的大街小巷,人们都不去互相触碰头,他们也忌讳用左手去传递食物或者是东西,认为左手是最肮脏和下贱的,所以在旅游各地,无论我们是买什么东西你都会看到琅勃拉邦人们恭恭敬敬地用他们的右手给我们递上来。入乡随俗,每个旅游的人也都遵从着这样的文化,而且也都在当地去迎合这种文化,他们享受他这种文化当中的乐趣。而这些都在我所例举的文献三中有所体现,也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方向。
  总结:老挝的佛教文化为琅勃拉邦的旅游业发展以及其他地区的旅游都源源不断地提供着旅游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包括着有形的佛寺建筑,以及无形的风俗文化,它们都不断的在丰富着旅游。同时我们可以预见佛教文化文化也还会为这里的旅游继续提供着资源,这种资源是不竭的。在未来的发展上,它会更加的繁荣,更加的壮大,同时当地的政府也会积极地利用这种资源,将其扩大,将其完善,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旅游更加广阔的天空,我们也期待更美的琅勃拉邦。
  参考文献
[1]王玉.老挝琅勃拉邦古城社区居民.[D]2013
[2]信那宽.老挝琅勃拉邦旅游业国际化问题研究[D]2016
[3]卫彦雄.老挝的民俗旅游[J].东南亚纵横.20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