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家长最容易忽视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
2018-07-11 | 阅:  转:  |  分享 
  

本文参加了【护苗 • 成长】有奖征文活动

家长最容易忽视孩子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同样的老师教、缴同样的学费,孩子日常学习也非常努力,但考试却是不一样的学习成绩,无数家长为此伤透脑筋。?有
无数人在传经送宝,有无数人在探究背后的原因。我只是无数探究背后原因的人之一。?如果我们用排除法解决孩子学习成绩差的问题,那么非智力
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策略不对。这个原因往往是家长最容易忽视的原因。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习策略Learningstrategis
ts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学习方法Learningmethod通过学
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个人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
同,没有统一规定。有人专门总结的特殊定向的学习训练方法,如默写、背诵、速记、笔记等;可对其他学习者产生启发车借鉴作用。从教育技术专
业的角度解释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区别需要相关知识的积累。在此不再备述。学习方法强调的是程序,学习策略强调的是策略。比如说游泳的学习
方法有学习如何憋气、如何换气、如何击水、何如收腿等。而游泳的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这些动作是什么时间学,跟教练学还是跟朋友学,学完一个动
作后是自己反复练习还是和朋友一起切磋以提高等。预习、背诵、做作业等都是平时学习过程中用到的学习方法。但在学习过程中是先预习,再背诵
再做作业,还是先背诵、再预习再做作业;是早晨背诵还是晚上背诵;是先做数学练习还是先完成语文作业,就是是学习策略的问题。对于某一个需
要记忆的概念,是背诵三遍默写一遍,还是默写三遍背诵一遍,如何选择采用的方法就是学习策略的问题学习策略比学习方法更有智慧计谋的成分。
从某个角度,类似于战略和战术的关系与区别。在这里学习策略又可以称之为学习套路、技巧、攻略。策略本身有多个释义,我们说的是第一个,也
是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可以实现目标的多种方案组合。学习策略相比较于学习方法是一个新概念,它的外延要大于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是教育学家、
心理学家根据人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不断探索研究如何更好地学习的科学成果。如果说学习方法是学习工具之一,那学习策略就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
具。且不说每个人终身学习,即使一般人做学生也要做十年以上。读到高中是11年,读到大学是15年,读到硕士至少是16年。不难想象,在如
此漫长的时间,面对庞杂浩瀚的学习内容,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什么样的结果。曾经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比较曾经的学习方法?
中国的哲学讲究的是“悟”,一切事情包括学习全凭自己去悟。然而,时代不同了,现代人的知识量和信息量是若干年前的成百上千倍,否则怎么叫
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如此大的量仅仅靠个人“悟”,在人一生短短几十年,又能“悟”出多少?更可悲的是当你悟出的时候,机会早已误了。在
资源匮乏的环境下,机会稍纵即逝。同时,在人的一生中,改变命运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次数。我们最熟悉最推崇的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在学习方
法上他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学,思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光学习而不积
极思维,就会迷而不知所向;如果思维不以学习为基础,就会流于空想,会带来知识上的危机。这些表述显然是佶屈聱牙,再比如《中庸·第二十章
》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简单可以理解为:平时要博览群书,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而且在读的时候要有我们自己的
思维,要用与世俱进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所读的书,并且我们在按书中意思去实践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认真研究,要理解了我们的目的后再去行动
,既然我们经过深思熟率觉得我们的计划是可行的,那就要行动,也就是知行合一。学习策略之一SQ3R学习法?SQ3R—调查(surve
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复习(review)。·调查(survey)?通过阅读
每章或每节的概要、标题、图例说明、要点重述以及回顾和展望部分来调查材料,保证你对本章重点内容有个概观。·提问(question)
在真正开始阅读每个章节之前,大声念出来或者写下你对材料理解的问题。比如各章节开始之前的提问以及章节结束之后的评价和反思性的问题。
这样做的目的是你要带着问题去学习本章节问题。·阅读(read)仔细阅读只是阅读的最低限要求!!你一定听许多老师说过对阅读的要求
“要一字一句认真读”现在想想,这个要求表达的太不精准。我来告诉你怎么读?你应该积极和批判性的阅读。具体说,在阅读中要回答你之前第一
步提出的问题。所谓的批判性阅读包括思考你正在阅读文章的含义,思考可能出现的意外和矛盾的情况并检验存在的假设。·复述(recite
)向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解释你刚才学习过的材料以及回答你之前提出的问题。更提倡的是大声复述,复述过程能够帮助你鉴别你对刚阅读的材料
的掌握程度。事实上向朋友复述的机会很少,在此你可以理解为课堂上老师让你回答问题就是一种复述。在先进教学模式中提倡小组学习,每个学习
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复述,你所处学校或许不多,那就自己向自己复述。·复习(review)。最后一步,复习材料并阅读全文,回顾摘要以及回
答文章中的习题。曾经的学习方法和新兴的学习策略相比较,作为这个时代的学生更难于接受,难以学习借鉴。学习方法的概念表述里有一句“因时
代而不同,选取的方法也不同”。可以理解为本质相同,形式不同。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以我们需要选取更容易学习借鉴的形式。学习策略不对
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孩子对基本的学习策略知之甚少对于学习策略,老师不讲,家长不说,学校课程不设。孩子怎么知道?学校不开设学习策略的课程
。这就好比面对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没有相应的系统的方法和措施。好比砍柴没有刀,战士没有武器。大家都知道,现在开发的各种游戏要想一路
向前,都是不断需要各种装备的,否则你走不了多远。学习策略就是学生的装备。大学有些教材的序言中是会专门讲解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策略和方
法的。由此我臆断,一是中学小学课本没有的原因是编制教材的专家认为,中学小学的学生认知还达不到理解学习策略的层面。二是老师都是专业老
师,老师懂就行了,学生只需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所以没有必要列入教学内容。家长和老师只是一味强调要坚持、再坚持;努力、再努力;用心、
再用心;刻苦、再刻苦。现在的孩子早熟是家长和老师的共识。作为学生家长和老师,把学习策略深入浅出向学生讲述后,谁能断言孩子理解不了,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低年级的时候也许不能完全理解,但高年级呢?一次讲解也许收不到好的效果,但N次呢?谁也不能否认认知是不断发展
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都是现代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中的内容,相信所有的老师都学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必修课程。但是不是每个老师都能
教授学生这些方法和策略,我持怀疑的态度。客观说,老师也分三六九等,有好、中、差之分。当然,你即使学习了诸多方法和策略,但是不是真正
熟练掌握是个问题,真正掌握了,是不是能坚持依旧是个问题。这些都是造成个体学习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孩子的学习要依靠老师,但不能完全
依靠老师。再说学习方法的概念,“因其与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相信老师很多时候是忙不过来,没有更多的精力重视,但作
为家长,你没有理由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如果老师的孩子也同样处于学龄,但对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比对自己孩子身上投入的还大,
那就是典型的资源错配,那她就不是合格的母亲。老师在那个阶段把职业当事业,是理想而不是现实。现实中孩子遇到这样的老师,那基本等同于你中了大奖。作为家长,你对老师那样的要求难道不是对老师和老师孩子的一种伤害?难道你不认为你的要求过高了吗?不管老师还是家长,在认知上要把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在时间和精力上以更大的投入尽早让学生全面系统学习;在每一门课程开始学习之前向学生讲授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和策略(毕竟每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尽相同)。
献花(0)
+1
(本文系老斜杠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