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昌硕“大聋”的雅号是怎么来的?

 云来山人山水居 2018-07-06

吴昌硕没有参加过任何战争,更没有参加过甲午海战,请前面的两个悟空问答达人不要凭空造谣,把几年前百度上的旧新闻复制粘切来回答,这样只会误导大众。

吴昌硕是晚清文化界的一个大名人,精通诗书,书画,在绘画、书法、篆刻,金石上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其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试问,这样三尺微命的一介书生还能上甲午海战?

既然没上过战场,那么“大聋”的雅号是怎么来的?那就要先了解一下吴昌硕老爷子传奇的一生。

吴昌硕老先生一生贡献都在诗画和篆刻上,为文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善于留白,或对角欹斜,气象峥嵘,构图块面体积感极强。刀融于笔,篆刻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上取鼎彝,下挹秦汉,以“出锋钝角”的刻刀,将钱松、吴攘之切、冲两种刀法相结合治印,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大篆刻家,可谓千金难求一印。

其绘画的题材以花卉为主,亦偶作山水,博采徐渭、八大、石涛和扬州八怪诸家之长,兼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亦创新貌。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其画作在当时称为千金一印,万金难得其画。

其书法以篆书、行草为主,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变长,取纵势,用笔雄浑、饱满,具有篆书痕迹,将篆、隶溶为一体,形成独特风格。著有《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

其诗词奇崛古朴,用典较多,不甚通俗。但有些绝句纯用白描手法,活泼自然,接近口语,具有明丽俊逸的特点,风格上与民歌很相近。有些绝句则活泼自然,接近口语,时含有讽刺意味,抒发生活实感。所作题画诗寄托深远,颇有浪漫主义气息;评论前人书画,尤多独到见地。

诗画书篆这四绝可谓老爷子的拿手好戏,是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堪称一代宗师的称号。其培养的弟子如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都成为了文化界名流。

那么就是这么一位全才在当时却不受重用,郁郁不得志,无缘官宦浮沉。

但是老爷子爱国之心却丝毫不减,多次组织义卖赎回被日本人买走的中国石刻。

然而动乱奋起,当时正值全国大乱,各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先生无意事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便自号“大聋”,将自己比作聋子,瞎子来暗讽当时的社会黑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