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卜作品 ·《薄翼蝉》系列10 件 炎炎七月盛夏日,窗外又闻蝉鸣起。 蝉,可能是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时光中记忆最深刻的一种回忆了吧。 一树蝉鸣两三声,引起四五顽童攻,六尺撵成七八步,九丈翠柳十壳空。 这种情景,如今想来仍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日,但其实已经是很多年前的旧事了。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蝉是夏天的灵魂,没有蝉鸣的夏天,是不完整的。 蝉不单单是一种昆虫,它更是一种古老的文化。 尤其是在玉文化中,它有着更深远的寓意。 玉蝉的文化起源 玉蝉文化起源很早,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中。 当时的玉蝉主要分三种用途:一是佩蝉,专门佩带在身上作为装饰和避邪之用;二是冠蝉,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三是含蝉,专门放置于死者口中的随葬品。 时光更迭,几千年过去了,虽然古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但今日的人们和今天的时代,依然对玉蝉情有独钟。 这是为什么呢?这还要从玉蝉的寓意说起。 玉蝉的寓意 在古代,古人视蝉为能获得超脱和再生的神虫,这种神圣,不仅让玉蝉成为一种流行的佩饰,还让其成为祭典时的一种通神工具。 时代发展到今天,虽然人们不再迷信,但仍然将玉蝉视为吉祥的象征,并且赋予了它更多的寓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市场上玉蝉的常见形制(图片来自正道) 比如:腰间佩蝉,则意为“腰缠万贯”;胸前挂着蝉,则是“一鸣惊人”;伏在一片树叶上的蝉,被喻为“金枝玉叶”; 给子女佩戴玉蝉或在家中摆放玉蝉,寓意子女奋发有为,勇攀高峰,事业有成。 再比如,蝉不食人间烟火,以饮露为生,所以有“高洁、高尚、高贵”的寓意等。 玉蝉的雕刻艺术 玉蝉的雕刻艺术中,最负盛名的自然是汉代“八刀蝉”了。 汉八刀蝉的形制古朴、造型概括、抽象、简约,线条干练,雕刻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寥寥数刀,神韵尽在。 古代的汉八刀玉蝉 千百年来,无数的玉雕师在汉八刀的基础上,对玉蝉的雕刻进行了各种延展和创新,由此造就了无数各具特色的经典作品。 最近又有一位玉雕师,雕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玉蝉,这就是王一卜的《薄翼蝉》。 《薄翼蝉》的创作很有新意,结合了王一卜独创的曲水雕法、光影空间与汉八刀,几种创作手法延展互动,就造就了这种让人惊喜的作品。 这组作品,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了什么叫薄如蝉翼,同时,新颖的形制也给人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这件作品既为现代极简,又有高风古意。 超薄如纱,光影如幻,用光的透视捕捉“蝉”最纯粹状态,视觉空间上感受更加朦胧深邃的空灵之美。 ▲王一卜作品 ·《薄翼蝉》翅膀细节特写 这10只“薄翼蝉”,将光与外围空间的互动做到极致,光线下透视察之,蝉体外缘线条劲爽极简,蝉翼线条则如流水环绕,屈曲而行。 平光处,浑厚古朴;透光处,清逸空明。 ▲创作设计图 ▲ 成品图 这种创作手法,在当今玉雕市场上还是比较少见的。且雕刻难度也比较大,薄胎工艺运用的多且繁,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 尤其是蝉的翅膀,线条疏密、粗细、曲直全然不一,透光管制,仿若如水游走、顺势流动,有一种充满诗情的灵动。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玉蝉之美,在于文化之美,在于寓意之美,更在于艺术之美。 玉蝉,它是窗外的风景,也是流年里的歌谣…… 那么,你觉得这组玉蝉作品如何呢?来留言聊聊吧。 | 策划:寻玉团队 | | 图片:王一卜提供 | | 编辑:郭先森 |
玉友拿玉换了一辆新奔驰,养鸡老板看到后,两人的谈话触动了很多人! 王健林、马云、李嘉诚收藏和田玉的“四字经”,这才叫真正的玩玉高手! 玉艺说 专注玉石资讯、工艺、美学 |
|
来自: 红翡綠翠 > 《翡翠.玉器.各种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