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防腐药——用于外耳道炎及中耳炎一、药理作用与临床评价(一)作用特点 消毒防腐药——杀灭(消毒药)或抑制(防腐药)病原微生物生长。 1、硼酸——中耳炎、外耳道炎。3%硼酸乙醇——慢性外耳道炎——促使干燥。 【注意】温度接近体温,切忌接触眼睛。 2、2%酚甘油——鼓膜未穿孔的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炎——(补充TANG穿孔后,酚甘油有内耳毒性,可能导致耳聋!)。 3、3%过氧化氢 ——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前——2%酚甘油滴耳; 鼓膜穿孔后——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彻底清洗外耳道脓液,再以抗生素滴耳。 机制:A、使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 B、与微生物酶系统结合,干扰其功能; C、降低细菌表面张力,增加细胞膜通透性,造成溃破或溶解。 (二)典型不良反应1、硼酸滴耳剂——短时间刺痛感。 2、高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对皮肤和黏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一疼痛“白痂”。 (三)禁忌证鼓膜穿孔且流脓者及6个月以下婴儿禁用酚甘油滴耳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