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如何训练调峰?

 老余知识园 2018-07-06

练字时如何调锋?何时用腕?何时用指?何时捻管?

当你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注定你练字不会练成江湖体,老干体。

但是当你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也证明了你还不会临帖,还不会读帖,不会看帖进行思考。

调锋捻管等等如何训练呢?

其实只不过是动作而已,多练几次自然熟悉,但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何时用,怎么用”并不是如何训练。

手部动作,即使细微,有几天就足矣掌握,但是掌握了就会用吗?这个一定要思考好。古人写字之所以经典,是应为每个用笔的变化都非常巧妙,虽出无意,却也是有意积累之精华。

捻管调锋,其实是不需要训练的,只需要仔细临帖自然掌握。

因为每个动作都在帖中,如何用,何时用,都是有一些规律的。

这也就是为何一直在强调“临帖”,也是为何“形像”只是临帖的基础。

有些人学书不临帖,以为自己练也可以成为大书法家。有些人则以为临帖必须和原贴一模一样才叫临帖。

如果临帖临到调锋节奏一致,提按节奏一致,方圆一致,气息一致,即使不像原贴,也有原帖的神韵。

这些训练,只有在有意识的临帖才会学到,当你还只在乎临帖的形的时候,是体会不到写字过程中笔锋的变化,笔势的变化的。

当然,形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需要先掌握。但是这个阶段绝不是最高,到必要时候该迈出去就要迈出去。

这张图比较乱,可以看出“红”“黄”线的变化规律的,这就是中锋侧锋的变化,虽然用这两个颜色的线描述的并不精确,这是一个大概的变化。但是足以看出用锋是在不断调整的。

就这种调整笔锋的动作,如何做专业训练呢?无外乎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笔扣细节临了,但是有什么用呢?不如仔细临好每一个字,因为每个字里都有不一样的变化,只有大体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需要去仔细临帖,只要临多了,临的到位,自然就会用出来。

即使当自己在创作时,这些用笔调锋的动作,也就无意识用出来。

初学,尤其自学的人,一定是先掌握调锋,才知道什么叫调锋,如何调锋。

所以很多初级书法教学,都先强调要藏锋露锋,中锋侧锋,调锋等词语,在我看来就是瞎扯淡。因为接受这些概念,只会让学者变得越来越迷糊。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演示毛笔的运行规律,等他们掌握一些运行规律之后,告诉他们这是调锋,藏锋露锋,中锋,这样记忆深刻,自己也马上就能掌握。

一般科班或者高考班培训速成教育,都是先学毛笔的运行规律,然后在灌输这些概念。

如果一个人在你初学时就一直哔哔着“一定要中锋运笔”“一定要逆锋入纸”,可能他自己理解什么意思,但是对于一个初学书法的人,迷迷糊糊听不懂。

我记得我初学时,常用的那些“逆入着纸,藏锋,露锋,抗肩,内圆外方等等”词,都是似懂非懂。

就连什么是“锋”,还花了一年时间去理解,原来笔锋往小了说是笔尖,往大了说就是整个毛笔的毛的部分。

调锋,在笔画中是通过转折来调的,比如“深”的秃宝盖,蓝色部分是由侧起笔,折一下,出方角,然后提笔这个过程就是中锋了。

等到红色转的部分,按下笔锋,转个弯,是圆的,撇出来是就是中侧并用。

我这么说肯定会迷糊,那是因为还没练,练多了,其中用笔的变化就知晓了,给你一个字你就知道如何运笔写出来,这就够了。

比如“深”下“木”,竖还是中锋,但是断开之后两点就是侧起笔,中行笔,侧转,然后连下一个字。

这其中的锋的变化,是通过运笔中控制的,在结构内的调锋,非笔画内的调锋,是通过提按连断完成的。

当然,千言万语的哔哔,也只能对一小部分正处于这个水平的人有用,水平稍高看不上这些讲解,水平低一些看不懂这些讲解。

这些哔哔胜不过一句“临帖临像”

从临的自以为像,到别人以为“神似”,中间的路程是比较远的,通常可以借鉴高手临帖的处理方式,因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继承,有所融入自己的理解。

高手临帖,和原贴像之处,自己一定要把握好,可能那时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至于他们自己发挥的地方,不要学,可以参考,多看几个人,是有共性的。

再比如篆籀捻管,这个就需要去多看帖了。

捻管是因为笔锋的力量不够转折用了,不捻管的条线会很“塌”,没有质感。

这个时候处理方法就是捻管。

草书中多用此法,如果一些转折的地方,表现的不够圆滑,跟原贴怎么写也写不像,或者线条质量如何也不能像原贴一样好看,就需要捻管来试一下了。

通常解决办法是练篆书,铁线篆,大篆都可以。因为大篆转时多用捻管才能表现的那么浑厚。

如果能体会一些捻管的技巧,就可以在张芝张旭草书中看到这种“篆籀”笔法,有一部分是通过捻管来完成的。

不捻管的话,粗细的变化不匀称,转折的变化,方圆的变化,都是不匀称的。

等到能看到这些的时候,临帖时自然知道哪里改“捻管”

有人说“捻管”就是一个玄学,根本没啥用。或许他们是对的,因为写不到一个水平,对捻管的笔法根本没有需求。

因为不到一定水平,对线条质量,变化的细节,是没要求的,捻管自然没用。

捻管不是一个高级技法,跟容易学习,有一个小时就可以熟悉掌握,但是如何用,如何在高速中表达出细节的变化,这是需要长时间摸索的。

并不是有了捻管就是有了变化,在捻管中有些细微动作的体现,都是一些决定水平高低的地方,所以古人法帖是经典,今人无论怎么学只能得其一部分。

法度这个维度,唐代是顶峰,无论楷行草,后人逾越不了,所以后代只能从风格上求变。


用锋的变化,技法练一会就可以掌握,但是这不是一个技法的问题,而是在字中如何活用的问题,这是一种思想。

所以学起来,临帖以像为主,像了就离着用笔准确近了。


现在人讲的这些书法技法,实在没什么是“玄幻”的,都切实存在,尤其耳熟能详的技法,都是基础的,没有什么玄妙的,多练就会出来。

至于高妙处,懂得人就更少了,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一般传不到我们耳朵里,即使传到了,也理解不了。

他们对于书法中气韵精神的追求,都可以落实到用笔结字上,这显然是连用笔结字还没掌握的人,所理解不了的。

即使能理解,离着用其表达气韵,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书法,虽然有大众基础,终究是少数人的艺术,能写到高妙处的,一个朝代不过数人。所以写字全当爱好吧,非天赋极高之人,能写的不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长文不易,点个关注,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