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禁令生威,农村地头焚烧秸秆要被抓?村民反问5句,专家闭口不言

 天佑纯良 2018-07-06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时值7月,各地的小麦都成熟,忙忙碌碌一月后小麦的收割金豆结束了,这是个高兴的日子,然而在生活中却有一件事让农民头疼不已,那就是秸秆的处理,对于农民来说秸秆的处理,之前到是简单,基本上都是拢起来,一把火点着,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在农村基本上家家都使用,方便省事的同时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然而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相关部分也三令五申的强调,禁止在农村地头焚烧秸秆,如今禁令生威,如果农民不听劝一意要焚烧秸秆的话,谁焚烧谁就要面临罚款,根据情况而定,严重的甚至会抓,因此农民朋友一定要注意了。

说到焚烧秸秆的问题,在笔者看来,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而秸秆问题看似是一个小问题,但却关系环境和关乎着民生。不单单是小麦。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作物都会面临秸秆问题, 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较少的现实,是不是应该应该想个办法,把数量巨大的农作物秸秆充分开发利用,将这些秸秆变作可利用资源的话,不仅能带动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更能保护环境。

其实这些情况也受到了相关部分的重视,比如在当地建设秸秆回收厂,以一定的价格回收秸秆,然而在现实中来看,回收的效果似乎并不是很“理想”,许多农民依然认为,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就是一种肥料,可以恢复土壤肥力,其次在地头焚烧秸秆方便又省事。

针对这些农民的想法,专家们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农民在地头焚烧秸秆,这种田间燃烧的方式不仅会让土壤里的微生物遭到破坏,并且污染了生态环境不说,严重的甚至引起火灾,还能影响航班的起飞和降落

这些现实中的情况农民都懂,许多村民也赞同专家的说法,但有些村民还是有些“不理解”,于是有的村民反问了3句,让不少专家闭口不言:

⑴,之前焚烧那么多年了,土壤的微生物为何没遭到破坏?“刀耕火种”这词是如何来的?是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这种播种方式也延续了千年。

⑵,焚烧秸秆确实会有巨大的浓烟,但不能把环境污染的问题全赖在焚烧秸秆上,过去用这种方法为啥没影响呢?

⑶,回收秸秆是好事,但是价格能不能稍微提上点?毕竟需要农民一肩膀,一脚印的把秸秆抗出来,太费时费力。

⑷,能不能想个办法, 比如在收割机上下点功夫,在收割时能直接把秸秆彻底粉碎成碎末,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的事?

⑸,秸秆污染要治理,那常年在农村排放废气的污染企业、工厂是不是也该“大刀阔库”的治理呢?一碗水一定要端平!

虽说村民说的有点激进,但农民的担心并不是毫无道理,村民反问的这3个问题更是戳中了每个人的心窝。焚烧秸秆费时费力,为啥村民还要焚烧?你有什么点子来能化解这些矛盾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