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东南亚区域简图。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植被茂盛。然而在...

 燕子坞828 2018-07-06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东南亚区域简图。

材料二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植被茂盛。然而在爪哇岛腹地,有一片辽阔而又神秘的土地,这就是沙海(如图中甲地所示)。沙海位于登格尔山一个南北宽9千米,东西长10千米的大台地内。在沙海中心,鲜有植物能存活下来。沙海中心仍矗立着多座火山,大约在百多万年前,登格尔火山爆炸产生大量的熔岩流和火山渣、火山灰等碎屑物。

材料三 努沙登加拉群岛位于8°S附近,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而岛屿南部的平原、谷地属萨瓦纳气候(即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帝汶岛南部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11)。

材料四 加里曼丹岛上几乎没有活火山,原始热带雨林葱郁茂盛,雨林的中、上层乔木,一般高达三四十米,而望天树可高达七八十米,它们的树冠非常宽大。岛上雨林降雨异常丰沛,潮湿,土壤中的水分总是处于饱和或近饱和的状况。有些树木在进化过程中,树干的茎部如翅膀状向四周延伸,形成板状的根,称为“板根”。有些板根可达十多米高,延伸十多米宽,形成巨大的侧翼,甚为壮观,“板根现象”成为雨林中重要特征之一。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爪哇岛上沙海的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三和图,描述努沙登加拉群岛南部的平原和谷地萨瓦纳气候降水的季节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根据材料四,结合板状根的形态特点,分析热带雨林板状根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答案及解析:

知识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①爪哇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岛上多火山,火山喷发形成的碎屑物大量堆积而形成沙海;②该岛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冲刷力强,肥沃的火山灰流失,地表遗留火山渣,土壤贫瘠,植物难以存活。

(2)特点:有明显的干湿两季,一般4-9月为旱季,10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

成因:在南半球冬季(4-9月)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时,来自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信风水汽较少,且该群岛离澳大利亚大陆近,投资环境澳大利亚的雨影区;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地形较为平坦,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弱;岛屿面积小,对流不旺盛,降水少形成旱季。在南半球夏季(10月至次年3月)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时,受赤道低气压带和西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形成雨季。

(3)结合板状根的形态特点:延伸宽和高,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充沛,冲刷作用使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土壤十分贫瘠;由于岛上几乎没有活火山,这里的土壤无法通过火山灰获得养分补充;而板状根延伸十多米宽能够高效吸收土壤中仅存的养分,巨大的侧翼板状根则对高大树干起支撑作用,由于热带雨林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土壤中的水分总是处于饱和的状况,土壤中的空气缺乏,树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而采取向地面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特征的成因降水的特点以及成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由材料和图示分析可知,该沙海位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沙海中心矗立着多座火山,因此当火山喷发时,会产生大量的碎屑物质,从而成为沙海的物质基础;印度尼西亚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多雨,降水充沛,地表径流的冲刷量大,颗粒较细的火山灰随地表径流流失,而大的火山渣残留地表,肥力缺乏,土壤贫瘠,植被难以成活。

(2)由材料可知,努沙登加拉群岛的平原和谷地属热带草原气候,结合帝汶岛南部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可知,该地一般4-9月为旱季,10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有明显的干湿季。该气候特征的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4-9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南半球的冬季,此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时,该地受来自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信风的影响,水汽较少,降水较少;且该群岛离澳大利亚大陆近,刚好处于澳大利亚的雨影区;沿岸为澳大利亚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且该地地形较为平坦,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弱,地形雨较少;岛屿面积小,对流不旺盛,降水少,形成旱季;10月至次年3月,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南半球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再加上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形成雨季。

(3)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生物特征的影响。根据图示可知该区域的板状根具有延伸到地表以上很高的位置,且比较宽的特点。主要与该地的气候、土壤以及植被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从土壤来看。该地主要的营养成分主要集中在树木的枝干当中,土壤中的有机质较少,再加上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土壤贫瘠,因此树木从深层土壤中获取不了所需的充足养分,从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来看,由于该地降水较多,土壤中的水分经常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土壤中的空气较少,树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而采取向地面发展;从热带雨林的植被特点来看,热带雨林气候区,水热充足,植被的生长力旺盛,植被的枝干高达,需要强有力的根系来巩固,由于扎根交钱,所以宽大的板状根可以对树木起到支撑作用。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

1、位置:海陆位置:近海地区(湿地),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2、大气  1)风向:海风(湿地)降水多,陆风降水少 ; 2)风带: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容易凝结(西风带);反之干燥少雨(信风带); 3)气压带:低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赤道对流雨);高压带相反 ; 4)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锋面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  高压反气旋空气下沉,干燥少雨

3、地形  1)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山腰处形成地形雨;  2)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3)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4、洋流  暖流上空水汽充足,寒流上空水汽少

5、下垫面  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水汽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

6、人类活动: 凝结核(城市雨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