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写尽浮世落铅华

 cxag 2018-07-06


元曲

一版邮票一本书,写尽浮世落铅华


元代,在蒙古人把持的股票交易所里,读书人这支绩优股跌到了历史的最低值。他们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心理也从云彩里掉到地上,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元曲就像今天的流行歌曲一样,在各式人等的口中流传。它不再像唐诗宋词一样,是文人们独享的82年拉菲,而是吃瓜群众们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喝得起的长城干红。



思来想去,元曲基本有三个主题,在当时环境文人一身抱负无处施展,心里郁闷;第二感叹田园生活无忧无虑,功名利禄虚幻无常;第三心上人如此梦幻美好,但虚无缥缈。总体来看是一个归隐的主题。想来是元政府不信任汉人,于是有种感觉,就是知识分子们只好写写小曲儿打发日子了。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说实话,挺神的,基本全是意象,一个一个蹦出来,就把气氛造好了,枯、老、昏,第一句这三个字摆在那里,全篇的基调就定下来了,最后再用断肠人呼应一下,苍凉感upupup。





张养浩写了很著名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曲子在我最爱的射雕英雄传里也出现了,很有存在感。





元曲代表大咖关汉卿自然不必说,他的杂剧《窦娥冤》里面:“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喊出了元代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和反抗的心声,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




当然,不全都是悲天悯人的故事,《墙头马上》就是元杂剧中的一部喜剧杰作,也是白朴最出色的作品,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合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李千金以其襟怀磊落、率真泼辣、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而更具巾帼须眉的刚烈和豪气。展示了她非典型性人物的独特性格风采。



元曲总的来说很接地气,用日常口语写显得很亲切,而且特别会描述!“凤酥不将腮斗儿匀,巧倩含娇俊。红镶玉有痕,暖嵌花生晕。旋窝儿粉香都是春。”写个酒窝也能找到那么多词,要是我只能写个你的酒窝很迷人,很漂亮。。。然后就尬聊了。



元曲在王国维之前,一直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元曲的重温在于它符合今人的审美要求和对于事物或者情感的表达,正如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简简单单,直直白白比什么都要好使,唐诗宋词使你愁肠已断。没事,元曲还是一副清婉良药。












中国集邮 | 不仅有集邮的自媒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