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界中有这么一类「植物猎手」, 它们拥有魔幻般的地狱牢笼或温柔陷阱, 能捕食昆虫或小动物。 这两天在辰山植物园展览温室珍奇植物馆 正在举办一场独特的食虫植物专类展, 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本次食虫植物展以“迷雾森林”为主题,展示面积约400平方米。为最大限度还原食虫植物原生地环境,展区大量使用了叠石、苔藓、枯枝搭建精致的云雾雨林、苔原、瀑布、等景观,在展示原种及品种的同时带领游客进入真实又虚幻的食虫植物世界,讲述食虫植物的生活环境。 食虫植物生长于土壤贫瘠,特别是缺少氮素的地区。因此,本次食虫植物展首次尝试使用流水、造雾、叠石与植物搭配的形式,为植物提供生长需求的高湿度环境,同时丰富了缸内景观多样性。根据食虫植物喜光的特性,我们对缸内环境进行改造时,特新加入六组灯光为瓶子草补充光照,满足其生长、发色的需求。 本次展览共展出包含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瓶子草、太阳瓶子草、捕虫堇、狸藻、土瓶草、露松等食虫植物总计6科9属60种及品种,250余株,另外还有花柱草、蚁栖植物等奇异植物。 下面就让小编带你领略本次食虫植物展上10大奇特的食虫植物种类吧 01 02 03 ▲紫色瓶子草(Sarracenia purpurea) ▲白网纹瓶子草(S. leucophylla)
瓶子草属(Sarracenia)是一类喜湿生环境的食虫植物,原产于美国南部的沼泽湿地。因此种植瓶子草需要一个极湿的环境、冷凉的土壤和充足的光照,才会生长旺盛。瓶子草形态和猪笼草的笼子相似,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诱的昆虫失足掉落瓶中,瓶内的消化液会把昆虫消化吸收。 04
▲好望角茅膏菜(Drosera capensis) 茅膏菜属(Drosera)是非常精致迷人的小型食虫植物,叶片上长有腺毛,能分泌粘液,外形象是挂满了露珠,晶莹剔透。它们喜欢生长在水边湿地或湿草甸中,当小虫子落到它叶子上时,很容易被粘住,这些敏感的细毛一旦感知到猎物,就会向下弯曲,把猎物紧紧粘在叶子上,同时分泌出蛋白酶消化它们。 05 ▲爱丝捕虫堇(Pinguicula esseriana) 捕虫堇属(Pinguicula)是一种黏液型的食虫植物。叶片像花瓣一样,呈莲座状生长,肉质,光滑,质地较脆,大都呈现明亮的绿色或者粉红色,表面有细小的腺毛,腺毛分泌粘液,能黏住昆虫。 06 捕蝇草(Dionaea muscipula)叶片边缘会有规则状的刺毛,神似美女维纳斯的睫毛一般,所以英文名称为Venus Flytrap,意思是“维纳斯的捕蝇陷阱”。其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很迅速的关闭叶片捕食昆虫,在茅膏菜科捕蝇草属中仅此一种。 07 ▲塔特瓶子草(Heliamphora tatei) 卷瓶子草属(Heliamphora),又称为太阳瓶子草,是原产南美高山湿地上的一类特殊的食虫植物,形态上与北美洲原产的瓶子草属(Sarracenia)形态较接近,捕虫方式也接近。本属约有20余种,大多数种类并不能分泌水解酶消化虫子,需要在共生细菌的帮助下消化猎物。 08 ▲‘米兰达’瓶子草(Nepenthes 'Miranda') ▲白环猪笼草(N. albomarginata) ▲红瓶猪笼草(N. ventricosa × alata) 猪笼草属(Nepenthes)是一类可以攀援生长的藤蔓状草本,主要原产于亚洲至澳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世界原生种大约有150种左右。猪笼草会在瓶口(笼唇)分泌一层薄薄的糖液,引诱喜甜食的昆虫,比如蚂蚁前来取食。由于瓶口设计得十分光滑,让虫子一不留神就会滑落到瓶内,淹没在消化液中。 09 ▲丹波花柱草(Stylidium debile) 花柱草属(Stylidium)植物看似非常柔弱,但亦有食虫性,本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利用花茎上的粘液腺毛捕捉和消化昆虫。花柱草又被称为扳机植物,当昆虫来传粉时,合蕊柱(雄蕊和花柱合生在一起,类似兰花)受到机械刺激便会像扳机一样弹出,把花粉打到昆虫身上,并接受昆虫身上来自其它植株的花粉。 10 ▲小白兔狸藻(Utricularia sandersonii) 狸藻属(Utricularia)为狸藻科一类水生或湿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池塘或沼泽地,在地下或水下有发达而多分叉的匍匐枝,上面着生大量透明的捕虫囊,捕虫囊的工作原理类似真空吸尘器,腔内为负压,一旦感知到附近有微小生物经过后,便会打开捕虫囊,瞬间将小生物吸入腔内,并将开口闭合,开始消化和吸收。 |
|
来自: cxag > 《花鸟动植物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