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我的同学宋於得

 吴越尽说 2018-07-06
他为祖国通讯事业献智慧

——怀念我的同学宋於得


作者:唐至煜 


      盛泽——这块美丽富裕的江南小镇,丝绸之府,曾出过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远的不说,现在还健在的“两弹一星”——程开甲教授,是盛泽的佼佼者。还有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陆善堃、浙江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郭鼎康教授、为祖国航天事业呕心沥血,做出贡献的周志雄、胡新如、徐益新等高级工程人才也是土生土长的盛泽人!


▲盛泽北全景图


     今天,我要说的是一位献身于祖国电讯事业发展的盛湖中学(盛泽中学前身)第七届毕业生——宋於得。


    

      他是我的知己朋友,亲如兄弟的老同学。他是土生土长的盛泽人。1951年从盛湖中学毕业,1952年考进嘉兴秀州中学,1955年毕业后考入北京邮电学院(今北京邮电大学),1959年分配在北京长途电信局,工作中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刻苦钻研,兢兢业业,后来被提拔该局副总工程师(当时没有总工程师),他于上世纪60年代初,参加邮电部大会战,研究和实施长途电话自动化,曾赴美英德考察学习,回国后全力以赴为实现长途电话自动化事业,为能赶上这个时代,促使我国乃至世界通长途自动电话,献出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应该说他是一个“喝西白漾水长大的”无愧于盛泽父老乡亲的佼佼者!是盛泽人的光荣与骄傲!是吴江盛泽游子中翘楚人才之一!


▲唐至煜与宋於得夫妇合影(左一宋於得夫人,中间唐至煜,右一宋於得)


▲合影照片背面


      宋於得是我在1948年一起从太平桥小学毕业,一起在盛湖中学毕业的老同学,老朋友,是半个多世纪来从未间断过联系的老朋友,每次同学聚会他总是和我一起筹划同学会。并且和我一起亲密相聚,坦然无忌交流思想,互相促进,他在位时每次回乡我们总是一起拜访恩师、访问同学、参观母校,了解母校发展变化,家乡变迁。一次他出差考察上海、杭州的长途电话自动化问题,找到回乡机会,马上约我一起到吴江邮电局,他非常关心家乡的电讯发展、电话自动化问题的发展,主动提供技术咨询和帮助。他一直对我说:“我是喝西白漾水长大的,我岂能忘本!”我十分敬佩他这种爱国爱家乡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


▲西白漾老照片


▲西白漾现貌


    宋於得常说自己小时候深受父母宠爱,不懂事,学习马虎,读了高中才醒悟一个人要成长成才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呀!真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因此,自己抓紧时光,趁少年时期勤学苦练,不断攻关,所以他在秀州中学高中部学习的时候,的确是废寝忘食,不断上进,考上了北京邮电学院,常与我通讯并交流学习情况。我当时就受到了他的影响,所以也考进了苏州教师进修学院学习汉语与文学,提高自己的能力。


▲1960年


        1960年国家遭遇空前的自然灾害,陷入了艰难的困境,我们当老百姓的人岂能脱逃走样的灾难呢?当时我一个人肩挑家庭重担,姐在上海读大学,弟妹甚小,父母无工作,我已经负担沉重,可当时父亲突然得肝硬化重病,真是祸从天降,无法应对,我只得写信请老同学——宋於得相助,谁知他接到信后,马上复信,安慰我不用着急,一定鼎力相助,不久两次汇款以解决我的燃眉之急,当时我的工资仅39元,他的工资是大学生待遇也不超过60元,可他给了我60元的资助,使我的父亲能到苏州求医,缓解了肝病,渐渐地恢复健康。这是救命恩人!助人为乐的典范!也是宋於得老同学高尚品德的一次展现!

    他还是孝子,虽然当时家里也不穷困,但他也经常寄钱给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本来我想等困难摆脱一点,让我还掉这笔债,可他总是拒绝我还他的钱。

    当他结婚时,我还钱于他,又被他拒绝。我只好借他婚礼时赠送了一些衣料,作为我对他结婚的祝贺。我对他全力支持我解决我父亲治病的困境,那种无私的、热忱的救助,是永远忘不了的。

    虽然现在他已经是与我相隔两个世界啦,可我要点赞他,要为他咏歌、颂扬!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颗爱心,那么我们的世界更可爱啦!


▲青年宋於得北海公园留影


      当然一个人的为人也不是生下来就是这样优秀的。我从小跟他在一起,我知道他的成长过程。他自幼就养尊处优,父母经济条件优越,所以小时候读书也不用功。大家小时候就称他为盛泽生生照相馆的小K!所以他小学六年级读了两次才跟我一起小学毕业。

      到了初中三年成绩还是一般,可是自从“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好像变了一个人,他学习也开始努力了,并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我们班在他的带动下参加了“捐献飞机大炮”义务宣传演出活动,下乡演出义演捐款,筹款,购买飞机大炮,并且与我和陆善堃等人一起写稿声讨“美帝国主义”,我们的稿件曾在当时《青年报》上登载。后来我们51年毕业后,为了能把学习基础打得结实一点,曾停学在家自学,我们的学习小组是在东庙街道办事处,我一边学习,一边还帮助做一点宣传工作,曾得到街道主任的赞扬。一年后我先考入师资训练班,陆善堃考入省立常熟中学;而他考入嘉兴秀州中学。当时不管是暑假还是寒假,我们常碰在一起,相互讨论时局,相互交流学习情况并且一起活动,相亲相爱,亲如手足!

      后来他们各自考入大学:宋於得上了北京邮电学院;陆善堃考入南京大学,后来转入北大原子物理系。我呢就在盛泽中心小学任教,虽然我们人是各奔东西,而我们的友谊永远没有因河山相隔而终断。

    宋於得同学在新世纪——2011年曾与我欢聚一堂,并约我在目澜洲公园与他的家人一起照相留念。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次欢聚了。


▲盛泽目澜洲公园


      2015年9月底传来噩耗,他已经不幸逝世!当我闻悉此信息,内心十分悲痛,我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我想这样好的朋友,为什么老天爷不留情,一定要让他归天呢?

      吴江盛泽游子——宋於得同志虽然与世长辞了,可是他那为人之道,和他谦逊、勤奋、刻苦、敬业的奉献精神是永留人间,为世人之楷模,我为家乡有这样一个佼佼游子而骄傲自豪!

      编辑:吴英;照片来源:唐至煜及网络

      2017-09-25 《吴江通》微信公众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