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家庭医生是怎样工作的?这个故事一定要看

 昵称41082923 2018-07-06


“我不仅是他们的家庭医生,更成为了他们家庭中的一份子。”



作者丨子不语

来源 | 医学界智库


“小囡医生说我血糖高,不让我吃塌饼”、“小囡医生每周二固定上门诊”、“小囡医生今天又去XX家了”……

 

上海市嘉定区小囡桥社区,距离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到三公里。每周,家庭医生叶玲珠都会蹬着自行车,往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小囡桥之间。如今,小囡桥社区已签约人数900人,而她的粉丝亲切地称呼她为“小囡医生”。

 

在嘉定区卫计委举办的2017年度“我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十佳’家庭医生评选活动”中,叶玲珠当选了嘉定区“十佳家庭医生”,她在现场分享了自己与小囡桥的故事。


嘉定区“十佳家庭医生”、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叶玲珠




叶玲珠演讲视频

一位家庭医生的“小囡桥”情节

 

叶玲珠是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2007年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服务小囡桥社区,至今已有11个年头了。

 

叶玲珠每周有三次门诊,熟悉叶玲珠的病人都知道,周二是她的固定门诊时间,其他时间如果要来看病,都会提前给她发消息。“他们都有我手机号。”

 

最近的一次全天门诊,叶玲珠接诊了120多位病人,其中七成左右是签约居民。他们除了看病、开药,还总想跟叶医生聊聊天,今天买了什么菜,孩子考试考得怎么样,又跟老伴拌嘴了等等,事无巨细。

 

1999年毕业之后,叶玲珠进入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做了一名内科医生。由于南翔医院内科包含急诊,叶玲珠在工作中也经常面临和时间赛跑,与死神抢夺生命的状况。2007年,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叶玲珠从内科医生转岗成为家庭医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全科医生。

 

“其实真要说为什么会选择当家庭医生,当时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因为离家近,能更方便照顾家人吧。”叶玲珠笑道,“毕竟全科医生不用值班。”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从肩负起守护小囡桥社区的工作后,小区居民的健康就成了她心头的大事。

 

小区里的顾阿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2012年因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进行了手术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术后顾阿姨只能借助拐杖缓慢地移动,生活自理困难。叶玲珠知道这个情况后,为她建立了家庭病床,每周按时上门,送医送药、监测血糖血压等。

 

2017年1月,顾阿姨突发大面积脑梗,导致半身不遂、口齿不清,急性期过后,回到家中继续康复治疗。但由于家人没能及时给她翻身护理,等到叶玲珠上门检查时,顾阿姨的骶尾部已形成了很严重的压疮,皮肤破溃红肿伴有渗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叶玲珠开始每周三次定期上门为其换药,并指导家人做好护理工作。两个月后,顾阿姨的压疮终于痊愈。为了缓解顾阿姨家的经济压力和生活负担,叶玲珠还建议其申请了长期护理险,这样一来,每周都会有护理人员定期上门进行基本生活照料。

 

“老人其实缺的不是金钱,而是关爱。”叶玲珠说。2010年之前,上海试点家庭病床。叶玲珠负责的居委,一共设立了9张家庭病床,每周定期上门。如今,叶玲珠每次进小区,居民都知道叶医生今天要去哪家看病了。

 

想其所想,急其所急。“现在,我不仅是他们的家庭医生,更成为了他们家庭中的一份子。”叶玲珠说。

 

目前,小囡桥社区有1980户人家,2917位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有870人,占到了将近30%。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

 

叶玲珠说,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怎样为年轻人分担养老的任务,怎样履行为老年人守护健康的使命,是每一位家庭医生肩头上沉甸甸的责任。为了方便咨询,叶玲珠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因为“根本想不到要关机,家人之间打个电话,难道还会抱怨吗?”

 


十一年,对家庭医生的理解越来越清晰

 

在叶玲珠眼里,家庭医生的工作已经慢慢步入正轨。但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叶玲珠说,一开始,家庭医生工作的确如想象般“轻松”,跟内科医生一样看看慢性病,开开药,来看病的也大多是熟悉的病人。但对于全科医生的概念、职责和未来的发展都很迷茫。

 

2011年,上海市启动了家庭医生制度试点。以签约为主要任务,引导居民认识、接触与逐步接受家庭医生服务。这被称为上海家庭医生制度1.0版。叶玲珠也与其他家庭医生一样,开始一遍遍走社区,摸情况。这段过程中,叶玲珠吃了不少闭门羹。“有些居民还把我们当骗子,说’我又没生病,为什么签约?’”还有一大部分居民不清楚家庭医生是什么,能提供什么服务,甚至有人提出,“家庭医生不上门,叫什么家庭医生?”

 

此外,当时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下,家庭医生单打独斗,要承担更多治疗以外的工作。叶玲珠还记得当时签约需要先用手机将居民的医保卡拍下来,之后手动录入系统,才能完成签约。“如今,我们在手机上就能签约了。”

 

“大约是2016年,我对家庭医生的职责和未来发展才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叶玲珠所说的这个时间节点,正好契合了2015年上海的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出了“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居民可自愿选择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签约)的政策。

 

此后,家庭医生政策全面铺开。2016年底,“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试点已拓展至所有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在此基础上,嘉定区也开展了新的探索的和尝试。如今,在嘉定区,家庭医生不再是“光杆司令”,而是一个团队。1名家庭医生、1名健康管理师、1个区域家庭医生服务中心和若干个外包服务中心组成的“3+X”家庭医生执业模式,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了家庭医生的服务范畴和效率。此外,嘉定区还在探索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试点家庭医生诊所。

 

同时,针对居民健康需求,在不限制居民自由就诊权利的基础上,家庭医生签约能为居民提供预约转诊(优质专家号源下沉)、延伸处方(二三级医院用药延伸至社区)、慢病长处方(慢性病人签约可以开具1-2月处方)、老年人常态化体检服务、居家医疗护理、转诊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使家庭医生成了真正意义上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

 

叶玲珠说,为了提升家庭医生的能力素养,嘉定区还为家庭医生提供了去英国、荷兰、台湾地区的学习机会,在个案管理、居家护理、社区健康筛检等方面学习了成熟经验。

 

截至今年6月底,嘉定全区签约居民25.98万人,签约率19.08%,其中60岁以上居民签约16.83万人,签约率达87.21%。

 

叶玲珠说,如今,自己对于全科医生的概念是越来越清晰了。虽然与专科医生相比,目前全科医生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职业前景、社会地位还有一定差距,但叶玲珠表示,目前薪酬分配重点向家庭医生倾斜,同时将社区高级职称从3-5%提高到5-10%,评审中适度放宽了对英语和计算机的要求。

 

如今,叶玲珠已经成为嘉定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骨干带教师资,培养起了下一代的全科医生。她希望给他们传递细致、科学的医疗理念,和热忱、耐心的服务态度。

 

“如果有一天有人接班了小囡桥的家庭医生,我要告诉他,小囡桥里头,‘老小囡们’很多很多,你要好好地用心去守护。”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