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x 崇祯,全名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异母弟弟,1622年(天启二年)年被册封为信王,1627年即位,年号崇祯。中国历朝皇帝中,崇祯皇帝运气算好的,但也是命运差的。按常理排资论辈,这个皇位怎么也都轮不到崇祯来做,但他父亲朱常洛在位不到一年就嗑药成仙了,传位给他大哥朱由校,谁料他哥对皇位的兴趣还不如当个木匠大,即位第七年也一命呜呼,大哥的三个侄子相继被害。就这样,崇祯被选中成了大明的皇帝。 一 皇位有毒,一点不假。登基没多久的崇祯就遇到了大麻烦,先是中原地区出现瘟疫死伤无数,紧接着又是超级大旱灾颗粒无收,再加上前几代皇帝年年用兵,导致国库空虚。父债子偿,崇祯看似风光,实际上继承的是个烂摊子。 据记载,崇祯帝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经常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崇祯为了治理好这个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大明朝,先后向天下百姓六次《罪己诏》,恳求得到百姓的体谅与爱戴。崇祯帝即位三个月便铲除了明朝第一宦官——九千岁魏忠贤,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其中就有令清军闻风丧胆的一代战神袁崇焕。崇祯帝省吃俭用,谁跟他提钱跟谁急,宫女不够用也不敢扩招,他甚至把宫里的金银器皿、大殿里的铜壶,宫里储存的人参都当掉充作军饷。 小修小补对于治理这么大的中国根本是无济于事,大明朝还是要亡在这么一位励精图治、重用贤臣的好皇帝手上, 明末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几十万农民起义军无疑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 国难当头,崇祯这个极爱面子的皇帝,也不得不为了挽救江山社稷放下九五之尊,厚着脸皮哀求自己的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振士气。 钱是我的,国家是你的,凭什么要我们掏腰包替你买单?大臣里肯慷慨解囊的并不多,大多数“不过几百几十而已”,纯属敷衍。权贵哭穷、耍赖、逃避,什么奇葩事都做出来:有的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 内阁首辅魏藻德,状元出身,在危难之际走马上任。崇祯本对他寄予厚望,他不过捐了区区500两。北京城破前3天,崇祯问他有何御敌的对策,魏藻德跪在地上,把屁股撅得老高,就是一声不吭。把崇祯气急了,一脚踢翻龙椅。李自成打北京那天,有官员猴急着来报告,还被魏藻德挡在宫门外,说皇上天佑,一定能逢凶化吉。 崇祯急啊,就找岳父周奎帮忙。大明的皇家利益休戚与共,凭着这个觉悟,你怎么也得捐个十万八万的吧。打好算盘的崇祯,于是派太监徐高上门拜访周奎。见面不提借钱,上来先给周奎封侯,然后说,皇上希望你起个表率作用,捐个10万两银子。周奎先喜后悲,哭丧着脸说:“老臣安得多金?”用国丈来形容,家里穷得只买得起发霉米吃。不过最后周奎还是咬着牙答应捐1万两。崇祯听到徐高的回复,很不满意,就把标的改成了2万两。周奎还是心疼花钱,就进宫找女儿周皇后求援。 周皇后深明大义,主动从小金库拿出5000两银子给父亲。周奎捐出其中3000两,连同自己的总计捐出1万3千两,截留皇后另外的2000两,填补“亏空”。 在这次皇帝哀求权贵们捐款救国的运动中,总计募捐20万两。劝京城权贵们捐款的同时,崇祯还让每一个大臣从自己故乡举出一位有能力捐款的富人,只有南直隶和浙江各举一人,“余省未及举也”。崇祯绝望了,1644年3月18日,闯王李自成总攻北京城,崇祯亲自击鼓,召集百官上朝,没有一个人来,多疑、嗜杀、任性的老板,最后反而被员工抛弃了。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血书给李自成,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列祖列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崇祯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明朝灭亡。 城破了,皇帝死了,魏藻德投降了。李自成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殉死?这个无耻的人回答:“方求效用,那敢死”(我正准备效力新朝,哪敢去死)。这种员工哪家单位敢用?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指责魏藻德,身为首辅却渎职误国。魏藻德振振有词辩解:“我本是书生一个,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祯无道,所以才亡了国。”刘宗敏大怒:你从一介书生到状元,不到三年就做了宰相,崇祯哪点对不起你,你竟诋毁他。说罢,命人掌其嘴数十下,打入大牢“竹笋烤肉”。 三 在被夹棍夹断十指后,魏藻德交出白银数万两,然而刘宗敏绝不相信一个内阁首辅仅有几万两白银,继续用刑直至魏藻德因脑裂死于狱中。 那些在崇祯面前哭穷的“铁公鸡”们,在闯军的酷刑前交出了惊人的财富,共得银7000多万两,均让工人重新熔铸成巨大的中间有孔窍的方板状银板,后来运往西安。
哭喊着只肯掏1万两银子的国丈周奎,禁不住严刑拷打,被闯军抄出无数奇珍异宝,拉了几十车,光是现银就足足有53万两之多。当时京城棍杖狂飞,炮烙挑筋,挖眼割肠,城中富民不少被拷掠,平民薪米多被农民军抢掠以供军用。史惇在《恸余杂记》记,闯王所拷索的白银七千万两,公侯占了十分之三,宦官占了十分之四,宫眷占了十分之二,商贾占了十分之一,另外,从宫中内帑的金银器具以及鼎耳门环钿丝装嵌处搜刮得来的,即使剔剥殆遍,也不及十万之数。贼军对外宣称是得自于宫廷内库,除了想掩盖抢掠的罪行,还有就是想嫁祸崇祯,塑造其一个有钱也不肯出军费的假象。 读过他拜托不要伤害百姓的遗嘱,我们又看过那一袭破衣加枯干遗容的悲凉现场,一阵唏嘘。接着东华门又有大批百姓自发聚集,哭求李自成礼葬崇祯帝。这场动荡苦难历史中,难得温情的一幕低调上演:帝王规格的祭奠仪式,三十多名挑夫轮流换肩,将崇祯与周皇后的灵柩抬到昌平安葬,沿途百姓垂泣围观,还有乡民自发凑钱给民夫们:皇上太累了,让他睡安生吧。 崇祯死后,他的年号依然在朝鲜李朝沿用,中朝前后一共使用了265年!当年的朝鲜,即便归入满清的藩属也不认夷狄为正统,李朝心怀中华,在本国一直用崇祯年号;就连孙中山先生闹革命时,舆论也一直盛传他是崇祯皇帝转世。明朝虽灭,但他老人家已尽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