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潜心编志 弘扬文化

 吴越尽说 2018-07-06

----记盛泽镇文史名家周德华

作者:澹雅 发表于2014年12月5日

   最近,闻听吴江区道善得公益助学协会在开展寻找十大党史、方志和文史领域的专家公益活动。如原文联主席俞前所说,有创意,属首次,极有意义。吴江经济文化的繁荣,每天都在身边发生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载入史册,存史存档。这就需要大量的优秀编志,研史的专家、学者做大量的工作。今天,我要采写的就是吴江编志元老级人物周德华。

   地方文化走丝绸路

   周德华老师,在我没进柳亚子纪念馆前,早有耳闻。父亲生前常提到他,他们是同好,大家都从事文史研究。真正见到周老师的,是我进柳馆后。2008年,接吴江区档案局朱科提供有关民国《盛泽医药报》史料信息,我即赴盛泽见到了心中一直感佩的周老师。
   那天,登门拜访周老师,确是找对人了。在编著《盛泽镇志》时,他正好涉及调查了《盛泽医药报》史料,也有心编入了镇志。经他的热心引见,我找到了编辑老报的哲嗣杨凯明先生,作了采写,完成了《盛泽医药报》文章,后发表《档案与建设》。至今回想,一直心存感激。
   7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没想到我今日作为报道人重又拜访周老师,感到很是亲切和高兴。
   编志、修志,看来是周德华老师研史的开端。果然,他和我道起了他的经历。1986年,周老师供职于新生化纤厂,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理科出身的他,关注于地方文化,且喜搞文史研究,闲暇时注重丝绸史料的收集和整理,积累了不少。
   所以,早在1983年,周老师就在国家级丝绸杂志发表相关的丝绸文章约3篇。1986年,他受吴江丝绸工业公司的委托编专业志,即编著《吴江丝绸志》。期间,周老师担任主编,他和同仁历经四年的时间结集完成,一炮打响。在1992年1月,在省地方志工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过后的1989年,周老师又参与编写《吴江蚕丝业档案资料汇编》。他从丝绸志开始,横向发展,一举三得。
   在1991年,周老师被邀请编写《盛泽镇志》中的丝绸卷部分,撰写五万多字编志稿。次年1992年,他兼职编辑,受到热捧。被力邀编撰《吴江县志》第八卷的丝绸卷,内中七个章节,撰写约6万字。周老师在短短的几年内,连续编志修志,乐此不疲,喜获意想不到的收获,成绩斐然。

   地方志编纂三级跳

   1996年,江苏省丝绸总公司需编纂《江苏省志蚕桑丝绸志》,特从丝绸之乡盛泽邀请周德华老师前往南京编志。那年,周老师居住南京两年多,担任特约编辑,潜心编修丝绸志。
   让周老师笑逐颜开的是,从《盛泽镇志》的地方志上升到《吴江县志》,现在又从县志跨度到《江苏省志》。2002年,全国丝绸史专家联合会郑重向周老师发出编辑邀请函。期间,周老师化了大量心血收集、整理、研究,编撰了《中国丝绸史》第九章的第三节和第四节丝绸志,约10万字,填补了编志空白。
   地方志迅速完成了三级跳,从县-省-全国。纸张大小也从32开,扩大到16开,蜕变到8开,含金量越来越高。
   可喜的是,从吴江修志起,还延伸出来两本书,2012年周老师主笔《吴江桑蚕丝绸技艺》和今年2014年出版《吴江丝绸》。这两本书各有侧重,前者为地方志书,比较系统、严谨,属学术性的史料专著,后者则比较综合性的概括了吴江丝绸的全貌。因此在2012年,周老师分获二个奖项。3月,被评为吴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同年的10月被评为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周老师接连的编志成果,在丝绸编研界有了国际影响,曾先后参加过两个国际丝绸会议。第一次1993年,在杭州举办国际丝绸文化研讨会上,参加并撰写了论文《吴江蚕桑丝绸风俗》约一万字,并作代表宣读论文,后发表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第二次2008年,周老师赴北京参加中法文化交流,写就《技艺和专业知识的传承与功能》,会后论文被收入《中国近现代行业研究》专著。如这样的论文达十多篇,大都发表于《江苏地方志》,不少文章评比获奖。
   周老师,从丝绸志到丝绸文化,慢慢的延伸和拓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苏州地区闻名遐迩。
   2010年4月,央视四套“方志中国”栏节目,特赴盛泽拍摄专题片,邀请周老师出镜讲述吴江乡土志。说起编志,周老师给我讲起了他修志的故事。说28年前的1986年,他从厂借调专职编志。为此,政府为他配备两名得力助手,张志康和钟照如,遂由周老师主笔《吴江丝绸志》喜获一等奖,一个好开端。
   有这样的成绩,那是他不辞辛苦的结果。每次,周老师前往图书馆查资料,总是怀揣着干粮一早在图书馆门口等开门。如他说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图书馆和档案局。回来后,走乡镇,走访与丝绸有关的遗老遗少或登门采摘蚕农丝绸信息,及时做好整理和研究工作。

   多领域跨三界人物

   周德华老师不仅在丝绸编纂界作出卓越的成绩。2001年元旦,吴江区原文史委主任吕锦华老师为支持和鼓励周老师编著《锦绣盛泽》,亲自撰写《一部美丽辉煌的长诗》文作为书序言。周老师也不负众望,热心回报社会。先后协助参与周边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如《震泽镇志》、《梅堰镇志》、《七都镇志》等。并参与县级地方志评审工作,《松陵镇志》、《吴江教育志》、《吴江民政志》、《吴江旅游志》等。周老师多领域的从点到面的发展编志,满地开花,成了编修地方志书的领军人物。
   同样在党史界,经常活跃着周德华老师来回穿梭的身影。2013年3月前,周老师化四年时间,作为吴江区党史办特邀的执行主编,撰写60余万字,编撰《中共吴江区?镇级党史资料盛泽卷》。
   我所说的第三界为文史界。周老师从小私塾读书,古文功底深,文史是他的钟爱,为他的编志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几十年来,周老师被吴江区政协文史委员会长期聘任为委员,特约编辑,任命至今。几乎每期《吴江文史资料》,均有他的文史作品刊登,文章涉及当地婚俗、寿俗、蚕桑及丝绸风情等。诸如《吴江风情》、《苏州史志》、《苏州杂志》、《江苏地方志》、《钟山风雨》、《抗日战争研究》等文史权威杂志,各类报刊《新民晚报》、《苏州日报》、《吴江日报》,文史类文章大量发表刊载,社会反响良好。
   其中1995年,周老师主编《吴江区政协文史资料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专辑》,他系统的专门研究抗战战争史。曾经撰写《风雨苏嘉铁路》长篇文史文章2万余字,连载《吴江日报》,社会影响很大。付之行动,呼吁并策划修复嘉铁路七十五号桥畔日本人遗留下来的炮楼遗址,布置炮楼陈列室,地点今盛泽镇群铁村。该炮楼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未成年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场所。
   周老师是位有心人,在编写《吴江丝绸志》时,慧眼识珠,关注到先蚕祠,觉得这史迹极具历史文物价值。经周老师的多方奔走,再三呼吁,及有识志士的共同努力。1999年,先蚕祠得到了妥善修缮。为此,周老师撰写300字的文言文《重修先蚕祠碑记》,以示纪念。先蚕祠重见天日,对外开放,迎接四方来宾。2000年,恢复传统小满戏,丰富百姓的娱乐生活。在去年的2013年又传来了喜讯,先蚕祠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文化的传播者

   周老师研史、编史几十年,留下了一大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他将在《全国丝绸》、《丝绸史研究》、《江苏丝绸》、《丝绸历史文化》发表的几十篇论文及相关史料原始件,捐赠给吴江档案局。就在今年,周老师又把《吴江丝绸志》手稿用22只文件袋,寄赠给中国丝绸档案局存档。为弘扬地方文化,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卓越的成就,也因此数次被全国丝绸杂志评为优秀作者。
   抗战时期,周老师就读于盛泽明中教育馆补习班,为抑制日本人奴化教育,学校在四、五级时,开课英语,小时的周老师一下就喜欢上了外语。一直他引以为自傲的是,英语考试全班总是考第一。
   与时俱进,周老师不忘学识,将他所学的外语作为他研史、传播的好工具。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苏州海关编《近代苏州通商口岸史料集成》译校工作。另外,周老师还参与《苏州海关志》评审工作。
   当时,周老师译校这份史料原件[旧海关档案?全宗号六七九(2)],后编志在《苏州海关志》第1809卷。原件系1896年英文花信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用鹅毛笔书写,字迹潦草,笔墨较淡,外文字迹基本模糊不清了。要想识别确实困难,且当时1896年英文语法同现在语法不仅相同,周老师为史料的精确性,查考了七、八种英文字典,薄薄的一张纸,他化了将近一星期的时间反复推敲比对,才顺利完成苏州海关地方志的重托。
   周老师从家乡地方志研究,延伸到周边地方志研究,从中英文的互译编译,来传播地方文化,向更开阔、更高层次发展。
   同样,周老师对近年来大家热衷的家族史也不轻视。在原文联主席俞前的关心支持下,周老师开展家族史的研究,主攻烂溪周氏的查考。
   他赶赴苏州图书馆、苏大图书馆、苏州博物馆、吴江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地。考证到了一条重要信息,大文豪鲁迅先生有一支是先迁至盛泽,其中后一支还迁回绍兴。他将史料整理成文,发表《苏州日报》的头版头条。同样,文章在家乡的《吴江日报》亦作了连载。这在吴江家族史上,是重大的突破,填补了空白。
   为此,《吴江日报》总编派人来盛泽作深入采写。据周老师说,鲁迅一支回迁绍兴,而周恩来一支与盛泽比较疏远,这事引起了周氏后裔的注意。周恩来的侄子北大副校长周尔鎏和侄女周秉宜千里迢迢从北京赶到吴江盛泽,来寻根问祖。
   而周老师对唐氏家史的研究,其实可推算到80年代。当时“钢铁大王”唐仲英初次回国,只知自己是上海人,对自己的出生不甚了解。原吴江市副市长孙友帆遂委托周老师调查唐氏家史。周老师奉命走访平望、芦墟等地,拜见了南社社员唐耕余的女儿、女婿柳义南和唐露葵夫妇。他后又转辗赴上海,访问唐仲英亲属,叔父,姑母,堂妹,疏理出了唐仲英完整的家史,祖籍系居盛泽,后分布在全国各地。
   这一振奋人心的大事,让地方政府很是惊喜。周老师积极奔波,终于在盛泽的柳家弄建立起了唐氏故居。并亲自撰写相关《唐氏家史》文,发表《吴江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唐氏家史的查考,对统战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周老师感慨地对我说道,搞地方史研究,靠的是平时工作心细,思想敏捷,善于发现,小心求真。因年代久远,对于资料的来源,你必须得学会区别真伪,取之精华去之糟粕。
   如他在编写《丝绸志》时,不耻下问,向盛泽绸商,震泽丝商请教、探讨。当年,做丝绸的资本家大都居住在上海,周老师不管车舟劳顿,一家家登门拜访,采集到了第一手资料。
   他们对于家乡的来访,给予极大的支持。除提供口述资料外,还拿出以前的丝绸样品、帐薄等捐赠,令周老师非常感动。作为回报,周老师将他们编入《丝绸志》的人物传里,为大家所了解。
   至今,周老师仍清楚的记得1988年,他和盛泽镇志办领导同往上海,拜访丝绸界前辈97岁高龄的汪钦成老先生,受到了热情接待,一起谈论家乡的文化建设。尔后,本想在上海请老先生吃饭,不想他执意反过来请家乡来客吃饭。
   汪先生热心丝绸事业。次年1989年,他思念家乡,也被周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深深感动,汪先生将他收藏多年的丝绸文物捐献给盛泽,存放先蚕祠展出,后移吴江丝绸陈列馆收藏。那天,还是老先生一个人偷偷出门,他瞒着弟媳妇在乘长途汽车来盛泽时,被上海汽车站站长发现,马上派人专程护送老先生上车,还好一场虚惊!
   因为他心中一直始终装着家乡-盛泽。在1988年那年,97岁高龄汪钦成老先生赋诗一首:蚕桑丝绸,中华瑰宝。远溯上古,嫘祖亲教。汉唐西输,山高路遥。衣被天下,云锦天造。苏宁湖杭,各领风骚。由泾而盛,尤著纺绡。徐绫沈濮,先河首肇。机杼万户,估客如湖。庄领互济,共策丰饶。益源永亨,懋迁有道。分行春申,腾誉海峤。东夷侵凌,百业俱挠。抗战胜利,尘烟未消。人民作主,国换新貌。日新月异,缤纷竞超。百姓过客,欣看今朝。
   汪钦成老先生谈古论今,感慨万千!他看到欣欣向荣的好景象,感叹有了周德华诸老师接过了接力棒。他潜心编志,弘扬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采访已趋尾声,我抬头看到周老师书架上有一幅书法镜框,内中写道:周公央视传佳音,德高望重令人敬。华夏地志流百世,好人好事多传承。我想这诗句,也是对周德华老师“情系丝绸,功在文史”最恰如其分的评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