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的坐姿(四)-- 弥勒坐姿

 圆柔松沉 2018-07-07
第四种--弥勒的坐姿
之所以要单单把弥勒列出来作为一节,是因为弥勒的情况比较复杂。
一般说来,佛教的像分佛像、菩萨像、高僧像几类,弥勒却一身兼有这三种形式:弥勒将继释迦牟尼后降世成佛,是未来佛,那时为弥勒佛;居于兜率天宫时仍为菩萨,为弥勒菩萨;唐代以后弥勒就基本上以化身布袋和尚的形象出现了。所以弥勒的造像就有如下几种组合:倚坐佛、倚坐菩萨、立佛、立菩萨像、结跏趺坐佛像、交脚菩萨、半跏思惟菩萨、布袋和尚形象等等。
简单交代一下关于弥勒的背景知识。弥勒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为佛弟子。当释迦牟尼说法时,弥勒菩萨当下即悟,得佛授记。十二年后弥勒菩萨涅槃,先于佛入灭,其神识即上生兜率陀天。在这样的因缘下,佛陀为大众解说弥勒上生兜率天的事宜,介绍了兜率天宫的胜景及修行法门。《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经》,也可称《弥勒上生经》或干脆简称《上生经》,写的就是这个。佛说净土法门,有十方净土,这些净土中,只有弥勒净土跟我们同在娑婆世界,也就是同在欲界,所以对我们来说,因缘十方殊胜。兜率天宫有个内院,弥勒现在就居住在那里。由于弥勒的宏大功德,兜率内院成为一概无限美妙的世界,弥勒在那里昼夜说法,令无数天神得到觉悟。这里插一句,弥勒积极救世,更着重于现实世界的持戒精进。他不修禅定,不让自己断除烦恼,这样广度众生,彻底脱离小乘,是一位慈悲具足、福德圆满的大乘菩萨。根据《佛说弥勒下生经》,也即《下生经》,在这个世界五十六亿万年以后,弥勒菩萨下生将人间,出家、成佛,于龙华树下三会说法,救渡众生,这就是龙华三会。弥勒菩萨下生的世界,是一个太平盛世,人民安乐自在,丰衣足食,国界安宁祥和。这里再插一句,历朝历代,利用弥勒下生妖言惑众的都不乏其人,最有名的自然是武则天。当时有佛教徒伪造《大云经》说武则天就是弥勒下生,暗示她称帝是“上承天命”。武则天以周代唐后颁诏各地建大云寺,塑了很多弥勒像。
在敦煌,弥勒信仰十分流行,它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很盛,隋朝开始以经变的形式划出弥勒经的内容,主要是弥勒上生经变。这里解释一下“经变”。广义地说,一切表现佛经内容的壁画雕刻都可以称为经变。狭义的经变则专指综合一部佛经的内容,概括性地表现在壁画或雕刻中,形成以佛为中心的有情节、有场景、人物众多、构图丰富的大规模作品。初唐开始把上生经和下生经合画在一起。根据《敦煌学大辞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