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无界雪茫茫 一一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的山水意象

 现代时事纵观 2018-07-07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和当代著名油画家曹雕先生一聚合影

界山雪,1960年生于江苏南京,1980年考入武汉市汉口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周韶华导师工作室高研班。曾先后多次在法国、美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展出并收藏;曾先后多次被《美术》、《光明日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刊登;出版有《长江三峡神游图》长卷,《都市水墨画集》等。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作品赏析

见到界山雪的名字,感觉很有画意,有山有雪。再看他的山水画,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画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就有些茫茫然了,不好界定。反复端详,仔细玩味,才发现,这山这水这雪,似乎是无界的。艺术创造,一旦抵达到“道”的境地,就是无形中的有形,有形中的无形,愰兮惚兮,无边无界了。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作品赏析

山水画的艺术创作境界,有可观、可赏、可居之别。技术水平达到了,便有可观之处;有了意境,便有可赏之处;意境深邃扑面而来,人已住进画里不想出来,人画一体,画人融通,即为可居。我以为,山水画创作的最高艺术境界,是可悟。山水、花鸟、人物,最可悟的是山水。为什么历史上的隐士高人,都隐居深山老林里;雅士才子,都不约而同的寄情山水。像黄宾虹的山水,黑乎乎的混沌状态,只可以悟道的方式,才可感其玄秘知其堂奥。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作品赏析

界山雪的山水画意象,正在由可居走向可悟,由有形走向无形,由有界走向无界。他笔下的山水,没有一个成形的石块,没有一株像样的树木,几乎看不见一个人,在朦胧、苍茫、混沌的大背景下,山体蜿蜒曲折,天空云雾奔湧环绕,皑皑白雪若隐若现,整个画面气象浑然意境深幽格调高远。在虚与实的处理上,实三虚七,虚主实辅,以虚托实,有混元天成的意象;在冷与暖的取舍上,以冷调式为主调,很少有暖调式的画幅,显现出冷峻深沉厚重的风格特质;在黑与白的对比上,以黑筑底,以白透气,黑墨横扫处透出的丝丝线白,成为画面近景的气眼,而那远景高处的山头白雪,给人以崇高圣洁的遐想,有一“青山不老为雪白头”的悲怆之感。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作品赏析

中国当代艺术家界山雪先生作品赏析

无疑,界山雪的山水画是属于博大壮美类型的,也可归为西部山水或西域山水。很显然,他从西域里取法布势最多最久最深。他的很多画作,在近景或中景处,都有几座佛塔点辍其间,显得十分抢眼。这些佛塔的设立布局,自有其深处的内蕴。西藏和河西走廊,本来就是佛陀圣地,佛法的大爱博爱广大无边,与界山雪山水画的无界意象,是对应的共通的。是啊,我在欣赏界山雪山水的时候,是可悟的,那是佛性禅理,用中国人的话说,那是悟道。

2018年7月6日于北京汉海堂 (该文作者严学章,由湖北商茂文化艺术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俊艳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