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lyl物种说】今日--黄昏雀(Evening grosbeak)

 秦岭之尖 2018-07-07


rlyl陪你每天认识一个新物种

(总第580篇)


好好学习  天天想上



▲黄昏雀头部特写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鸟纲 Aves


目: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雀科 Fringillidae


属:锡嘴雀属 Coccothraustes


种:黄昏雀 C. vespertinus (W. Cooper, 1825)



▲黄昏雀


物种介绍 Introduction


中文名:黄昏雀(拼音:huáng hūn què);


英文名:Evening grosbeak;


学名:Coccothraustes vespertinus。


黄昏雀,生活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的西部山区的针叶林和混交林。非产卵季节,它们往往成群觅食,主要吃种子,浆果和昆虫。过去认为它属于自己的属,如今通常将它与欧亚大陆的锡嘴雀归于同一属。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



▲黄昏雀


体长: 16-21.5厘米


体重: 52-74克


生命: 15岁


食性: 种子,浆果和昆虫


繁殖: 每巢产卵2-5枚


习性: 具迁徙性,成群觅食


分布: 北美洲



▲黄昏雀


外形特征 Description


黄昏雀长度16-21.5厘米;尾长6-7厘米;翼展30-36厘米;重量52-74克。 黄昏雀成鸟有一个黑色短尾巴,黑色瓷帮以及翼和一个大的浅色喙。成年雄性有一个亮黄色的额头和身体,它的头是棕色的,翅膀有大白斑点。成年雌性主要是橄榄褐色,腹部灰暗,翅膀有白色斑点。



▲雄性黄昏雀


生态习性 Ecological Habit


黄昏雀具迁徙性,通常生活在牧场、林区和灌木丛,有时在地面上觅食。非产卵季节,它们往往成群觅食,主要吃种子,浆果和昆虫,有时会吞噬细砾。



▲黄昏雀的栖息地


生长繁殖 Growth and Breed


黄昏雀繁殖季节在5-7月份,每巢产卵2-5枚,孵化期12-14天,又雌鸟孵化,雄鸟在此期间提供给雌鸟食物。雏鸟13-14日可离巢。黄昏雀寿命的最高记录是15岁。




▲雌性黄昏雀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黄昏雀生活在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的西部山区的针叶林和混交林。



▲黄昏雀飞翔


黄昏雀的英文介绍 Introduction


The evening grosbeak (Coccothraustes vespertinus) is a large finch. In the past, it was treated in a genus of its own as Hesperiphona vespertina, but is now usually placed in the same genus as the hawfinch of Eurasia.

The breeding habitat is coniferous and mixed forest across Canada and the west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Mexico. It is an extremely rare vagrant to the British Isles, with just two records so far. The nest is built on a horizontal branch or in a fork of a tree.



▲冬季的黄昏雀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们无知的像个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