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2018-07-07 | 阅:  转:  |  分享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与处理

1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一课,主要讲述了人的男女性别差异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使学生理解知道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是对八年级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一课。?本节课在整章书的编排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前面所学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深化,启下是为后面学习生物的变异奠定基础。就知识而言,要了解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并且通过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从小培养科学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增强学生维护男女性别自然发展的社会道德感。

因此,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来看,本节课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2.问题分析

原有问题共11个总数(问题探讨、议一议或本节聚焦的问题数量、课本正文的问题数量、思考与讨论、实验与资料分析等其他旁栏的的问题数量),

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

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为什么说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的?

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哪个是男性的染色体,哪个是女性的染色体?

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主要区别是什么?

想一想,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各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是怎样的?

各班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合理的问题有8个、不大合理但可改造再利用的问题有1个:“为什么这对双胞胎的性别不同呢?”如果改为从学生自身出发会更好。

3.课本外问题设计共10个

呈现男孩和女孩图,提问:为什么我是男孩?为什么我是女孩?从学生自身出发提问题,更贴近学生自己,让学生更感兴趣进行下面的学习。

生男生女取决于谁呢?为什么?让学生清楚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给的是含X的精子还是含Y的精子。让学生正确面对生男生女的问题。

怎样表示男女体细胞染色体、性染色体;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性染色体;男女受精卵染色体、性染色体;

如何用理论证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呢?联系第三节的知识,学生能画图证明。

如何用模拟实验证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呢?呈现黑白围棋和结果记录表。

白围棋代表什么?黑围棋代表什么?

放20粒白围棋的盒子里的白围棋代表什么?各放10粒白围棋和黑围棋的和资料的白围棋代表什么,黑围棋代表什么?

通过4)、5)、6)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模拟实验的原理,清楚该模拟实验的意义。

现实中男女的比例也是1:1吗?如果不是,请说明原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学习。

为什么会出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引导学生对男女比例失调原因的探讨,纠正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会出现怎么的后果呢?由此进行教育如何科学地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4.与核心素养相关性分析

知识点 核心素养 让学生多种方法证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对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生男生女的奥秘又是一个十分敏感而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八年级的学生对此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以前学过人的生殖和发育以及生物的遗传知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会有帮助,但不能忽视的是初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对于课本提及的关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通过让学生参与模拟探究生男生女几率的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以更利于学生掌握。通过人口普查出现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危害的学习,能让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三、教学资源的组织

1、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列举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启发学生实事求是的分析历次人口普查有什么共同特征?尝试解释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

2、为了锻炼学生对知识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利用前一节的知识,在黑板上画图证明生男生女几率均等。

3、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模拟实验证明生男生女几率均等。

四、教学目标与方法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能力目标

??(1)能正确写出生男生女的遗传图解,从而证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运用多种渠道收集、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与价值目标

??(1)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能够对性别歧视现象作出正确的评价。

??(2)大致了解性别比例失调的原因,了解性别比例失调对社会和国家潜在的危害。

2.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法

简要指出其特点与运用此方法的理由。

问题驱动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这种方法不像传统教学那样先学习理论知识再解决问题。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

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

(2)其他方法

资料分析法,观察法,模拟实验法、小组合作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效果分析。



入 【情境1】呈现不同肤色的可爱的宝宝



【情境2】呈现男孩和女孩图

问题1:为什么我是男孩?为什么我是女孩? 观赏图片





思考问题 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



从学生自身出发提问题,更贴近学生自己,用此情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一、

















问题2: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呈现男女染色体图

问题3: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问题4:在男性和女性的各23对染色体中,哪一对被称为性染色体?



问题5:哪个是男性的染色体,哪个是女性的染色体?



问题6: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主要区别是什么?

问题7:想一想,就性染色体来说,在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细胞中,应该有几条性染色体?男性有几种精子?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问题8:怎样表示男女体细胞染色体、性染色体;男女生殖细胞染色体、性染色体;男女受精卵染色体、性染色体;

) 答:染色体



观察、思考、回答



小组合作学习





独立思考





交流分享,





解决困惑





代表发言讲解





其他同学评价纠正或提问





师生归纳小结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回答区分男女染色体的差异。了解男女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解决这些问题。





代表发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其他学生的评价、纠正和提问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解决问题。



再通过师生归纳小结整理知识结构,总结规律。

二、















等 问题9:如何用理论证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呢?

















问题10:如何用模拟实验证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呢?



呈现黑白围棋和结果记录表。



问题11:白围棋代表什么?黑围棋代表什么?



问题12:放20粒白围棋的盒子里的白围棋代表什么?各放10粒白围棋和黑围棋的和资料的白围棋代表什么,黑围棋代表什么?

问题13:各小组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是怎样的?

问题14:全班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又是怎样的?

问题15: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联系第三节的知识,学生能画图证明。









三个学生代表上讲坛

一边介绍一边演示模拟实验,并记录结果在表格上。



各小组进行模拟实验

并记录结果

各小组呈现本组结果并做说明

各小组长一起统计得出全班的结果



由代表根据全班的结果说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并解析某些组出现男女比例并不是1:1的原因。 引导学生回忆刚刚学习过的第三节知识,通过画图证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通过4)、5)、6)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模拟实验的原理,清楚该模拟实验的意义。





通过模拟实验的操作,让学生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训练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提高动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 三、











调 问题16:现实中男女的比例也是1:1吗?



呈现人口普查结果



问题17:为什么会出现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问题18: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会出现怎么的后果呢?







学生各抒己见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学习。





引导学生对男女比例失调原因的探讨,纠正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由此进行教育如何科学地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提高思维能力。 六、



结 通过了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

1、男女染色体的差异以及表示

2、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3、男女比例失调及其原因 七、







纲 第四节????人的性别遗传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体细胞染色体的差别

男性:22对+XY????????????女性:22对+XX

2、体细胞性染色体的差别:

男性:XY????????????女性:XX

3、生殖细胞染色体的差别:

男性:22条+X或22条+Y????????????女性:22条+X

4、生殖细胞性染色体的差别:

男性:X或Y????????????女性:X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精子?????????????受精卵

???????????????X????????????????XX?????女

男性:XY???????Y????????????????XY?????男

?????????????卵细胞

女性:XX???????X?????????????????XY????男

???????????????X?????????????????XX????女

男:女=1:1 六、教学反思

1.情境与问题设计反思

【情境1】呈现不同肤色的可爱的宝宝裸体背影,你猜猜哪个是男的,哪个是女的?

【情境2】呈现男孩和女孩图问题1::为什么我是男孩?为什么我是女孩?

【情境3】在医院里,一生下小孩,家人第一句就问“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

问题的数量(运用原有问题10个,改造问题1个,新设计问题9个。共运用了20个问题)

2.问题驱动力形成反思

情境与问题的运用的效果如何?

【情境1】呈现不同肤色的可爱的宝宝裸体背影,你猜猜哪个是男的,哪个是女的?学生一看到就大笑起来,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被调动起来

【情境2】呈现男孩和女孩图问题1::为什么我是男孩?为什么我是女孩?从学生自身出发提问题,更贴近学生自己,用此情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关注。

【情境3】在医院里,一生下小孩,家人第一句就问“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通过从生活实例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欲望。

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这节课的内容,效果很好。

3.提升核心素养反思

1)让学生多种方法证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有学生能想到运用前一节课的知识,板画得出结论;有的学生通过围棋探究实验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对建国以来我国大陆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学生畅所欲言,分析各种可能原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反思。

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的提示进入了自主学习的模式,通过阅读、观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够很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本节课的知识。在问题的设计方面,要注重贴近学生自身从而提高学习欲望。另外,针对难点设计的问题,最好从简单到复杂,有利于学生层层深入解决难点。

5.亮点与创新

通过可爱宝宝的引入,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合作学习。锻炼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个人自学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双赢的学习意识;在学习生男生女机会均等时,利用问题“利用你所学过的知识如何证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呢?”培训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对已学的知识的运用;通过“小老师法”讲解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三个学生代表上讲坛一边介绍一边演示模拟实验,并记录结果在表格上。全班同学对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将课堂推向了高潮。

本节课的学习环节紧凑合理,层层递进,学习氛围轻松愉快,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氛围活跃,收效甚好。

6.不足与改进

在学习男女染色体的差异时,对于男女染色体的表示,很多学生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分不清,对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分不清。改进:将关键词图上红色给予提示。并立刻配合练习进行训练巩固。

在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时,时间太紧,模拟次数还不够,结果偏差比较大,但也能向学生解释清楚。延伸课后进行多次操作。

后附练习安排:

1、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为()

A、1:1B、2:1

C、3:1D、4:1

2、如果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那么第二胎生一个男孩的几率是()

A、50%B、100%

C、75%D、25%

4、一对夫妻生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该小女孩细胞内决定性别的是()

A细胞膜B细胞质

CY染色体D性染色体

5、人的精子内染色体的组成,可以表示为:()

A22条+XB22条+Y

C22条+X或22条+YD22对+XY

6、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男女孩的比例不是绝对的1:1,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因为先生的是女孩,后生的是男孩

B因为是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所致

C因为男女性染色体的结合是随机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在性别遗传中起决定作用的()

A卵子B精子

C体细胞D减数分裂

8、人的性别是在()时决定的。

A形成生殖细胞B形成受精卵

C胎儿发育D胎儿出生

9、人体细胞中具有的性染色体分别是()

A、男,X和Y染色体

B、男,X染色体

C、女,X和Y染色体

D、女,XX染色体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

B人类卵细胞中都只有1条X染色体

C人类精子中都有1条X染色体

D人类受精卵中有23对染色体









献花(0)
+1
(本文系misschenqi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