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狗狗舔也得狂犬病?狂犬病的7大误区,你中枪没?

 whd991 2018-07-07

曾经有这样一个新闻,一名男子遭爱犬舔伤口,10天后因发狂犬病而丧命。

和狗狗亲密接触的后果真得有那么可怕吗?舔一下也能得狂犬病?京小苗吓得看到狗狗都抖三抖了!不要舔我不要舔我!

毕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狂犬病啊!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图片来源:GIPHY)

但其实,只要了解狂犬病的一些误区,狂犬病本身是可防可控的,并没辣么可怕。

下面是一些大家可能中枪的狂犬病误区,宝宝们务必看一下:

误区1:被舔一下不可能传染狂犬病

医生辟谣:有些狗狗和主人感情很好,喜欢舔主人的手。殊不知,如果伤口/黏膜被狗狗舔了,狂犬病毒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体内,因为狂犬病毒是可以通过狗狗的唾液传染给人类的。

所以,如果身体上有伤口或破损,以防万一,不要让狗狗舔噢!

误区2:被咬伤后,赶紧把伤口包扎起来

医生辟谣:事实上,包扎伤口会把病毒保护起来了,会增加感染病毒的机会。

不是所有伤口都需要包扎起来噢!也不是包扎起来止血就能好的快,有时包扎反而会让情况恶化呢。

误区3:没有出血不用注射疫苗

医生辟谣:只要皮肤有破损,不管有没有出血,都要按程序注射了;如果被严重咬伤,并且出血,除接种正常的狂犬疫苗外,还要加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没有出血,不代表不会感染,一定要记得呀!

误区4:看起来温顺的宠物,就一定没有狂犬病

医生辟谣:温顺,并不是宠物没有狂犬病的科学判断依据。

“多温顺、乖巧的宠物狗,怎么可能有狂犬病!”这样的话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噢!一旦家里的狗狗被证实出现狂犬病,要高度怀疑是否有可能传染给人。咨询医生后立刻注射疫苗。

误区5:被猫狗咬伤已经超过24小时,注射疫苗也晚了,听天由命吧

医生辟谣:一旦被猫狗咬伤抓伤,应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注射狂犬疫苗,原则上愈快愈好,24小时内为最佳。只要在狂犬病未发作前,注射疫苗可能得到挽救生命的机会,千万不能消极。

其实呀!不存在什么24、72小时的说法。只要还没发病,疫苗就有作用,越早越好,一定要重视起来呀!

误区6:几个月前刚打过疫苗,又遭狗咬不打没事

医生辟谣:每次被狗咬伤,一定要保存好就诊病历。如果打完疫苗不久,又被重复咬伤,务必带上病历请医生斟酌决定,看需不需要重新注射,到底应追加几针,千万别自行处理。

不要自主判断,自己觉得没事,就不打疫苗,生命不可侥幸,还是去问医生比较保险。

(图片来源:GIPHY)

误区7:狂犬病毒潜伏期可达几十年

医生辟谣: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1-3个月,但也有小于1周或多于1年的情况。科学证明的最长潜伏期为6年。

一般狂犬病潜伏期不会那么长,不要人云亦云,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狂犬病暴露的分级及处理方法

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的情况,被称为“狂犬病暴露”。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一旦暴露,首先要判断受伤的严重程度,然后再据此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I级暴露:与动物仅有普通的接触或喂养动物,以及被舔的皮肤部位完好的情况,属于I级暴露,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

◎II级暴露:如果皮肤被轻咬或者仅有轻微抓伤或擦伤而无出血,则属于II级暴露,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同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III级暴露:如果皮肤被咬伤或抓伤有出血、或皮肤破损的伤口被舔时、或粘膜被动物体液污染时,属于III级暴露。此情况下,在伤口处理之后、疫苗接种之前,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制剂。

在进行预防狂犬病处置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伤口进行处理,预防伤口感染。专家建议,采用肥皂水或者流动的清水冲洗即可。伤口处理得越及时,越容易清除侵入伤口的病毒,规范的伤口处置和疫苗的接种,建议到正规的动物致伤门诊进行。

被咬伤后的3步自救法

1、咬伤后应争取立即处理,越早越好,一旦发生被咬伤、抓伤的情况,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15-20分钟;

2、伤口千万不要包扎,更不能缝合,由于狂犬病毒是厌氧的,要让伤口充分暴露,不要包扎;

3、在认真清理伤口的同时,还应及早注射狂犬疫苗,一定要保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咬伤严重还需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

注射狂犬疫苗期间以及之后一个星期内,不要吃酒、茶、巧克力、可乐、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并避免剧烈活动。

最后要说一下,狗狗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代表着忠诚、善良、聪明。还记得忠犬八公的故事吗?无论风雨,9年里,八公每天在车站等待已逝世的主人,直到自己也老去死去。

它只是你的一只狗狗,而你却是它的一生。爱狗狗照顾好它的同时,也要定期带狗狗进行疫苗注射和体检。狂犬病虽可怕,但无须恐惧,科学预防,就能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科学认知,预防控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