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67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7-07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病/现代临床应用与鉴别诊断

   咱们这个四个方全讲完了,下面看,临床应用

   我在昨天简介说了,内服的常用方,甘草泻心汤。当眼部的症状明显的时候,可以用赤小豆当归散,外用洗方,苦参汤,熏法,雄黄。

   现在我说,这个病临床上为什么难治呢?
   因为诊断上困难,它不是说一下子就出现了三联,或者两联症状,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 当他口腔溃疡刚起来的时候,这病人往往上口腔科了,或者上一般的内科治疗,它和单纯的口腔炎是有别的,但是,你不能识别全过程的时候,可能会误诊,只是一般治疗。
* 有的外阴的蚀烂,女患者就去到妇科了,男患者就跑到男性科去了。
* 肛门的蚀烂,他跑到 肛肠科去了。
* 还有的病人表现为关节的病变,他可能出现结节性红斑,就按照风湿性关节炎去治疗,所以用激素呀,用抗菌素联合治疗,进行抗炎,有的时候也没有效。
* 这时候可能有经验的医生他会说,你应该去作一下梅毒血清反应检查,性功能的检查呀,再看一下周围血管的病变情况,还有“抗o”的试验,包括在关节炎方面,查一下类风湿因子等,都可以检查,就是为了鉴别诊断。
   这些如果都不是的情况下,他才考虑是不是白塞氏病。所以,有的时候,可能在早期是这样的情况。

   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病因病机的认识是肝经湿热。
   早期应该首选龙肝泻肝汤,
“龙胆泻肝(栀芩柴),肝经湿热力能排”,
   再一个,我刚才讲,它发病的整个过程,必然要走向血分,因此也可以用芩连四物汤。
​   所以我刚才提到什么双花、公英、连翘、薏苡仁,包括土茯苓、地肤子、萆薢等,凡是有利于湿热祛除的你就选用加减,包括藿香、佩兰等,这样的芳香化湿药,也是很好的。如果说脾虚,也可以用砂仁、白蔻等。

   下课。
===============
   上课。

   为了便于临床的应用,我想说一下,遇到这样的病人,如果我们也不能确定诊断,他是不是狐惑病的时候,你就一定要本着“辩证施治” 的原则,
* 如果是肝经湿热,就用龙胆泻肝汤打底;
* 若是血分有湿热,就用芩连四物汤;
* 如果心热移于小肠,以口舌的溃疡为重的话,就用导赤散,导赤散的应用,要注意木通的毒性问题。
* 还有就是甘草泻心汤,一定记住!这是我们今天讲的内服主方,也可以配合赤豆当归散,还可以参考王子和先生的经验“随证治之”。

   鉴别诊断

   下面我要补充的是,关于白塞氏病国际标准的问题,我说张仲景伟大,仅仅二百几十个字,他把这个疾病的脉、因、证、治、治法、用药,包括内、外合治,全都揭示出来,而且到现在,的确临床有用。
   还有一些老先生,比方,北京的《赵锡武医疗经验》这本书里面,他对狐惑病的辩证分型,有他自己的发挥,我们可以作参考,就是说,现在临床,从辩证施治的角度看,不单一都是湿热内蕴,有体质的因素,还有其他类型,这个我就不讲了。

   我想说的是,在1975年,在日本东京召开对于白塞氏病的诊断标准问题的学术会议,他们才第一次承认了,二联就成立诊断,因为它不可能一下子出现三联,二联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治疗,这应该说,张仲景是先知先觉,还是他天才的猜想,和后来发现的事实相吻合,这要引起重视。

   西医学里面对白塞氏病国际分类标准,它现在确定,
第一,一定要有复发性口腔炎,这个必须具备,就是“蚀于上”的临床特征,一定要有。
   以下列举的四项,必须具备两项,才可诊断为白塞氏病,
1.在下,表现为复发性阴部溃疡,
2.眼部病变,眼部病变也是有一个过程的,
3.皮肤病变,比方说,结节性红斑,要不然他怎么会误诊是风湿活动期呢。
4.阳性针刺实验。
   阳性针刺实验:就是,有的时候口腔粘膜病变非常明显,而且病人就可能因为这个才来就诊的,肛、阴的蚀烂,有的时候可能不在意,他可能觉得,就是上火了,或者是怎么样,因为它并没有形成非常明显的溃疡面,他自己也不能早期发现。
   这个时候,你如果怀疑是狐惑病的话,就给他做一个针刺实验,不管是什么样的针,在他的腕部往上的皮肤上,你轻轻的,就用针刺几下,局部刺激以后,他可能马上就在针刺的地方,起一些象小米粒样的,红、肿点。
   如果针刺,为什么非常明显呢?
   针刺以后三天,被刺的地方就象皮肤溃疡似的,就破了,肿起来了。皮肤的损害,用针刺实验可以验证。

   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可以用于针刺的东西,你可以在他的皮肤上,进行划痕,用指甲一划。(王教授自己在腕上部用指甲划了一下)你看我这儿,划得都这样程度了,红没有红啊?没有。
   (如果是白塞氏病人)用指甲一划,马上就能看出来,象荨麻诊的病人似的,一道道的鼓起来,呈红色。正常人即使用力划,也不会有这样的特殊痕迹。

  在国际诊断标准上,它认为,这四项里面,只要再具备两项,加上复发性口腔炎,就可以成立诊断。

   还有的病人,表现出胃肠道的症状,这是表现于外的,我们都能看见,病人也能发觉。胃肠道它表现的这咱们刚才说的脾虚证。

   还有就是需要说明,因为我们要读原文,同时要读注、读经。读注可能要看到《医宗金鉴》我本来说《医宗金鉴》有《订误.金匮要略》凡是错的,它给更正过来,它解释不了的就罗列在后面。

   但是,唯独对狐惑病,在概念上,它给搞混了!!!
   它把“蚀于上”的情况,说成是“牙疳”,把“蚀于下”的情况,特别是外生殖器的蚀烂,它认为是“下疳”,和梅毒混淆。

   它有辩证歌诀说
* “古名狐惑今为疳”,这是不对的,狐惑病绝对不是梅毒,而且西医也是非常注重,要做梅毒血清的反应检验,必须是阴性,不能混淆。歌诀又说
* “狐蚀肛阴惑唇咽”,这它又按照张仲景说的了,蚀于上(唇咽)为惑,蚀于下(肛阴)为狐。歌诀又说
* “病后余毒斑疹后”它说这个病得愈余毒、热病后,热病发病就象阴阳毒病后,也可以得狐惑病,实际上不是它说的那样。它又说
* “癖疾痢后也同然”。

   这一点我特别要说明,狐惑病不是“牙疳”也不是“下疳”,就是和白塞氏病能划等号。
​   咱们《讲义》所引的病例,也等于帮助你认识这个疾病的特征,时间关系,就讲到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