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熊建奇的油画世界

 瓶不大 2018-07-07

日常语境与表现之“奇”

(文 / 夏葆元)

 

现今,在人们的审美识别系统中,“奇”代表着标新立异和横空出世;“当下”……一个评论者爱用的时间量词; 更有提醒和警示的作用,熊建奇并不理会这样的警示,熊建奇油画中的“奇”只在于他的平凡与质朴。

孤独者100X100cm2016年


我与建奇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在我主持下的上海交通大学油画班学习,后来他曾自谦地告诉我:“我原本画画不太成熟”,但我当时对他的印象却正好相反,因为熊建奇的毕业创作是一幅很“成熟”的属于八十年代的“当下”作品:一个陶醉的大提琴手,有煽情的姿态和抢眼的桔黄色,画面的装饰性和平面化十分契合当年的时尚。八十年代初的建奇是个靓仔型的青年,孔武有力,正是容易把力气误认为是才气的年龄段,况且他的绘画整体水准亦属上乘……这都是近三十年前的旧事了。

干涸河道60X80cm2007年


当熊建奇把他近十年的作品展现在我眼前时,不觉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乡野人物、村姑、颇具古风的长者、斑驳石墙边的苗族少女、横陈于石阶的一只懒猫以及觅食相呼的家禽等等,无不发自他内心记忆的断层和中华血液的深邃之处,从而一扫阳光青年的绘画表面功夫。这些年他曾奔走于全国偏远地区采风:“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象着实让我入迷,我已习惯了将周围事物置入于二维空间中进行缜密思考,将它们的变化物象转化为具体的媒介来表现,这种思维方式使我极易获得创作灵感。具体的造型已束缚不了画面的流畅,复杂的内容也都将熔化在点、线、面的有序穿插之间,将造型的力度,笔触的叠压,巧妙的肌理逐一消解在严谨轮廓之中,这一刻的写实与抽象在绘画本体语言上又会有多大的区别呢?我特别喜欢在抽象与写实的转换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喜欢将其他艺术形式的表现语境融会到写实语言的表述之中”。

栅栏旁的藏童50X60cm1994年


以上熊建奇的自白总结了他这些年的追寻,津津乐道于他对绘画的信仰。毫无疑问,他确是一位有真诚信念与理想的写实主义画家,在架上绘画被假性而人为地边缘化了的今天仍坚守在画架旁,继续发掘油画艺术的无穷魅力—造型的坚实和色彩的蕴籍是他的追求,对于油画肌理的表现力有着非比寻常的认识,编织进他充满力度的绘画中的每一角落。说穿了画家毕生不离不弃地迷恋于油彩的涂抹与堆砌,闻着松节油的气味,实是因为这些手段与过程中有着无穷的乐趣,其个中情趣,为外人所不足道。因此有这样一句俗语:“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人们观望熊建奇近年的探索,或许感到他绘画的题材并不鲜艳亮丽,但从一个绘画的长年实践者看来,熊建奇正在亲力亲为地传承和体验先辈留下的关于油画艺术的定规,并力图溶入他本人新的体验。

山坡下的羊圈60X80cm


我很庆幸于年岁与市场经济的挤压,并没有把熊建奇改造成为一名简单的唯美主义者,“唯美”与肤浅有时仅一步之遥,在当今的“艺术贵在创新”的一般见识之下,熊建奇并未错误的解读这句口号,而是往更深层更学术的领域中去追寻。



铁匠铺 130X130cm 2013年


沙滩拾贝130X130cm2012年


虔诚者80X100cm2016年


归途80X80cm2016年


甘南人家130X130cm2016年


微风吹过75X75cm2004年


苗女之一50X70cm2007年


冬日 21X26cm 1996


山里人之一 30X40cm 2008


山里人之二 30X40cm 2009年


山里人之三 30X40cm 2009年


山里人之四 30X40cm 2009年


牧羊人 40X50cm 2014年


晨光 40X50cm 2005年


打铁匠 40X50cm 2010年



村口 68X98cm 2012


周庄双桥 30X40cm 2009年


大澳水上人家 60X80cm 2013年


周庄双桥 30X40cm 2009年


农家后院30X40cm2010年


沧桑


老宅门


马厩


信徏




艺术家简介:


1957年生于上海,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油画作品在各大报刊媒体上专题介绍并获首届上海市“五一文化奖”美术金奖,作品被国内外画廊及收藏家收藏。

 



艺术界最新推荐:


《吃在崇明》 l 金相玉质是金瓜


齐白石《借山图册》赏析


《石门二十四景》——齐白石的山水代表作


他的山水画百看不厌,养目更医俗


一本册页30亿,你信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