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正式入华 外资私募抄底进行时

 yh18 2018-07-07

全球头号对冲基金桥水正式入华 外资私募抄底进行时

《财经》记者 陆玲 实习生 李浩铭 /文 王东/编辑

全球最大规模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终于来了!

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桥水基金近日已经完成备案登记,正式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根据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的相关规定,最迟6个月后,桥水基金就将在国内正式发行私募产品。

“我们与中国渊源颇深。”桥水基金联合首席执行官David McCormick说, “目前中国处于一个独特的拐点 —资本市场不断深化,金融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期待此时能进入这个市场。这也符合我们和中国长期合作的目标”。

桥水基金正式成为境内私募基金管理人,是金融业开放的一个重要事件,显示出中国金融开放步伐正在持续加快。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称,这有利于改善业内生态,吸引海外资金投资者投资A股,也有利于倒逼国内资本市场改革。

除了桥水基金,另一家外资资产管理机构元盛资本也于近日获批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基金业协会网站显示,去年至今,已有富达、瑞银资管、富敦、英仕曼、贝莱德、施罗德等13家外资机构先后在基金业协会登记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

其中,登记的前十家外资私募机构已经备案产品14只,产品类型涵盖了权益类、固定收益类、期货及其他衍生品类及混合类。

欲引入“全天候策略”

桥水基金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由“美国对冲基金教父”之称的瑞.达里奥于1975年创立。目前管理资金量达1700亿美元。2011年超过了金融大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对冲基金。

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甚至评价说,达里奥的桥水基金对经济的统计分析甚至比美联储都靠谱。

此次获得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对桥水基金而言意义非凡,是其投资中国的实质性开始。“桥水基金与中国渊源颇深,这次算是重大的演进。不希望外界对我们期望太高,桥水希望能在中国市场长期、深入、持续的发展,把我们的投资理念带入中国。”桥水中国区总裁王沿告诉《财经》记者。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信息显示,此次桥水(中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管理基金主要类别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办公地址和注册地址均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00号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王沿是法人代表、总经理。

而在此之前,桥水基金已于2011年在北京成立办事处。桥水(中国)于2016年3月落户上海自贸区。

今年2月,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带着他的《原则》(Principles)开启密集中国行程。在《财经》杂志主办的“瑞.达里奥:看中国、看市场、看投资”的见面会上,瑞.达里奥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时投资中国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

作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即将发行的产品颇受市场期待。据《财经》记者了解,桥水希望引入其闻名投资界的“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Strategy)及其风险平配理念。预计很快会发行基于此策略的相关产品,投资国内各类资产。

全天候策略是桥水最早提出的基于风险平配的一种投资策略。与传统的“风险平配”注重资产间的平衡不同,桥水按照两个指标(经济增长和通胀)、四个维度把整个经济周期分为四象限,分别对应四季。目前全天候策略已成为经典的资产配置模型。

据王沿介绍,桥水基金只有三种策略,一种完全是Alpha,一种完全是Beta,第三种就是Alpha和Beta的最优化组合。将Alpha和Beta分离管理,是桥水基金的首创。“尽量平衡全部的投资组合,进行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充分利用分散性均衡的可能性来抵御各种不确定性,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的回报”。

“桥水基金希望能对中国市场做一些真正的贡献。这个贡献并不仅仅是把资金带入中国市场,而是把我们的投资理念带入中国。怎么做投资,怎么做技术转让,怎么把相关性很低的资产组合在一起,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王沿告诉《财经》记者。

打破实控人的穿透认定

此次和桥水一同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的元盛资本,目前是全球最大的CTA(Commodity Trader Advisor,商品交易顾问)公司。1997年10月在英国伦敦肯辛顿成立,管理规模约300亿美元。其在全球运用的CTA旗舰策略称作“全球多元化策略“,成立20年来累计净回报高达932%。

CTA作为对冲基金策略类型的一种,主要通过不同期货合约以及掉期合约的多空头寸、杠杆操作、模型化运作等交易方法进行投资,最早起源于商品期货市场,后又扩展应用到股指期货等多个衍生品市场。CTA在海外成熟市场已有近40年的发展历史,为投资者获取了稳定的回报。

元盛资本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元胜投资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26日。

早在2010年,元盛资本就已经进入国内市场。2012年,作为期货研究技术提供商,元盛资本与华宝兴业基金合作发行了一只行CTA策略专户产品。2013年9月,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面世,元盛资本是首批试点的6家境外对冲基金之一,获批5000万美元额度。

“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资产管理市场,此时获得私募管理人资格对元盛来说是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未来,元盛将会继续把更多的量化投资策略引入中国,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成熟相对稳定的投资工具。”

元盛资本中国区CEO杨敏告诉《财经》记者。

据元盛资本大中华区投资方案主管田野介绍,元盛资本很快将会发行基于CTA策略的基金,此后还会考虑发行股票类型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元盛资本和桥水基金获批外资私募管理人资格,也首次打破了对外资私募机构境外实际控制人的认定原则。“由于我们的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所以申请资格开始遇到了很大的挑战,但最终能解决还是很欣慰。”田野告诉《财经》记者。

在过去一年多的登记过程中,对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境外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一直遵照穿透至最终出资人的原则。大批世界知名和领先的外资私募,由于穿透追溯原则认定其境外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无法到协会进行登记并在华展业。

这已不符合国家引进优质外资机构的初衷。据《财经》了解,经过多次探讨,基金协会最终决定,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不再需要穿透到最终的出资人。

7月2日,协会发布新版《外商独资和合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备案填报说明》,对实际控制人的“特别提示”内容做出修改,从“认定实际控制人应一直追溯到最后的自然人或受国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境外机构”修改为“认定实际控制人应追溯到受境外金融监管部门监管的境外机构”。

“我们相信这一变化将吸引更多像元胜、桥水这样的全球资管行业的私营机构进入中国”。基金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记者。

此外,为进一步落实扩大金融领域开放的要求,基金协会在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政策对外开放方面还推进了高管英文考试。以期能够吸引更多的外籍优秀人才进入中国,将成熟的投资理念带进中国,加速全球资本市场顶尖的私募机构在中国“落户”。

今年5月4日,首场英文基金从业资格考试在北京举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