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体检报告一出来,赫然写着:胆囊息肉! 不少朋友对此感到紧张和焦虑: 这是什么鬼东西? 会不会长成癌? 会不会影响到日常生活? 要不要治疗呢?怎么治疗呢? 有没有预防的绝招? 今天,泽菁就给您一一道来! 一、什么是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就是胆囊壁向腔内长出来的一个凸起的东西,因为单凭B超很难明确其性质,所以,报告上一般笼统地称之为息肉。 另外,因为彩超很容易辨别是不是结石,所以,只要排除结石,一般都是报告为息肉。 长了一个的叫单发息肉,二个以上的叫多发性息肉。 也有的报告干脆说:胆囊黏膜隆起性病变,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它从病理学上可以分为两种:
二、胆囊长了息肉会有症状吗? 不一定。 几乎90%以上的人长了息肉并没有任何不适表现,往往是在彩超检查时偶然发现。 但是,也有一很少部分人有上腹部闷胀不适,一般不重,大多自己认为是消化不良或者其他原因。 但是,如果它长在胆囊颈部,就会影响到胆囊的排空,所以会表现为餐后右上腹疼痛或绞痛,尤其在吃了大鱼大肉之后。 如果本身就有胆结石,那么会疼的更厉害。 三、长了胆息肉有啥危害呢? 这得结合上面说的,一般的炎症性的,不用去管他,没事的。
四、到底要不要切除呢? 因为胆囊太小了,如果单纯切除息肉还要保存胆囊,难度比较大; 如果技术达不到,即使保留了,它的功能也形同虚设; 毕竟胆囊是一个重要的消化器官,中医更认为它是六腑之首,所以,这得看具体情况,要慎重。 年轻人建议保胆取息,岁数大的建议切除胆囊。 胆囊摘除本身不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消化机能降低和生活质量降低也需要考虑。 我个人的意见是: 1、如果大于0.5cm,已经判断息肉性为良性的,且无症状的,可以定期观察;腺瘤性的,择机行胆囊摘除术; 2、大于0.6cm的,无论在哪个位置,都要全胆囊摘除; 3、伴有胆结石的且大于0.5cm的建议摘除胆囊; 4、无蒂息肉,可考虑病史、家族史、并发病等,再做选择; 5、小于0.5cm的如果没有症状,不管他的性质,定期复查彩超,频度为6-12个月,连续复查没有变化,可以改为1-3年复查一次。 五、哪些人需要注意呢? 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肥胖、脂肪肝、糖尿病等都与胆囊息肉的发生有密切联系。 也就是说,肥胖人群、脂肪肝患者、高血脂、高胆固醇患者,会比正常人患胆囊息肉的机会更高。 有胆结石的朋友更要注意。 归结起来,大概是以下这些人群:
最后泽菁要说的是,他就是个息肉,在战略上蔑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足矣! 不要害怕所谓的胆囊癌,也不要被江湖医院所迷惑,它发病率极低,除非你一辈子只买过一次彩票而且中奖了,不然这个病你得不了的。 不过,生命只有一次,还是慎重为好! PS: 本文完全凭泽菁从医17年来的临床经验默写,没有抄袭任何公众号所谓的原创文章,如有部分内容雷同,乃是医界共识,说明我背的好; 加之《胃肠病》催稿很急,多在工作之余断断续续完成,定有不合规范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患友多多批评。 医学论坛网消化肝病 cmt-xhgb |
|
来自: yangtz008 > 《醫健、治療、養生、食安、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