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读13│北大金融课:金融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东东Wr 2018-07-07

为你精读《北大金融课》的第13篇文章

关注,回复“北大”,完整阅读

第六章

关于金融陷阱的财经常识

一 不得不防的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即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查尔斯·庞齐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3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

然后,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7个月内吸引了3万名投资者,他不断吸纳新投资者的钱,并将其付给前期投资者。

前期,投资者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回报,就宣称他是投资天才。于是,更多新投资者携带现金纷至沓来。

而此时,庞齐却卷走了这些新投资者的钱财,逃得无影无踪。大约4万人被卷入骗局,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自庞齐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庞齐骗局”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改头换面的“庞齐骗局”也大量进入中国。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南方地区曾经出现一种“老鼠会”,就是“庞齐骗局”的翻版。而更令人熟知的“庞齐骗局”改进版,就是各种各样的传销。一些在中国发生的非法集资案,大多也都是“庞氏骗局”的再现。

某些突然暴富的中国商业奇迹,例如前不久被拆穿的浙26岁的女富豪吴英,其发财手段也是“庞氏骗局”的再现。

2007年蚁力神事件,也是类似的骗局,利用新加入的购买设备和蚂蚁种的钱来支付之前的投资者。其他如万里大造林,事实上也是这一“古老”骗局的更新版,只不过“庞氏骗局”45天回报周期,被万里大造林改为8年。

其他如向农民推销种植某种奇怪的农产品或养殖产品,然后许诺高价回收,都属于此类骗局。甚至还有人把中国股市的某些行为,也称为“庞氏骗局”的翻版,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精读13│北大金融课:金融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虽然五花八门,千变万化,但本质上都具有自“老祖宗”庞齐身上沿袭的一脉相承的共性特征。

1.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特征

众所周知,风险与回报成正比乃投资铁律,“庞氏骗局”往往反其道而行之。骗子们往往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不明真相的投资者,而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因素。

各类案件的回报率可能存在差异,有些高得离谱,如庞齐许诺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有些则属于稳健的超常回报,如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但他非常强调“投资必赚,绝无亏损”。

2.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

由于根本无法实现承诺的投资回报,因此对于老客户的投资回报,只能依靠新客户的加入或其他融资安排来实现。这对“庞氏骗局”的资金流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因此,骗子们总是力图扩大客户的范围,拓宽吸收资金的规模,以获得资金腾挪回补的足够空间。大多数骗子从不拒绝新增资金的加入,因为蛋糕做大了,不仅攫取的利益更为可观,而且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大为降低,骗局持续的时间可大大延长。

3.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

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

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即便是高深莫测的纳斯达克前董事会主席麦道夫也免不了拉拢下线的俗套,大量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下线”又发展新“下线”,滚雪球式的壮大为“金字塔”结构。

4.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

“庞氏骗局”的投资项目似乎永远不受投资周期的影响,无论是与生产相关的实业投资,还是与市场行情相关的金融投资,投资项目似乎总是稳赚不赔。

万亩大造林计划仿佛从不受气候、环境、地理因素的影响;麦道夫在华尔街的对冲基金也能在20年中数次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这些投资项目总是呈现出违反投资周期的反规律特征。

而对于个人来说,天下绝对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这个世界上,发财只能靠奋斗,意外之财是没有的,鲜花背后多半儿是陷阱。美国人老生常谈说得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事情听起来美好得不像是真的,那就绝不是真的。

精读13│北大金融课:金融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二 不要轻易相信内幕消息

投资股票靠什么赚大钱,是内幕消息吗?由刘青云、古天乐、吴彦祖三大当红影星联袂出演的电影《窃听风云》,就演绎了一个与股市内幕消息有关的惊心动魄的炒股悲剧。

有看过电影的投资者戏言,《窃听风云》的故事可浓缩为“一则内幕消息引发的血案”。反观现实生活,每次牛市里不绝于耳的所谓“XX股票即将连拉N个涨停板”的内幕消息,不知让多少投资者为之抓狂。

其实,真正的投资大师与成功预测走势和掌握内幕消息没啥关系。“金融大鳄”索罗斯承认自己的成功与预测能力完全不相称,“股神”巴菲特更是公开表示对任何类型的预测都毫无兴趣,他最喜欢的投资消息来源是人人都可以免费获得的,那就是上市公司的年报。

巴菲特曾经这样告诫那些喜欢依靠探听各种所谓内幕消息来玩股票的投资者:“就算有足够的内幕消息和100万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内破产。”

中国股市中政策和消息确实是决定股价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法律上严禁利用内幕消息炒股,但投资者常常能看到许多股票在利好公布前就已经出现飙升行情,泄密现象很明显。

但是,消息的扩散程度和消息的有效性是成反比的,连普通散户都知晓的消息往往已经毫无利用价值,甚至有的消息就是庄家释放出来的烟幕弹,用于掩盖其出货的本质。

新股民刚刚进入股市,缺乏长久稳定赢利的经验和技巧,常常将获利的希望寄托在小道消息上,在对消息没有辩证分析能力的情况下,极易跌入消息的陷阱中。

有时,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解说:“受美联储升息的传言影响,华尔街股市大幅下挫。”以此类推,诸如此类的传言和消息常常影响股市的走势,甚至可能改变股市的走势,使牛市变成熊市。

反之亦然,因受某种消息刺激,熊市也可以变成牛市。市场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但市场常常显得很脆弱,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内幕、甚至是毫无根据的传言也可以使它上下震荡。

因为股市上很多靠消息投机的“投资人”,他们的心理其实很脆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担心一有风吹草动,将使自己血本无归。

所以相信传言和所谓的内幕消息,都可导致股市的不理性和动荡。这又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印证了消息的可靠性和传言的真实性,这是错误的看法。

从长远来看,所谓的消息和传言不能左右股市的运行规律,股市的运行根本上受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业绩左右着股市的运行规律

投资者要把握股市的运行规律就得排除所谓传言和内幕消息的影响,立足于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获利能力。

市场无论怎么运行,总会有正确反映公司经营业绩的时候,所以立足于公司的内在价值,选择合适的买入价位,然后等待股价上扬,而不在乎股市的短期涨跌,更不要听信所谓传言和内幕消息。

巴菲特常不无自豪地说:“就算美联储主席偷偷地告诉我未来两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这种独立判断而不受消息左右的理性行为在股市上难能可贵,是投资制胜的重要条件。

精读13│北大金融课:金融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那么,对待股评人士的分析,我们如何去读它们呢?

其一,查其依据。股市分析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作为股评人士,应当严肃地对待自己的观点,也就必须全面地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如果以某一方法或某一方法的某些指标来下结论,是依据不足,结论值得怀疑。

其二,判断动机。股评人士因各异的地位和情况有不同的目的:有独立股评人士,靠股评的准确性吃饭;有人期望出名去机构操盘或搞研究;有人自己炒股,时常以股评相助;有人被机构买通,替机构行骗。一般来说,独立股评人士和期望出名者较重名望和成绩,可信度高,且说话较谨慎,分析多,结论往往不具体,建议更少。

其三,回味暗示。股评人士处于股市之中,对政策信息及个股信息了解早,研

究较深,但并不会当即公开,还有机构坐庄,吸筹和出货等均属商业机密,不便谈及,一旦谈及,投资者应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些股评人士时常给予暗示,投资者从字里行间、语言语调及表情、眼神、微小动作中可以感受到其良苦用心。当然,这样好心的股评人士只有多加用心,才能识别。

其四,关注业绩。连续观察几位股评人士的预测准确率就是主要的鉴别方法。寻到较成功的股评家,并追随其指引,不失为良策。

其五,参考结论。股评结论仅供参考,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参考的方式和方法又有学问。仅关注对涨跌的预测是过于依赖股评的表现,最多能知道谁看多、谁看空,而自己操作时仍无把握。股评结论的利用还要建立在自己分析的基础之上,当在某些问题上拿不定主意时,再看各种股评文章怎么看。

其六,学其方法。股评人士进行分析预测时总要运用一些方法,投资者可以在评判其结论正确性之余,把股评文章当成教材。力求掌握股评人士的分析方法来进行独立思维,形成自己的结论和看法。

投资者在投资中应完全纠正相信权威和内部消息的依赖思想。应在自己进行独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与股评观点进行切磋,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

请记住林奇的忠告:作为一个投资者,你的优势不在于从华尔街专家那里获取一些所谓的投资建议,而是你已经拥有的一些生活常识。当你投资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业的时候,利用你的优势,你的投资能够比那些专家更加出色。

连大师都不可能对市场的走势作出准确的判断,甚至反对预测市场,那些整天在媒体上发表股评、推荐股票的专家们的可信度有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股票市场涨涨跌跌的过程,也是权威和内部消息转变为共同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普通投资人而言,不存在绝对确定的东西。如果你不能获得翔实的内幕的话,就不要去追求内幕信息,不要去寻找你根本掌握不了的确定性。

投资要有平常心,摒弃快速发财致富的贪欲,通过长期持有基本面良好的优质股票,赚取安心、明白的收益,才是普通投资者的理性投资之道。

精读13│北大金融课:金融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