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易心得41:《周易·颐》卦与修身养正

 超越自我极限7h 2018-07-07

《周易·颐》卦与修身养正

一、颐卦经文

                         卦第二十七

 

(震下艮上)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初九, 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参考注释

⑴颐:“养也”《易·颐》李鼎祚集解引郑玄曰。“养正也”《易·杂卦》。“,颌也”《方言十》。“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释名》。

⑵观颐:慧观养正之意。

⑶自求口实:自求指内求。“口实,颐中物。”《易·颐》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句义为诵读非恒道经典内求养正之实。

⑷舍尔灵龟:灵龟,指“敲竹唤龟”的内证方法,详见熊春锦先生《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人法地是修身的基石》。

⑸朵颐:“朵颐者,嚼也”《易·颐》王弼注。“黄庭坚《颐轩诗》‘无厌乃朵颐’”任渊注引《易》注云。指外求饮食之养。

⑹颠颐:指颠倒逆反之养。

⑺拂经:“拂,违也”《易·颐》王弼注。拂,拂拭、掠过、接近、逆违等义,这里指没有重视诵读非恒道经典之养。

⑻丘颐:“丘,所履之常处也”《易·颐》孔颖达疏。这里形象比喻贪吃的样子。

⑼拂颐:违背养正之道。

⑽虎视眈眈,其欲逐逐:隐指内证捉白虎之法,详见熊春锦先生《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调训白虎是性命再造工程的基石》。

⑾居贞吉:安居于养正吉利。

⑿由颐:“由者,正也。”《经义述闻·书·由乃在位》王引之按。指合于德道的自然之养。

 

二、经文释义

     颐,贞问养正合道非常吉利。慧观养正内求,从观音诵读获得营养非常充实。

初九,舍弃了你的灵龟,观看我进食外养,有凶险。

六二,颠倒求养忽视诵经安处于食养,这样下去会出危险。

六三,违背了养正之道,贞问结果很凶,十年也不能取用,没有利益。

六四,颠倒逆反内养,很吉利。老虎目光专注盯着找寻时机,欲望动来动去,没有灾咎。

六五,没有重视经文诵读之养,安居于养正吉利,不可以渡过大河。

上九,自然合德之养,有危险,也会吉利。有利于涉过大河。

 

三、经文道解

颐卦,贞问如何颐养性命复归于大道的事情,是人生在世最高的精神追求,亦如孔子所言“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得到的断语为吉,也是必然的结果。不仅如此,下面还告诉我们这个颐养之道的方法——“观颐,自求口实”。即是慧观内求,通过口诵“非恒道”经典(如《德道经》、《易经》、《黄帝四经》等道学经文)寻求到心音,从而连通获得天德地气的能量,滋养人的精神和身体能够祛病延年,保持健康。金文“实”字( ),本义为屋子里有许多宝贝,表示富有充实。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自求口实”也是隐喻藏诀的说法。(参见熊春锦先生校注老子《德道经·光音观心经典诵读方法》)。

上九,这句爻辞,也是隐喻藏诀的说法。“灵龟”是人体下丹田中象喻元精元气的图像,是修身内求人法地达到一定层次,五德能量比较充实的象征。所以通过内求,连通天德地气,人体精神系统才能获得最重要的营养。而人们往往将人体所需的营养,误解为全部来源于对食物的外求,长此以往,就导致了精气神的枯竭,丧失了身心健康,结果必然很凶。(参见《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海底定神针、唤龟捉白虎》)。

六二,这一爻也是隐喻藏诀。颠颐,是指颠倒了求养之道;拂经,是指接近经文却忽掠过去了;丘颐,是指口里装满食物,脸颊像小丘一样鼓起来了,比喻贪食外养。整个句义是说,这三种求养的方式都是不全面的,这样去获得修身颐养,必然有凶险。

六三,拂颐。拂,意为违逆,是说违逆了颐养之道,(当然也包括六二爻中的三种求养方式),贞问结果非常凶险,永远也得不到天德地气的滋养,没有丝毫的利益。

六四,颠颐。是指修身治水,颠倒逆反精气升华为精神系统的营养,很吉利。在这里为什么说“虎视眈眈,其欲逐逐”,反而“无咎”呢?原因就在于修证到了“颠颐”,古人所谓“顺则成人逆成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象征人性欲望动而难息的白虎被调养驯服了,就不会有灾咎。

六五,拂经。这里的拂,是接近、掠过、忽视的意思。开头的彖辞说过,颐养正道从观音诵读获得营养才是“自求口实”,而六五只是接近经典,并没有完全做到“自求口实”,虽然能够居家养正,但由于跳不出个人修证的小圈子,获得颐养能量很有限,故“不可涉大川”,这和六五处于阴居阳位的状态是一致的。

上九,由颐。由,有正的意思,故由颐是合于德一的正道之养,即使有危厉,也会逢凶化吉。正因为由颐之养合于正道,合于自然,既能内养,又能外用,所以前进无碍,利涉大川。

 

四、结语

颐卦,谈修身养正的问题,养正即养德。《黄帝内经》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明确揭示了修身养正的奥秘,即人的内在精神系统需要的是天德地气能量的内养。针对人们长期陷入饮食外养的误区而不知的状况,颐卦从不同角度论述如何获得颐养的正确途径,实在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珍贵无比的修身密钥。

颐卦之象,下震上艮,最上和最下有两道阳爻,中间四道阴爻,其卦象正像人的口腔里塞满了食物,而这来自于许多食物的能量,尤其是肉类都属阴性,不合于修身养正之道,是根本保证不了身心健康需求的。

同时,颐卦也启示我们,真正的精神营养就在于初九和上九两道阳爻里:最下面的初九告诫我们不要舍弃身内的灵龟,通过修身合德可以连通地气能量;最上面的上九告诉我们通过修身合德可以获得天德能量。正如老子所说: 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若存,用之不堇。”(德道经·第五十章·浴神)。人只有通过修身修德,使自己的身体上下贯通沐浴天德地气,首先满足精神内养,同时配合适当的饮食外养,才能真正做到颐养天年,才算真正懂得了养生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