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于枢:黄庭坚的字真丑!

 零壹贰012 2018-07-07

我们先看看黄庭坚怎么“得罪鲜于枢了?

黄庭坚行书跋《寒食帖》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

黄庭坚草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苏轼曾经评价黄庭坚书法为“死蛇挂树”,这种评价很尖锐,但诚恳且不失理。而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就更尖锐了,直接骂黄庭坚写坏写丑、没得救了。


眼光犀利的书法家如此评价,今天的书法人尤其是初学者多数也难以理解。黄庭坚的背后,是对二王建立起来的传统行草书美学的背离与创造。我们来看看鲜于枢的评价:



鲜于枢《论草书帖》


首先我们要认识鲜于枢的草书,比如本文的《论草书帖》确实精彩,走的是传统一路,主要取法王羲之《十七帖》,但行笔气势更加豪迈,这种走向跌宕开阔的探索依旧是对传统的不偏不倚。因善于回腕,使转流丽,笔墨酣畅,鲜于枢颇得二王草书风神。


不过,内容却很尖锐。



我们看释文:张长史、怀素、高闲皆名善草书。长史颠逸,时出法度之外。怀素守法特多古意。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耳,至山谷乃大坏,不可复理”。


▲鲜于枢《论草书帖》局部


通过释文我们看到,鲜于枢认为张旭“时出法度之外”,是一种近乎“中立”的态度,也就说“还行吧”。评价怀素“特多古意”,这个评价很高。评价高闲“用笔粗,十得六七”,就是说他60分及格了。


而对于黄庭坚,鲜于枢的评价则非常尖锐:大坏,不可复理”(如下图),已不入眼、没有道理、没得救了。这种评价相当于今人所说的“丑书”概念。


▲鲜于枢《论草书帖》局部


鲜于枢对几位草书家的排序是:怀素第一,张旭第二,高闲第三,至于黄庭坚就是写坏了。鲜于枢的标准是“古法”,或者理解为“二王之法”“晋唐法”


取法角度、评价标准、审美眼光不一样,就能说明黄庭坚水平差吗?



书法思考◎有益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