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学习 | 如何打磨自己的学习力?

 黄俊一诚 2018-07-08

 

文/得一

各位朋友,学习过程中,你有遇到过下面这些痛点问题吗?

1)读完一本书,什么也不记得?

2)美剧看了一箩筐,英语还是很烂?

3)公众号、指导书、牛人帖,一个都没落下,却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实际上,这些都是典型的低质量学习症状。

想想身边那些成长进步快的人,他们需要什么就能学会什么,这是多么牛逼的一件事!

我曾经也是个拒绝研究学习能力本身的人,学了好几年,终究原地踏步。

因为我连基本的学习能力都没有,也就自然而然地陷入了“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的坑里。

在将近4个月的不间断学习中,我有三点感受很明显:

1)不了解学习的本质,就是在无效重复;

2)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消耗天赋;

3)自主学习是最深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一、分享前,我们需要达成几个共识

以下三个问题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了这些前提,后面的沟通会顺畅一些。

当然,你也可以抱着这样一种态度:我虽然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1.你想不想进化?想不想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个分享只针对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有了这个前提,才会想到去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

2.投资自己才是最赚的,这句话你认同吗?

这是价值观,得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最重要,才舍得给自己买书、付费学习、购买工具。

3.你愿意一字不落地阅读或听取别人的分享吗?

这个问题能甩掉90%的人,因为很多人都是急功近利的,他们想走捷径、想速成,却又不肯吃苦。事实上,不走捷径,就是捷径。

二、学习的误区有哪些?

1.头痛医头、脚疼医脚。

大学毕业,初入职场,我们往往是有什么痛点就解决什么,比如PPT、时间管理、应对面试、演讲、英语、创新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些外显性较强的能力,或者叫皮毛的学习。

2.盲目追逐干货。

干货横行的时代,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追逐干货。

这就跟爱吃鱼的人,只爱收集鱼干是一样的,他们认为鱼干才是鱼的精华,并把收集过来的大量鱼干放在一个房间。

实际上,鲜鱼加工成鱼干后,营养会大幅流失。

所以最好的学习是直接阅读原著,直接去吃新鲜的鱼,这样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吃鱼头,或是清蒸全鱼,在尝过味道后转化成自己成长的营养。

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习得了选鱼、加工鱼的本领,不是吗?

3.拼命往大脑塞资料。

这种学习方式,错误地以为把知识塞进脑子里,等到用的时候能够像电脑一样搜索出来,结果呢?

结果是自己知识消化不良。

这根开头讲到的低质量勤奋症状是一样的,中央处理器不升级,硬盘装再满也没用。

以上的三种误区,只是一些典型的案例,我们思考一下,进入误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还记得那个樵夫的故事吗?

几个朋友相约外出郊游,在森林里遇见一个樵夫。

他满头大汗,正在费劲地把刚砍倒的大树砍成一段一段的木头。

他们很是好奇,就问樵夫:“请问你在干什么呀?”

“这不是明摆着么?”樵夫很不耐烦,“我在砍木头啊。”

“我们看你已经累坏了,你砍了多少啦?”

“好几个小时了,我这幅老骨头都快散架啦!”

“为什么不停下来花几分钟把斧子磨快一点呢?”

“哪有时间磨斧子啊?”樵夫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道,“光是砍木头就已经够我忙的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就是经常迷失在各种事物中,而忘记抽出一点时间来磨快自己的“斧头”。

林肯曾讲到,如果给我5个小时来砍倒一棵树,我会先花3小时来磨快我的砍刀。

学习能力就是林肯的砍刀,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是相对内蕴的、起到支撑作用的学习能力。

学会学习是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事情,想要开挂的人生,就必须要学会学习的方法论。

三、学习者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1.测试自己的学习能力。

仔细阅读下表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请忽略我的√),分数汇总在最后一张表上。




记住各个分类项的分数,后面打磨学习力时会用到。

2.学习者的三个段位。

对照特征,看看自己在哪一个段位。

1)初级学习者:原始人的学习状态。

特征:始终把书当权威,认为学习的主要任务是从材料中找出正确答案;他们不会什么,就去考一个证书,喜欢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解去变化中遇到的新问题。

这类人我们叫做原始学习者。

他们只停留在知识记忆的层面,只求把知识记住或者归纳大意,希望把知识都塞进自己的脑子里;他们不愿主动思考,不愿将人类积累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当然,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1.熟读唐诗三百首,却依然脖子疼;

2.本硕博连读,却依然不幸福;

3.通读王小波,却依然很无趣。

2)高级学习者:将推理用于个人生活。

特征:善于将知识联系实践,经常把输入的知识联系和反思自己的经验,阅读中经常思考这些信息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搜索和对照自己的经验,追问本质;经常规划怎样用这些新知识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

我给自己测试过,目前妄称自己是这一层次的学习者吧。

比如,我在看到《福尔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这一段时:

华生医生惊讶地发现,福尔摩斯居然不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

福尔摩斯解释道,因为人的大脑容量有限,他不能让这些没用的知识占据那些存放有用知识的位置。

他这样说:“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我们在围着太阳转,就算我们围着月亮转,对我或我的工作也不会有半点影响。”

看到这个例子,我主动地反思自身经验,想到人类的知识那么多,对我本人真正有用的其实并不多。

所以我要学会取舍,像福尔摩斯和爱因斯坦学习,去升级自己的“中央处理器”,而不是把所有知识都往“硬盘”里塞,进而相处一个践行的办法:培养自己的忽略力。

对不重要的人、事、物,不要纠结,采取忽略和无视的方法,线上线下一样。

从这个例子来看,我就学会了学以致用,改变自己的行为,更大的好处是:下次我能立刻想起福尔摩斯这个例子。

3)学习促动者:积极主动引导他人。

特征:他们不仅能治自己的病(高级学习者),还能救人(促进他人学习、帮助他人成功),他们在别人提问时,知道答案却不直接给出答案,通过提问帮助别人思考,大名鼎鼎的孔子、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人。

苏格拉底

这是学习者的最高境界,我们身边的李笑来、古典、吴军老师就是这样的人。

他们不断地向自己、身边人提问,遇到问题通常会用“如何做?”来代替“为什么?”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尽力消化和应用学到的知识,通过提问这种方式帮助学习者投入心智,把知识与自己关联起来。

学习促动者的复利效应非常明显,通过教会别人而深刻地掌握某个知识,从而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进一步成为成为稀缺人才。

四、如何打磨学习力?

1.三个维度。

1)内化与运用知识。

知识本身不能创造价值,理解和记忆知识也不能创造价值,改变行为才有可能创造价值。

关于如何内化、应用,取决你自己,你是为了学而学,还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行为,学以致用?

举几个例子吧:

1.我读完《把时间当做朋友》,立刻就创办了“得一而生”,我把它当做工具、平台,当做打磨迭代的作品。

参考阅读:

如果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为什么我飞不起来?

2.我在读完《成为作家》后,养成了晨间写作的习惯,增强了自己的无意识流,写作素材大幅增加。

3.读完《大师们的写作课》后,知道写作不能自嗨,且参照四有的标准反思自己的文章。

参考阅读:《大师们的写作课》| 重新唤醒文字的生命力

4.读完《完全写作指南》,学会了“运用转盘写作法”构思文章,文章的逻辑有了大幅提升,效果很明显。

参考阅读:《完全写作指南》| 写作零基础的你值得拥有

5.读完《文章作法》,我反思了写作的误区一般有哪些、写作的本质是什么、学写作要端正哪些态度。

参考阅读:《文章作法》 | 跟着真正的大师学写作到底有多重要

6.读完《好好学习》,学会了如何去寻找事物背后的底层规律,加以迁移学习。

参考阅读:谈写作 | 如何才能日更如尿崩?

7.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学会去打磨自己的使命宣言,经常反思自己的日常行为。

参考阅读:99.99%的人都会掉进这3个大坑里,看看你在不在里面

8.读完埃隆.马斯克的故事,学会了如何通过学习成为专家型通才。

参考阅读:身价从0到200亿,他做对了这件事

等等。

通过践行,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只要能够应用,得鱼忘笙也无可厚非。

2)分析和整理信息。

信息的价值,取决于接受信息的人,能把信息挖掘到什么程度。

还是拿这个早教机来举例。

这张图实际是个碎片化的视觉信息:

1)小孩看到后,认为它是个玩具,颜色鲜艳、可能还有音乐、会讲故事,这是表层信息;

2)大人看到后,会想这个东西给小孩用安不安全、对成长有没有好处、价格多少、小孩会不会喜欢等,这是价值和意义;

3)设计师看到后,他会想这个东西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用什么材料做比较好、电板和软件怎么设计、添加什么内容等等,这是解码信息的结构和底层规律。

通过观察、分析、整理,我们挖掘了早教机的深度信息价值,大家可以经常琢磨琢磨,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可以是电影片段、书里的一段话、手机里的一张图片,都可以挖掘。

3)追问和反思经验。

当时我看到李笑来关于注意力的论述时,挺震撼的,但震撼没用,改变才有用。

第一步是追问:注意力为什么是人最宝贵的、最重要的财富?比钱重要吗?比时间重要吗?

通过追问,找到了这样一个逻辑:

钱是可以再生的,所以并不重要;时间本质上不属于我们,只能和它做朋友;我们唯一能牢牢把握的就是自己的注意力,我们的一切价值,都是注意力的产出。

第二步是反思经验: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这三个收割注意力的大坑我在不在里面?

翻开我的手机,看看上面的APP,那些让你根本无法摆脱手机、以致成为手机奴的APP,他们占用了我多少时间?我的眼睛每天盯在上面多少时间?我每天在上面都看些什么?大多数是朋友圈、微博、游戏、新闻头条、抖音!这些获取的垃圾信息,一点屁用都没有!

第三步是改变行动:我该如何出坑呢?

1.关闭微信朋友圈功能,别有事没事刷朋友圈了,整天看别人过得怎么样,有什么意义?况且大多是刻意假装生活很有趣、很幸福的,还有很多微商不是吗?

2.卸载微博、抖音、新闻头条以及其他对掌握知识没什么用的APP,特别是害人的游戏!那些明星什么时候过生日、跟谁谈恋爱关我屁事,对我的生活有影响吗?

3.在通知设置里,取消了多数APP的通知功能,除了电话、短信、支付宝等几个关键的,不让其他的APP分散我的注意力。

4.有的时候会有习惯进入某个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进坑,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不要进入新的坑。

5.培养自己的忽略力,对不重要的人事物,不要纠结,采取忽略和无视的方法,线上线下同样。

三步走,让我深刻理解吸收了注意力这个概念,还实实在在地改变了我的行为,最后还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文章《99.99%的人都会掉进这3个大坑里,看看你在不在里面》,一举三得。

这就是打磨学习力的三个维度,三者不断去循环,会帮助你迅速走上知行合一的学习之道,你的能力会不断地在体验和反思中循环、上升。

当然,有了工具和方法还不行,人不可以一拿到哑铃就力大无穷,还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勤加练习。

五、如何通过迭代实现人生梦想?

我把迭代人生的两个大循环分为总、分,总的负责大目标、分的负责具体技能的打磨,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下面以我“学习写作”的过程为例,看看我是如何通过这两个循环来迭代的。

1.总——个人进化的5个步骤。

快速进化、不断调整目标

1)有明确的目标。

学习写作

2)找到阻碍你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并且不容忍问题。

a.盲目求快、求利

b.一味地迎合读者

c.忽视了写作的本质,不知道什么是写作

d.忽视了作者的重要性,没有敏锐的观察力

e.盲目地练习,错误地以为只要动手写、大量地写就能提高文笔

f.找错了师傅

3)准确诊断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

没有成体系的写作方法论。

4)规划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

a.报名专业课程

b.主题阅读写作相关书籍(5到8本)

5)做一切必要的事来践行这些方案,实现成果。

a.学习插坐学院课程的同时,输出作品

b.制定主题阅读计划,不断完善方法论

c.找到喜欢的文章和作者

d.打磨适合自己的写作套路

e.找到写作定位

f.找到写作风格

g.在固定平台更新

2.分——打磨技能的7个步骤。

1)确定自己有强烈的欲望搞定这个技能。

新媒体写作

2)寻找最少必要知识,反复问自己:这事儿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重点是5大模块:新媒体写作认知、内容写作与阅读心理、写作基本功、快速成稿、5种文体写作技巧、运营能力。

3)马上开始运用、马上开始践行。

报名课程、加入社群、完成作业、创建公众号、得到反馈、快速迭代、循环。

4)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学会,相信自己一定会通过践行而进步;

信仰方法论

5)通过记录,量化自己的刻意练习进程;

打卡、记录

6)不断总结,不断整理,不断让那些新技能、新概念,在自己的脑子里有清晰的组织与关联。

反思问题、总结经验、输出分享(比如今天这篇文章)

7)绝对不能跟笨蛋斗气,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与生命。

默默地进化:理解你的人会不断支持你,不理解你的人会经常给你泼冷水。但这些都不重要,我们还有多事没做呢!在你还没有成为那个能说上话的人的时候,默默地进化吧。


2018,我们一起打磨学习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