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佩尔茨自述:绘画是什么

 子子mr 2018-07-08

绘画是什么?绘画艺术会被先锋艺术终结吗?绘画的特质是什么?吕佩尔茨的自述给出了经典的诠释


绘画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脏活儿,甚至是伴随着绝望,因为你总是觉得你的色彩,在你的画布上的呈现和你预期的不一样。有时,画在干的时候和湿的时候也不一样。所以,你总是手足无措地站在色彩面前。 


绘画是个手艺活儿,但它又有一点自我损耗的意思在里面。但是我认为,绘画是造型艺术里可以称之为王者的人类学科。因为绘画是造型艺术里最具难度的。绘画的历史悠久,它的发展非常卓越。如果你想进入绘画,把它作为一种艺术现象的话,其实你要面对的是5000年以来的绘画历史。


你要掌握的是一个工匠式的手艺活儿,来一点点绘画,你必须拿出颜料、色彩,把它涂抹在画布上。你不仅仅要运笔,还要有所有这些关于绘画史的记忆。当你要开始来画一幅画的时候,可能你没有一个固定的想法你要画什么,这些都是你要面对的,这时你可能会有非常大的绝望感。你必须站在画布前一点点琢磨你是如何学习这门手艺的,而且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天分呈现出来,以便能够跨越刚一开始绘画的难度。


如果你在绘画领域沉淀的时候足够长,而且你足够努力的话,你是能够画出一幅画的。但把这作为绘画的前提,它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始终不能改变的关于绘画的特质是,你要把自己的个体性、独特性传递带绘画当中去。你必须要把一个那么久远的历史和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特性结合在一起。


你必须要有这种扎扎实实的手艺活儿,它是一个前提,你必须一点点去习得它,你才能完成一幅作品。你必须有足够膨胀的“我”,你必须要把一个存在已久的手艺、行当,盖上你自己的印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自己的印章就是你要远离这个行当。你具备了所有前面所说的这些前提,在这些前提基础上你又多出一点点,有那么一点超越,多出来的这一点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天才。


每一个画画的人都需要成为天才,每一个人都需要去创造那多出来的一点点。


我认为不存在那种通过什么新材料、新技术给艺术带来革命性的新变化,因为画板、画布、画笔和色彩,是绘画艺术的前提,只有通过与过去伟大的艺术做一个参照,才能定位我们的艺术具有怎样的价值。


并不是说什么新点子、新观念、新媒体使艺术得以推进,相反,是最个体的、最独特的、最自我的才能使艺术前行。


当然,有一种非常必然的、无法逃离的阻碍力量存在,比如说先锋派,从杜尚到博伊斯、克莱因,这些艺术家都试图通过自己的创作来终结艺术。当然他们试图给艺术带来的是全新的视角,带来一个全新的参照、比对,创造出一个新的观看艺术的方式、新的艺术见解。但是,先锋派艺术使以前那种大师消失了,所以出现了所谓纯粹先锋主义的图像,于是出现了很多乱七八糟、语焉不详的东西出现在博物馆和展览上。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视觉革命的时代,差不多每一个都受到了冲击,电脑、电视、影视等等都是一种非常喧嚣、急躁的东西,它们主导着基本的一个审美世界。人们要想保持自己的敏感和创造力,就要用一种对抗或反讽的方式面对上述的一些现象。


艺术的概念被扩展了,这个广义上的“艺术”概念,还在一个幼儿园的阶段。绘画艺术有5000多年的历史,而新媒体也就50年的时间,它多少有某种自我奠基的危机,当然它是有创造力的、活跃的,但是它称不上是艺术,因为它还太年轻,资格还太浅。但它却很成功,很多人还趋之若鹜。然而正因为很多人都趋之若鹜,很多人把所谓的多媒体当成一个营生、一种生意来操作的话,以至于把真正属于绘画的属于艺术的给屏蔽掉了、排斥掉了。


当我们面对与视觉有关的世界的时候,出现了一种荒芜化、无聊化的发展态势,这在音乐界我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大家除了听流行音乐,不听别的音乐了,流行音乐在各个角落出现,你从早晨起来,走出家门,就把耳机塞在耳朵里了,这就表示从古典音乐一直到爵士乐,这种伟大的音乐传统被终结掉了。


在视觉艺术当中,在造型艺术当中,我们正经历着同样的事情,但是灾难性的这样一个事物它并不会真正阻碍我们继续拿起画笔,因为绘画有它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这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没人能真正消除它。我们可以把众神淡忘,远离众神,但没有办法把他们消灭掉。我想做的就是让从神性而来的绘画,不至于陷入一个被遗忘的境地。我认为这样的一个时代一定会到来,所有的新媒体、所有的喧嚣,会像气泡一样破灭,随风而逝。那时,人们会再次重新学会如何看一幅画。这些就是我所说的关于“绘画之后的绘画”。


我的绘画是在做一个反美的欧洲战争,我要反对帝国主义的美国的艺术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排斥美国在上世纪50、60年代有过的非常了不起的发展。这些画家使得绘画,使得艺术更加丰富,并且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大家不能忘却的是,欧洲的绘画传统,所以,我不时地要给大家提个醒。


美国人发明了一种不可混淆的风格,这个艺术市场要的是可识别性、品牌,要的是你不可混淆的某种痕迹。这使得很多欧洲的艺术家在艺术市场上声名鹊起,我很多画画的朋友都有自己不可混淆的标签。有的人把画弄模糊了,有的人把画颠倒过来,有的人再添上一些别的线条,或者是用上一些奇幻的边边角角。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巨大的贡献,但是所有这些从来没有吸引过我,我一直在抵抗这种所谓的不可混淆,我一直在抵抗这种标签。当然我一直也在坚持,我的绘画当中有某种特质是内在的不可混淆的东西。


美国的艺术和画家总是要回答我们一些问题,而欧洲的画家总想用问题来回应问题,这是欧洲的传统。我们整个文化圈是基于古典文明的,完美的传统、古典传递到今天的我们的是残缺的东西,是一些碎片、残片,所以在19世纪法国的雕塑家罗丹才会把这些残肢、断片塑造成独立的、完整的作品,我们在这种残破当中看到了完满。


每个人脑子里对完满的东西都有着一种想象,然而这些现象都是传说,我们不能达到、不能企及的东西,它们都会在我们的心灵、心智上造成一种沉重的负担。我们追求完满,但是又深知这是不可企及的,这种尴尬、无意义把我们置于一种绝望的境地。我们知道尽管我们再努力,再具有天分,我们还是注定要抱憾终身的。


所以,绘画、艺术总带有某种沉郁的东西,让我们没有办法欢快起来。艺术家必须知道他是受苦的,他是失败者。但是使得一个艺术家具有伟大知名的恰好是他失败的那个水准。所以,我们对待这种注定的、不能企及的,那个完美的失败感,能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去失败。我们失败的水准越高,我们的艺术就会越棒。


对我们来说,什么意味着接近完美呢?就是我们的作品最后也烟消云散,没有痕迹,而剩下的只有传说。


对于每一个单独的作品,我都希望重新开始,我希望这幅画不是某个试验当中、某个系列当中的一部分,而是它有自己的焦点。我希望某个作品都有始有终。对待每一幅画,我开始画的时候,我都要学习如何开始画一幅画,在它结束时它作为一个完整作品结束。每幅画都能匹配上我的这个要求。


我并不是以插图方式呈现我要画的东西,我要画的是作为图像的这种现象显现,当然这会导致很多误解,因为人们在看画的时候看到的总是自己投掷在其中的自己想看的东西。人们通过新媒体,只会把自己的眼睛弄俗了、弄浅了,艺术变成了某种喧嚣的事件,变成了消遣娱乐,而我却要画画。


我的雕塑作品不是受现代的影响,而是直接对古典的回应。而在古希腊的时候,所有雕塑都是绘有色彩的,然而画在雕塑上的色彩是无法持久的,这种不持久的色彩是两种讴歌,一方面是讴歌古希腊的雕塑,另一方面是时间流逝本身的一种讴歌。


通常的错误在于以一种表现的方式来绘画,表现主义是一种把表现作为内容的绘画,我们不存在任何内容上的共性,我们拥有的是自由,我们有的是激越的色彩,有的是激情,从古典时期开始就有这种表现的绘画方式。


有人误以为表现主义诞生于德国,德国的表现主义仅仅是接受了一种表现主义的绘画方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不存在什么新表现主义。


--------------------------------------------------------------------------------------------------------------------------------------------------------------------------------------------------------------------------------------------------------------------------------------------------------------------------------------------------------------------------------------------------------------------------------------------------------------------------------------------------------------------------------------------------------------------------------------------------------------------------------------------------------------------------------------------------------------------------------------------------------------------------------------------------------------------------------------------------------------------------------------------------------------------------------------------------------------------------------------------------------------------------------------------------------------------------------

杨开慧

作者:陈冠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