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骷髅大白兔: 295W多晶组件出口量是310W单晶组件的4倍:再次戳破某些谣言 刚从阿特斯官微看到一...

 陈长涛 2018-07-08

刚从阿特斯官微看到一篇文章《2018年会重蹈2017年630抢装、单晶组件价格飙升的覆辙吗?》。

里面提到的几个详细的海关进出口数据,用事实再次戳破了过去半年LJ托儿帮的数个谣言。

比如说,在那篇文章里提到:“在2018年3月份,295W以及300W多晶满分以及超满分组件出口了多少呢?一共27.6MW,是同期单晶310W组件的4倍。国内有一批厂商在黑硅、多晶PERC、以及高效组件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充足的高效多晶产能,可以达到领跑者满分。”

这让过去一直造谣“多晶黑硅没人做”、“多晶黑硅叠加PERC效果不好”、“多晶黑硅没有市场”等诸多谣言,被直接戳破。

在多晶黑硅的事情上,过去半年LJ托儿帮持续的通过造谣,选择性无视诸多事实,用前两年的落后讯息,制造时间差以此造谣,以此在隆基粉里营造一种奇怪的氛围,那就是多晶黑硅不行,没人去做,也没有销量。

为什么LJ托儿帮要如此不停的通过造谣来中伤攻击多晶黑硅这个对于多晶路线具有革命性的技术?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多晶黑硅技术对某单晶公司形成巨大的威胁。

阿特斯列出的今年3月份海关进出口数据,295W和300W的多晶黑硅PERC组件,销量是310W单晶PERC的4倍,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事实。

别看这个295W-300W多晶黑硅的27.6MW出口量很少,但要知道这代表的是目前出口的多晶组件最高功率水平。

同样是目前出口的单晶组件最高功率水平——310W的单晶PERC组件,出口量更少,只有7MW。

所以,不管出口量高低,295W的多晶PERC和310W的单晶PERC,都代表多晶组件和单晶组件当前实际出口组件里的各自最高功率水平,具备当前但多晶阵营最高技术水平的代表性。

所以,LJ托儿帮越着急的造谣多晶黑硅无用论,就越证明某单晶公司严重底气不足。

这一点在铸锭单晶上也是同理,LJ托儿帮除了造谣多晶黑硅无用论,还不停的造谣铸锭单晶无用论,也是因为铸锭单晶对某单晶公司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否则,这些竞争对手何必如此急火急撩的不停的攻击这些并没有立场的技术路线呢?

我们先来看看,过去半年关于多晶黑硅和叠加PERC技术,托儿帮造的数个谣言和对应的事实。

1、

谣言:多晶黑硅是个空中楼阁,华而不实的技术,根本没人做。

事实:保利协鑫和阿特斯的多晶黑硅产能都已经是GW级别,其中阿特斯在今年底之前,就将形成7GW的多晶黑硅产能。

另外,之所以会有多晶黑硅没人做这个谣言出现,是因为多晶黑硅要叠加PERC、双面、半片等电池和组件技术,需要强大的研发实力。

目前业内,只有像协鑫集成、阿特斯、晶澳等一线大厂才能有这个研发实力去做多晶黑硅,这使得中小厂没那个能力去做多晶黑硅。

从而导致一种多晶黑硅没人做的错觉。

但实际上,多晶黑硅叠加多个技术,实现高转化率的技术门槛高,恰恰给多晶黑硅企业带来巨大的技术护城河优势,帮助这些一线大厂淘汰了一大批没有研发实力的落后小厂。

2、

谣言:多晶黑硅叠加PERC的效果不好,远不如单晶,所以在多晶黑硅上叠加PERC没有意义。

事实:目前多晶黑硅叠加PERC后的比较高的功率为295W,跟同档次的310W的单晶PERC,依然保持15W的功率差。

目前协鑫集成和隆基最好水平的组件,功率分别是305W和320W,依然保持15W的功率差。

多晶黑硅PERC里不管是295W,还是最好水平的305W,都保持了跟同档次单晶PERC,15W的功率差。

15W的功率差一直是60片单多晶组件的合理功率差。

这充分说明了,多晶黑硅叠加了PERC后,效果并没有比单晶PERC差多少,效果是差不多的。

并且多晶黑硅叠加PERC,还有一个意外之喜。

那就是,多晶黑硅在叠加PERC后,同样可以做双面电池。

我们需要知道一点,在多晶黑硅出现之前,多晶硅电池是没办法叠加双面技术。

这也成为某些隆基粉吹捧单晶优越论的一大论点。

然而多晶黑硅叠加PERC后,阿特斯和协鑫集成都发现,多晶黑硅PERC居然也能做双面电池。

并且正面功率还不受影响。

这一点,协鑫集成在今年SNEC展会上发布4款双面双玻MBB组件的时候,也介绍过,协鑫集成的多晶黑硅PERC双面组件,同样是正面功率

3、

谣言:由于PERC叠加在多晶黑硅上效果不好,导致电池厂几乎没人去做多晶黑硅。

事实:阿特斯今年就会形成了5GW的多晶黑硅PERC产能,协鑫集成也有2GW的多晶黑硅PERC产能,二者产能加起来就7GW。

4、

谣言:多晶黑硅PERC几乎没有市场,证据是主流报价网站Pvinfolink没有出现多晶黑硅PERC的报价。

事实:在2018年3月份,295W以及300W多晶满分以及超满分组件出口了多少呢?一共27.6MW,是同期单晶310W组件的4倍。

毫无疑问,这些295W和300W的多晶满分组件,都是多晶黑硅PERC组件,目前多晶硅技术路线也只有这一个能达到这高的功率。

所以,多晶黑硅PERC绝不是没有市场,恰恰相反,在高效组件的应用场景里,海外市场的多晶黑硅PERC组件的销量,是同档次单晶PERC的4倍。

这充分证明了多晶黑硅PERC组件的产能和强大的竞争力。

我不知道这些LJ托儿帮是不是只愿意活在pvinfolink的世界里,我并非质疑pvinfolink的权威性,但是pvinfolink在组件价格的列表里,只列取了普通多晶、普通单晶、单晶PERC这三个组件类别,是滞后并且不全面的。

比方说,同样是报价网站,集邦新能源网,就在组件类别里,比pvinfolink多列取了一个高效多晶的类别,相对要全面客观一点。

这些报价网站,只会列出主流价格,所以没有列出多晶黑硅的报价也是很正常的。

因为295W的多晶黑硅虽然销量碾压同档次的310W单晶PERC组件,但不管295W多晶黑硅PERC还是310W单晶PERC,目前占据的市场份额都很少。

但是280W的高效多晶组件,现在市场份额占比也很高了,甚至因此让海关出口的多晶组件平均功率已经达到了275W。

所以报价网站现在还只列取了270W的普通多晶价格,是滞后而不全面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集邦新能源网上的电池片价格,已经出现了多晶黑硅电池片的报价,这说明多晶黑硅电池片,已经逐步成为主流之一。

我很早以前就说过,我会用事实,不断的一个个戳破LJ托儿帮的谣言,用事实去打他们脸。

那些LJ托儿帮自己整天造谣,还好意思贼喊捉贼说我在造谣。

我在这里跟LJ托儿帮们说一下,如果你们觉得我造谣,欢迎用事实来反驳我,而不要自己整天在协鑫板块上造谣。

以下贴上阿特斯这篇新闻链接和原文。

重点说一下,阿特斯的这篇分析文章,写得太犀利了,几乎让那些过去半年不停造谣的LJ托儿帮无地自容。

我仔细看了下,发表时间是6月14日,怪不得前阵子LJ托儿帮要如此急火急撩的攻击阿特斯攻击瞿晓铧先生。

大家一定要好好看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真想跟这篇文章的作者认识一下。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HwUfSs8D3qzOk4UrmAnPA

原文: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where is the solar future for us all?

2018年,全球光伏市场最缺的就是墙上这块魔镜了……

从每瓦一元的‘梦幻价格预期’中标国家首批超级(技术)领跑者基地项目,到531三部委联合发布紧急大刹车政策,再到年底应用领跑基地项目310W单晶组件的供应,中国光伏突然间陷入三体文明,前景扑塑迷离!

今天先就年底应用领跑单晶310瓦组件的供应情况做个分析,了解一下究竟是否有足够的单晶310瓦组件,满足应用领跑项目12月31日的并网。

根据 2017年应用领跑者基地要求,单晶(60片组件版型)必须达到310W,多晶达到295W才能满足应用领跑者项目满分的效率要求。

应用领跑者满分要求:

多晶组件:17.9%/295W

单晶组件:18.7%/310W

注释:以标准整片60片版型(1650mmⅹ992mm)计算而得,且取临近整数档功率。

2018年应用领跑者项目的总需求是多少?

据统计,2018年底之前需要并网的应用领跑基地项目共5GW。其中,采用单晶的约4.23GW,采用多晶的约766MW。有些中标项目同时报了单晶与多晶两个方案。在计算需求时,我们假设这些项目将使用50%的多晶和50%的单晶组件,即310W及以上的满分单晶组件(或等效310W的大板型)和295W及以上的多晶组件。

因此,2018年应用领跑者基地项目需要约4.23GW的单晶310W及以上,和约766MW的多晶295W及以上满分组件。

2018年的市场

到底有多少310W的单晶满分组件产出呢?

可惜,我们手中没有魔镜。为了寻求这个答案,我们只能根据公开的第三方数据,在假设的条件下,用科学推断进行分析。

虽然每家厂商的电池效率以及组件功率产出数据都是绝密的,也很难取得第三方相对公开的数据来做研究。但是,我们可以在每月海关的组件出口数据中得到惊鸿一瞥。

我们把国内前10大组件厂商自2017年09月到2018年03月大于295W的60片单晶组件的出口数据列在下表。大家可以看到,出口的高效单晶平均瓦数7个月提高了2W左右,但主力档位仍然停留在295W和300W。今年3月份,只有4.2%的高效单晶组件功率达到310W。

可能会有疑问,出口的单晶组件代表了国内最高效的产品吗?据分析,这些高效单晶组件大部分出口到了日本等发达国家,应用于屋顶市场。这些市场需要高效产品,且价格较高,是各大组件厂商“兵家必争”的高利润市场。大家宁可放弃国内的‘技术领跑者’也不会放弃这些海外的高价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出口数据反映了各大厂商高效单晶的最高水平。

从3月份4.2%的310W单晶组件出口占比怎样来估算

2018年310W单晶组件的总产出率呢?

众所周知,技术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可得的。一般来说,一种相对成熟的电池技术,其组件功率的提升最高大概5W/年。目前高效单晶以P型PERC为压倒性主流,N型PERT等技术量极少。P型PERC单晶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平台期。这从海关出口数据7个月组件功率仅仅提升2W可窥一斑。叠加一些组件方面的技术进步,假设以超常的7W/年的线性速率提升组件功率,那么从2018年4月份到年底,高效单晶组件的产出比例可见下图。到2018年底,310W以上的产出率最多13%。从4月份到12月份的平均产出率约9%。

在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创新的情况下,即使组件技术超常发挥,预计2018年310W以上的单晶组件产出率也仅有9%。

根据我们的分析,2018年初,以单晶PERC为代表的高效单晶产能大约在20GW。最乐观的估算,高效单晶产能到年底翻一番(这在531政策出台后是极难实现的),且从年初到年底线性增长,2018年的高效单晶电池总产出也只有30GW左右。假设从8月份满足领跑者满分要求的电池全部供给领跑者项目,2018年供给领跑者项目的310W单晶组件产出最多2.4GW。这2.4GW还需要分给其他高价市场。加之领跑者项目的供货周期可能会集中在几个月时间内,因而会给供应带来更大的压力。

双面组件能解单晶310W组件短缺的燃眉之急吗?

虽然正面相同功率的双面组件整体发电量高于单面组件的发电量,但是领跑者要求非常明确,双面组件仅以正面功率考核该组件的效率。千万双眼睛盯着呢,可别犯错误啊。

当然,有人会想,到时候找个理由拖到12.31 以后吧。可今年‘5.31新政’这个架势,最好还是不要撞枪口吧。

难道2018年又要重蹈2017年单晶供货紧张价格高涨而造成项目无法完成并网的覆辙?!

为何领跑者项目大家都选择单晶?

是多晶领跑者满分更难么?

非也!

常规多晶的平均海关出口功率仅仅在275W,而领跑者的满分要求是295W,相差了20W。不过仅仅在2018年3月份,295W以及300W多晶满分以及超满分组件出口了多少呢?一共27.6MW,是同期单晶310W组件的4倍。国内有一批厂商在黑硅、多晶PERC、以及高效组件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充足的高效多晶产能,可以达到领跑者满分。

为何大家都选单晶310W组件呢?

很有可能是因为羊群效应,故而从众。如果没有仔细研究供应链,只是从众,中标再说,觉得自己总会“抢”到310W组件,就会掉入陷阱。

另外就是宣传了。连‘一元组件’都敢拍胸脯,网上的帖子又一直说,单晶出生高贵,是大家闺秀,多晶是‘村里的姑娘叫小芳’

单晶虐我千百遍,我待单晶如初恋。。。

但是,这么多年,真正到了出力干活的时候,光伏行业靠的还是多晶这个村里的姑娘小芳啊。多晶295W也是领跑者满分产品,连国家有关部门都一视同仁。产品物美价廉,默默陪伴,为何不多备一个选择呢?

总结

1)2018年已完成招投标的领跑者项目共5GW,选择单晶310W组件的约4.23GW,选择多晶295W组件的约766MW。

2)2018年8月到12月,310W领跑者满分单晶产品的生产量可能只有2.4GW,供应可能非常紧张。预计高效单晶组件的价格会持续走高,极大影响到领跑者项目的经济收益,甚至并网时间。

3)多晶采用黑硅、PERC以及高效组件技术,已经完全可以达到满分要求。2018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295W及以上多晶组件的出口是同期310W单晶的4倍。国内厂商正在形成了充足的产能。

4)建议领跑者中标企业尽快采购310W单晶高效组件,不要等待。

5)建议领跑者业主中标企业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修改技术方案,同时采用多晶满分组件,双保险,确保按时并网和电站的IRR收益!

@今日话题 

$隆基股份(SH601012)$ $保利协鑫能源(03800)$ $协鑫集成(SZ0025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