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弥补了我的无知:《幼学琼林》详解(36)婚姻(3)

 徐子曰 2020-10-20

汉武与景帝论妇,欲将金屋贮娇;韦固与月老论婚,始知赤绳系足。

【拓展】

金屋贮娇:又叫金屋藏娇,说的是汉武帝的故事。据《汉武故事》记载:后长主还宫,胶东王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云“不用”。指其女曰:“阿娇好否?”笑对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乃苦要上,遂成婚焉。讲的是汉武帝小时候(曾被封为胶东王),他的姑姑长公主问他想娶媳妇儿吗?然后指着身边的宫女们一个个问他,汉武帝都说不要。长公主指着女儿说,你看阿娇好吗?汉武帝说,好啊,如果让阿娇做媳妇,我会建造一座金屋子给他住。后来就真娶了阿娇,被封她为皇后。

月老:据李复言《续玄怪录》记载:唐代有个人叫韦固,有一天他看到一个老人在月光下靠着个布袋子看书,感觉很奇怪。他就过去问老人看的是什么书。老人说是关于人们婚姻的名册。又问布袋子里装的是什么?老人说是红线绳子,用红线把男女两人的脚系在一起,姻缘就注定了。

【译文】

汉武帝和汉景帝(长公主)谈论娶媳妇的事情,想要建造金屋子让阿娇住在里面;韦固和月老谈论婚姻,才知道红绳系脚的事情。

朱陈一村而结好,秦晋两国以联姻。

【拓展】

朱陈一村: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诗叫《朱陈村》,说在徐州有个村子,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也就是村子里的姓朱的和姓陈的世代通婚,不与其他地方的人结婚。但是村子里的人们生活在这里,都很快乐。朱陈村也被誉为古代的世外桃源。

秦晋两国:周朝的时候,秦国和晋国之间经常借助婚姻保持良好的关系,被称为秦晋之好。秦晋之好本来代表的是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后来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叫做秦晋之好。

【译文】

朱陈两姓的人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世代结为婚姻;秦国和晋国之间也通过联姻保持良好关系。

蓝田种玉,雍伯之缘;宝窗选婚,林甫之女。

【拓展】

蓝田种玉:此处雍伯应为伯雍,即杨伯雍。晋代干宝的《搜神记》里有一个故事,说杨伯雍很孝顺,父母死后,就住在埋葬父母的山里。山上没有水,杨伯雍就打来水,免费给过路的人喝。过了三年,有一个喝完水之后,给了他很多石子,说找个好地方种上,会长出玉来。还说你以后会娶个好媳妇的。说完就不见了。过了几年,杨伯雍到种石子的地方去看,发现真的长出了玉。当时有个姓徐的人,女儿漂亮,也有品行,很多人求婚,徐氏都不答应。杨伯雍也去了,徐氏以为这样的穷 光蛋来求婚肯定是疯了,就说如果你拿白璧一双来,我就答应你。结果杨伯雍到了种玉的地方,得到了白璧五双,于是就娶到了媳妇。后来用蓝田种玉比喻男女获得了称心如意的美好姻缘。

宝窗选婿:唐代的李林甫曾经担任丞相,他最出名的是口蜜腹剑。据说他在位的时候,家里的墙上开了个暗窗,每当有年轻弟子前来拜访,就让自己的女儿透过窗户选女婿。

【译文】

蓝田种玉,杨雍伯得到了美好的姻缘;通过宝窗选择女婿,这是李林甫的女儿。

架鹊桥以渡河,牛女相会;射雀屏而中目,唐高得妻。

【拓展】

架鹊桥:传说中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天下的喜鹊都飞到天上去搭成鹊桥,让牛郎和织女能够相会。宋代秦观曾经有《鹊桥仙》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射雀:隋朝窦毅在屏风上画了一只孔雀,心想如果谁射中了孔雀的眼睛,就把女儿嫁给他。结果李渊射中了,就成了他的女婿。李渊后来建立了唐朝,就是唐高祖。

【译文】

架起鹊桥来渡过银河,牛郎织女才能相会;射中屏风上的孔雀的眼睛,唐高祖李渊娶到了妻子。

至若礼重亲迎,所以正人伦之始;《诗》首好逑,所以崇王化之原。

【拓展】

亲迎:丈夫亲自往女子家里迎接新娘的仪式。

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好逑:好的配偶。《诗经》第一首即《关雎》一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人认为这是歌颂后妃之德的。

王化:天子的教化。

【译文】

至于那婚礼重视亲迎,是为了端正婚姻是人伦之始的思想;《诗经》第一首就有好逑一词,是为了崇尚天子教化的本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