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啼
有助于小儿安睡。<夜啼> 夜啼方七 儿科 神经类 蝉蜕9克,鸡内金15克。将2味微火焙脆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日3次。本方适用于小儿夜惊啼哭<夜啼> 夜啼方六 儿科 神经类 钩藤6克,乳汁100毫升。将钩藤水煎15分钟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药乳,每次20-30毫升。本方适用于小儿惊骇啼哭。<夜啼> 夜啼方九 儿科
神经类 大茴香、小茴香、锦文大黄各10克,面粉60克。 将药研成细末,加入面粉及水,做成3个小饼,外敷肚脐处,上加热水(以小儿能承受为度),每日早、午、晚各敷1次,3个饼交替使用,连用3天。
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夜啼> 小儿夜啼各种治疗方法 儿科 神经类 小儿夜啼小儿夜啼是指小儿白天如常,但入夜蹄哭,或每夜定时啼哭者。常用的有效临床偏方如下。[方一]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
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人粳米同煮为粥。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小儿夜啼有效。[方二]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
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本方对小儿夜啼有效。[方三]莲子心2
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日数次。奉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方四]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人
乳汁中调入食糖。本方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方五]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冰糖,
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方六]钩藤6克,乳汁100毫升。将钩藤水煎15分钟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药乳,每
次20-30毫升。本方适用于小儿惊骇啼哭。[方七]蝉蜕9克,鸡内金15克。将2味微火焙脆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日3次。本方适用于小儿夜惊啼哭。
[方八]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本方适用于小儿夜啼,有助于小儿安睡。[方九]大茴香、小茴香、锦文大黄各10
克,面粉60克。将药研成细末,加入面粉及水,做成3个小饼,外敷肚脐处,上加热水(以小儿能承受为度),每日早、午、晚各敷1次,3个饼交替使
用,连用3天。本方适用于
小儿夜啼。<夜啼> 夜啼方一 儿科 神经类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人粳米同煮为粥。本方对于因脾脏虚寒所致的
小儿夜啼有效。<夜啼> 止啼汤治夜啼 儿科 神经类 药物:五倍子1.5克 用法:上药加水浓煎80毫升,于睡前顿服,每天1剂。 疗效:次方治小儿夜啼36例均治愈。<夜啼> 夜啼方系列 儿科 神经类 组成 甘草、小麦、大枣。说明本方出自金匮要略。能养心安神,神缓和中,有镇静神经之过度兴奋,缓解急迫性痉挛的作用。尤其是妇女脏燥病的常用
方。(脏燥病是一种无缘无故而发悲愁或芝麻小事而哭泣、大闹、失眠,甚至昏迷、狂躁、频频打呵欠)此症多由心血虚少、肝气郁结所致,具有上
述症状者,男女老幼,皆可使用。适应症歇斯底里、神经衰弱、幼儿夜啼症、不眠、精神不安。运用参考因惊吓睡眠不安加龙骨、天麻、殭蚕、蝉
退。心火盛不眠加三黄泻心汤。幼儿夜啼加金蝉。辨别比较本方以治无缘无故而悲愁或哭泣、失眠、心神恍惚者为主。定志丸用治心气不足,惊悸
、恍惚、忧伤、健忘为主。抑肝散以治肝气亢盛而出现神经过敏易怒,精神不安、不眠、头痛为主。<夜啼> 治疗夜啼的偏方16 儿科 神经类 治少小夜啼以妊娠时食饮偏有所思者物,以此哺儿,则愈。<夜啼> 治疗夜啼的偏方21 儿科 神经类 酒服乱发灰腊月缚猪绳烧灰,服之。烧猬皮三寸灰,着乳头饮之。车辖脂如小豆许,内口中及脐中。<夜啼> 大黄甘草散治小儿夜啼 儿科 神经类 药物:大黄、甘草以4:1配制。 用法:上药共研末,每天3次每次06克,用蜂蜜送服。 疗效:次方治小儿夜啼属胃肠积滞者有效。<夜啼>
治疗夜啼的偏方17 儿科 神经类 治少小夜啼道中土﹑伏龙肝(各一把)。右二味治下筛,水和少许饮之。<夜啼> 夜啼方五 儿科 神经类 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人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本方适用于心火炽盛之夜啼。<夜
啼> 夜啼方三 儿科 神经类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日数次。奉方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小儿夜啼。<夜啼> 夜啼方四 儿科 神经类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人乳汁中调入食糖。本方适用于小儿心经有热,夜啼不安。<夜啼> 治疗夜啼的偏方
14 儿科 神经类 治少小夜啼,一物前胡丸方。前胡随多少捣末,以蜜和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稍加至五六丸,以差为度。<夜啼> 治神经衰弱方 儿科 神经类
方法(1) 配方:山蒜 制法:加水煎成汤剂 用法:每日3次饮服 附注:用动物肝脏为引,效果更佳 方法(2) 配方:木槿根及树皮 制法:煎成汤剂 用法:每次2~3克,每日3-4次煎服<神经衰弱> 肋间神经痛药膳3 内科 神经类 红花拌三丝 配方:红花6g,黄瓜250g,芦笋lOOg,莴苣lOOg,姜10g,葱15g,酱油20g,醋10g,盐4g,芝麻油4g,白糖6g。 制作:红花洗净装入碗内,加少许水置锅中蒸10分钟待用。黄瓜去皮,洗净,切丝;芦笋洗净,用沸水焯熟,切细丝;莴苣去皮,切丝,去汁液;
姜切丝,葱切丝待用。黄瓜、芦笋、莴苣、红花(带汁液)、姜、葱、酱油、醋、盐、白糖,放人盆内拌匀,加入芝麻油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佐餐食用。 功效:活血凉血,祛瘀通经,用于肋间神经痛气滞血瘀患者。<神经痛> 打蛔虫 儿科 寄生虫 生南瓜籽20粒,去壳捣碎,饭前加红糖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虫子即可随大便排出。忌油腻。蛲虫 儿科 寄生虫 (经常肛门痒)每晚睡前用一块2寸对方的胶布贴肛门,次日晨揭下,连用3天,可将虫子、虫卵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