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法式善,写有《读书四首》,运用四个比喻,论述了读书的道理和方法,很能给人以启迪。 第一首诗: 读书如蓄货,一室靡不有,瑰奇产岩阿,幽怪发渊蔽。当其求莫致,岂借跋涉走。 诗人认为读书要像蓄积宝物一样,应当应有尽有,多多益善,甚至不惜长途跋涉以求得。当然,有了珍宝也不要炫耀于人,同时又不能闲置不用。 第二首诗: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读书要像植树一样,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日月来往,不知不觉地就会长大,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最初可能感到“掩卷了无得,心中时快快”,但坚持不懈地读下去,“忽然古明月,照见天怀朗”。自然就会融会贯通,收获不小。 第三首诗: 读书如行跑,历险毋惶惑,安像万里程,中间无欲仄,自古志士心,往往伤壅塞。 读书如行远路,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这种时候,要勇敢地挺住,坚强地走下去,“半途勿消息”,“要从实地行,直造光明域”。一定能够达到很高的境界。 第四首诗: 读书如将兵,当先讲纪律,将军扫群寇,势若风雨疾。 有了严明的纪律,军队打起仗来才能势如急风暴雨扫灭敌寇。他借《易经》中的话说:“师贞丈人吉”。 贞,就是正,正义之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他特别强调读书要“树义”,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树义不制胜,不如不开帙”。读书若无正确的思想作指导,若不能用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还不如不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