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提醒:别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 | 关注

 昵称54788644 2018-07-08



都说“生活即教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奉行的还是“只要成绩好就行”,孩子在家里远离家务,远离真正的家庭生活,只是埋首学习,家庭仿佛成为学校“第二课堂”,失去了它本来的教育定位。好的家校合作,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



“孩子只要成绩好就行,会不会做家务并不重要。”眼下,越来越多家长心中出现了类似“反生活教育”的观点。但是让孩子在家里远离家务,远离真正的家庭生活,而只埋首学习,这是对家庭教育最大的误读——这会让孩子讨厌生活。真正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生活教育,而家校合作,不是把家庭变成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



01

家校合作应是老师指导家庭进行“生活教育”


“越是有魅力的家庭,具有美好而完整功能的家庭,越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理想的家校合作,需要遵循家庭教育的规律,要把加强家庭建设作为重要的任务。”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的建议。

 

他以自己为例,说:“我是山东青岛人,每次回老家看到94岁的老母亲,我才懂得什么是生活。在家里,父母面对一年二十四个节气都很虔诚,这对我就是最好的生活教育。”一次与一名河北农村孩子的谈话,至今让孙云晓印象深刻。这个家庭将父母的结婚纪念日确定为“家庆日”,每年这一天,家里所有子孙后辈都会一起回家,感恩父母、回忆家庭生活,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生活教育,这也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生活教育在中国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

 

孙云晓说,中国的家校合作应该在推进家庭教育当中,更重视生活教育。教师群体是最直接、影响最广泛也最大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通过家校合作,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家长,尊重和支持家庭建设。“教师应该主动思考,懂得家庭教育的天然优势,是亲情联结和情感培育,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以及三代人的关系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巨大影响。”



02

家庭教育不能把家变成课外学校


著名教育家张冀牗有四个女儿、六个外孙,每个都长大成才。“张家具有自己的家训和家风,每个孩子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都爱学习、爱昆曲。”成功养育孩子的秘诀也在于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在功能,尤其是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从未缺位。

 

眼下在中国,七成以上家庭的老人愿意隔代帮忙照顾孙辈。此外,越来越多老师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家庭成为“第二课堂”,把家长变成了老师的助手。写作业要求家长签字,默写不好立刻找家长,孩子有任何问题都要找家长来谈话……于是,新的家校合作问题出现了——家庭教育不断地向学校教育靠拢,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无形中被替代。


 

国内家校合作的观念正在转变。我们要解放家庭的教育潜力,创造性地发挥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越来越多学校认可家校合作,合作项目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在谈及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和家长是否问询过孩子的意见?孙云晓认为,家校合作过程中,孩子应该有参与权,可以发表他们对合作项目的意见。

 

新家庭教育是爱护家庭的教育、捍卫孩子的教育,也是拥抱生活的教育,是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