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剪灯夜阅:诗人追索隐僻典故而引出的救人验方

 雨山典藏 2018-07-08

       大暑三伏,炎阳沸沃。意归丹田,神沐林泉。剪灯夜阅,辨诗清浊。<随园诗话>,沁淋心花。其十一卷十节有如下妙逸记载:

     隐僻之典,作诗文者不可用,而看诗文者不可不知。有人诵明季杨维斗先生诗,曰:“吾宫萝卜火,咳唾地榆生。’所用何书?”余按,《北史》:“魏昭成皇帝所唾处,地皆生榆。”“萝卜火”不知所出。后二十年,阅《洞微志》:“齐州有人病狂,梦见红裳女子,引入宫中,歌曰:‘五灵楼阁晓玲珑,天府由来是此中。惆怅闷怀言不尽,一丸萝卜火吾宫。’旁一道士云;‘君犯大麦毒也。少女心神,小姑脾神,知萝卜制面毒,故曰火吾宫。火者,毁也。’狂者醒而食萝卜,病遂愈。”

       古人诗文,善于用典。含蓄而富于深刻,令行文寓意无穷。然而, 隐僻之典往往苦了后生。在这里,一代诗才,自号<苍山居士>,<随园老人>的袁枚先生,为了弄清明诗"吾宫萝卜火,咳唾地榆生。"的出典,居然苦苦追索了二十年。可见,古人的博学,来源于执着。治学之严谨,着实让吾辈后学汗颜。 当然,话又得说回来。诗文宗旨在于言志达意,首要让人看懂。故弄玄虚之隐僻用典,此风不可褒扬。

       出人意料的是,袁老先生这种对诗文典故的追索,不仅创造了文学价值,而且创造了医学价值。他无意中挖掘出一条治病救人的古代验方----<萝卜治狂方>。病狂,就是精神失常,重症就是当今世界发病率飞速增高的精神病。尤其是那些身处剥夺人的基本医保权利国度环境的弱势草民患者,在孤立无援中不妨试试。萝卜价廉易得,又无半点副作用。假如食而果然病愈,不用谢我。应该谢谢清朝的袁枚老先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二零一三年八月三日,记于科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